回覆列表
  • 1 # 毛猴談史

    潼關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北,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196年)。

    1556年嘉靖大地震,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地震

    潼關是關中東大門,自秦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唐朝安史之亂初期,755年駐防中央的唐軍於靈寶戰敗失守潼關,最終致使首都長安失陷及唐玄宗出逃成都府。

    六十年代,潼關以下黃河干流修建三門峽大壩,古潼關於當年被拆除。

    當氣溫降低到一定程度時,江河、湖沼等就會結冰,出現降雪、降霜等天氣。 嚴寒及伴隨其出現的冰雪霜等都會對戰爭行動產生敵方不利的以免,靈活用兵,出奇制勝,創造了諸多經典戰例,著名的戰例有潼關之戰中曹操構築冰城,大敗西西涼馬超; 唐朝節度使安祿山“繫結船、草木”、加速黃河結冰,踏冰渡河攻取陳留;明朝居庸關守將羅通利用嚴寒積水澆灌城牆,使其結冰加強防禦。

    所以說,潼關雖可靠活水位河抵禦入侵,若結冰,也可利用其築牆。並沒有失去其作用。

  • 2 # 斌說歷史易經

    古代如果黃河結冰那潼關還有意義嗎?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進行介紹,第一,潼關的詳細介紹和作為古代的戰略意義。第二,黃河結冰對潼關有些什麼影響。第三,客觀的總結。

    潼關做為關中的東大門,其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險”。潼關緊臨黃河,東部是黃河轉折之處,西邊渭河也衝擊而來,北部是中條山,南部是秦嶺山脈。西安(古代長安)在中國歷史上曾長期作為國都存在,這就使得潼關具有了戰略意義。當關中政權能夠統一天下時,則出潼關入中原,平定天下,漢初唐初如此。而中原王朝在統一天下時,則可以最後進入關中,曹操既如此。潼關是連線關中和中原的橋樑,歷代王朝都在此駐守重兵,是歷代兵家必爭的戰略之地!

    如果黃河結冰會對潼關的意義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有限。為什麼說有一定的影響呢?潼關是關中的門戶,東邊就是黃河。但是潼關並非進入關中的唯一路徑,也可以從山西進攻關中,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很多。案例一:戰國初期,魏國大將吳起從山西龍門渡口(山西河津縣)渡過黃河,並在過河後修築城池,打敗了前來討伐的秦軍,取得了第一次河西之戰的勝利。

    案例二:西晉末期,前趙大將劉曜多次從蒲津渡口西渡黃河進入關中,並於公元316年攻破長安城,俘虜晉愍帝,滅亡西晉。

    案例三:北魏前期,關隴大起義,義軍割據關中、河東。魏太武帝拓拔燾率軍在山西新絳縣剿滅河東義軍後,由蒲津渡口渡河,殺入關中平原,剿滅了關中義軍。

    案例四:隋朝末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唐軍從龍門渡口渡過黃河,進攻關中。後來李淵定都長安,建立大唐。

    案例五:唐朝末年,河東軍閥李克用從晉北出發到河中,從蒲津渡口渡過黃河,並在長安郊外擊敗黃巢,逼其退出長安。

    案例六:南宋初年,金國大將完顏婁室由蒲津渡口渡過黃河,殺宋軍一個戳手不急,並在關中大破16萬精銳宋軍,威震關隴。

    這些共性都是透過度過黃河來進入關中的,如果黃河結冰,並且足夠牢固時中原可以直接很輕鬆的跨過黃河,進攻關中。

    為什麼又說影響有限呢?上面這些案例除了是從黃河進入關中的,但是也都有一個共同點,關中的的統治者和政權比較薄弱,基本上都是一個政權的末期,政治黑暗,經濟衰敗,中原的進攻一方都是多年不遇的雄主和傑出的將領,這樣大勢在中原的一方。另外我們再回到潼關的防禦位置上來,作為雄關,不單隻有黃河天險,潼關有四道門戶,其中一道是金斗關,而過了金斗關就是一條狹窄的路,被稱為黃巷坂,也就是”五里暗門“,這裡十分的適合打伏擊,而過了五里暗門就來到了潼關,但是在潼關之後還有一個防禦點,那即是禁溝,這裡長期受到雨水和喝水的沖刷,直通秦嶺,直達武關。

    所以說禁溝就是潼關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奪取了禁溝,潼關就不攻而破。隋朝的時候,因為雨水的沖刷,所以在潼關以南4公里的地方,出現了一條新道,而這條新道可以支取潼關,所以隋朝在這裡建立了新潼關,武則天時期,潼關受到了和函谷關一樣的問題,那就是黃河的下移,使得潼關不再需要從麟趾塬上透過,而是可以從旁邊的河床穿過。

    綜合分析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影響是有限的。其實最易守難攻的險關,往往是從內部瓦解的,關中作為那麼多朝代的首都,很多次都是因為後期朝政腐敗,人民生活困苦,被逼造反,最後推翻了固若金湯的關中王朝,所以說,最險要的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再堅固的堡壘都會被攻破。

  • 3 # 真正鱷魚不哭

    你的想法不過是兩渡黃河以繞過潼關天險。

    這當然可以。從現在三門峽市北渡黃河,然後沿著黃河北岸中條山南麓西進再折向北,從蒲坂津(今山西省永濟市)西渡,進入陝西。

    曹操就這麼幹過:

    (馬)超等屯潼關,公敕諸將:“關西兵精悍,堅壁勿與戰。”秋七月,公西征,與超等夾關而軍。公急持之,而潛遣徐晃、朱靈等夜渡蒲阪津,據河西為營。《三國志·武帝紀》

    其實馬超也不是笨蛋,他也知道蒲坂津的重要性,他的失敗跟內部矛盾有關:

    《三國志·馬超傳》注引山陽公載記曰:初,曹公軍在蒲阪,欲西渡,超謂韓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過二十日,河東谷盡,彼必走矣。”遂曰:“可聽令渡,蹙於河中,顧不快耶!”超計不得施。曹公聞之曰:“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你大概是覺得這麼走繞路太遠,想從潼關前過河。但你要明白,黃河晉陝交界段是切穿黃土高原南下,在潼關附近受阻於秦嶺山脈,才轉從崤山中條山之間穿向東行,從潼關到三門峽一路都是深溝峽谷,水流湍急。即使水面能夠結冰,冰下也是暗流洶湧,幾乎不可能供人通行。

    事實上黃河河南段封凍並不嚴重,極少出現能承載人馬透過的厚冰。最著名一次是在北宋滅亡前夜,因為之前從未有過,沿河佈防的宋軍措手不及,被踏冰南下的金兵輕易擊潰,釀成“靖康之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咸豐重寶二兩五錢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