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宋】范仲淹  蘇幕遮·碧雲天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譯文】  碧藍的天空飄著屢屢白雲,金黃的樹葉鋪滿大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線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黯然感傷的他鄉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裡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註釋】  ①此調原為西域傳入唐教坊曲。“蘇幕遮”是當時高昌國語之音譯。宋代詞家 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②黯:形容心情憂鬱。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   ③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羈旅之思。   【簡析】   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   “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本。   “秋色連波”二句,落筆於高天厚地之間的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於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   “山映斜陽”句復將青山攝入畫面,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幕時分的秋景。   “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   下片“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   “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除非”說明舍此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了。   “明月樓高”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於是發出“休獨倚”之嘆。   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於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   上闋寫景,景中含情。 “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俯仰生姿,白雲滿天,黃葉遍地。一“天”一“地”,一“碧”一“黃”,總括秋色。展現了自然界的萬千氣象,給人心胸開闊之狀。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中有“碧雲天,黃花地”即由此句化出,此句已成為描寫秋景的千古名句。接著,作者平視遠眺——“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二句。濃郁的秋色和綿延秋波盡融其中,就在秋色與秋波相連的天涯盡頭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在作者的筆下入木三分,淋漓盡致.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黃昏秋色圖”。 “山映斜陽”句復將青山攝人畫面,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 “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暮時分的秋景。 “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芳草”歷來也是詩歌中寫“別離”賴以生髮的意象之一,如南唐後主李煜的《清平樂》: “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以草的纏綿。喻情思不斷;埋怨“芳草”無情,正見作者多情、重情,用來映襯出觸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離恨。正如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上片寫天連水,水連山,山連芳草;天帶碧雲,水帶寒煙,山帶斜陽。自上及下,自近及遠,純是一片空靈境界,即畫亦難到。”前輩道出的正是借景傳達心聲的名言經典。   下闋抒情,情融景中。“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黯”意為心情憂鬱: “追”本意是“追隨”,這裡為“糾纏”,這是羈旅之思的纏繞。“夜夜除非”兩句寫出天涯孤旅鄉愁之深。無時不在, “好夢”難得,無計可消。下面“休獨倚”更可見詞人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一輪明月反襯出詞人身在異鄉,倍感孤獨寂寞。最後兩句是由李白詩“舉杯銷愁愁更愁”化出,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誰知“酒人愁腸,化作相思淚”。作者突發奇想, “用一段‘愁腸’把‘淚’與‘酒’巧妙聯絡起來,瀰漫著蒼涼之悲,讀起來令人迴腸蕩氣。” (《宋詞鑑賞大典》)又正如唐圭璋《唐宋詞簡釋》: “下片觸景生情。 ‘黯鄉魂’四句,寫在外淹滯之久與鄉思之深。 ‘明月’一句陡提。‘酒入’兩句拍合, ‘樓高’點明上片之景為樓上所見。酒入腸化淚亦新。足見公之真情流露也。”   總之,讓我們借用前人的話來評價這首詞: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鄒祗謨《遠志齋詞衷》: “範希文《蘇幕遮》一闋,前段多入麗語,後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  范仲淹是宋朝一代名臣,他在政治和軍事上叱吒風雲的同時,也不失其風雅之度。此詞言辭婉麗,深情綿邈。內容寫羈旅思鄉之感。題材一般,但寫法別緻。上闋寫景,氣象闊大,意境深遠,視點由上及下,由近到遠。  自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後,"芳草"往往與離情密不可分,它的季節特徵反而在其次。  上闋皆為景語,僅"無情"二字點出愁緒,猶是對景而言,不露痕跡。  下片直揭主旨,因"芳草無情"匯入離愁和相思。  "追"字尤顯愁情纏綿之形。  "酒入愁腸"兩句,極寫愁思難遣的苦悶。其《御街行》詞也說:"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此詞以大景寫哀情,別有悲壯之氣。清代張惠言、黃蓼園據詞中個別意象,認為此詞非為思家,實借秋色蒼茫,隱抒其憂國之意。  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長亭送別》〔正宮端正好〕雲:"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即由此詞點染而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任賢齊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