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rt張小玉

    愛德華霍珀,

    可能是畫出了“最孤獨”+“最像電影繪畫”的畫家。

    來,

    小玉從這個角度跟大家一起聊聊這位美國畫家。

    (霍珀繪畫與真實人物場景的完美對接)

    其實評價一個畫家是可以有很多角度的,

    比如他的流派、技法等等,

    但是對於這位美國經典的當代畫家,

    小玉更希望從繪畫的風格以及背後傳達出的社會情緒角度,

    跟大家欣賞霍珀的繪畫。

    《Sunny下的女人》

    霍珀繪畫的第一個特點,

    就是傳達人情緒中的孤獨一面。

    愛德華.霍珀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是美國最重要的寫實畫家之一,

    因此他畫中所表現的場景和情緒,

    是我們當代人能夠感同身受的。

    所有人看到他的畫都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思索——畫中的人,難道就是我自己?

    《自助餐廳》中,女人獨自坐在咖啡廳中喝著咖啡,沉默不語似乎充滿心事;

    《晨光》從窗戶照進房間,女人像是剛剛醒來,獨自做在床上安靜的看著窗外;

    《城市夏日》也可以很安靜,兩個人同時出現在畫面中,卻似乎關係格外疏離,坐在熟睡男人床邊的女人似乎比一個人的時候更顯得孤單和心事重重。

    霍珀表現的,

    就是這種人的孤獨情緒。

    《夜鷹》

    而這種個人的情緒瀰漫成為整個社會情緒時,

    就成為了那個時候美國的一種社會病。

    在霍珀的代表作《夜鷹》中,

    出現了二戰後美華人消極、焦慮和悲哀的心態表現。

    這暖黃色的燈光和本該讓人興奮的酒精,

    並沒有讓這些孤獨而沉默的人們快活起來,

    更反襯出二戰時期美華人一種空前的壓抑和沮喪狀態。

    而這種在霍珀畫中表現出來的氣質,

    是不是和我們看過的美國好萊塢老電影很像呢?

    左:霍珀《夜晚的窗》,右:畫作與希區柯克電影劇照重合之後表現出驚人一致的效果,表現了大都市人孤獨而冷漠的生活現狀;

    左:霍珀《讀報的陰影男子》,右:畫作與希區柯克電影劇照重合之後表現出驚人一致的效果,表現了美國資產階級家庭婚姻關係的疏離。

    霍珀本身也是好萊塢電影的忠實愛好者,

    大導演希區柯克也從他的繪畫中汲取了靈感。

    這其實也表明繪畫和電影藝術其實是相通的,

    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表現內容時竟可以驚人的相似。

    在霍珀靜態和定格的畫中,

    你可以產生影像一般的想象空間。

    也許霍珀,

    早就洞悉了疏離的人性,

    在畫中不動聲色的表現出來了吧。

    《鐵道旁的旅館》

    《交響樂演出頭排》

  • 2 # 新氧生活

    愛德華·霍普是近代的一位美國畫家,生活於19-20世紀,他的畫風是都市寫實畫風,被評為“垃圾桶畫派”。垃圾桶畫派主要是因為他們喜歡畫骯髒的城市,所以譏諷為垃圾桶畫派,也被稱為城市寫實主義。在20世紀與學院派對立。

    愛德華霍普的作品裡總有一種憂鬱和孤獨,用大城市的喧囂,襯托深夜的落寞孤寂。他的代表作《夜鷹》就可以看出他的寂寥,深夜的小酒館,以一位孤獨的旁觀者角度來作畫,是大城市中深夜的低吟。也是一種美國式的孤獨。20世紀中期的美國,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年輕人大多生活在一種迷惘中,由於戰爭的創傷對生活失去了信念。當時文學上“垮掉的一代”也是這個時代的象徵。但是他們沒有失去對人性的渴望,這在愛德華霍普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在尋求人物情感的流露與內心訴求。他眾多作品都以冷色調為主,是十分低調的。映襯出活在時代陰影下的生死與孤獨。

    他在尋找突破,並沒有順從於當時流行的畢加索、馬蒂斯等的風格,而是不斷在探求自己風格。霍普的創作有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希望透過畫面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完成一種傾訴。有時候他會在畫架前好幾天不動,當他找到靈感的時候,就開始傾瀉一般的躁動,描繪出內心無法訴說的感情,也是他作品的靈魂所在。

  • 3 # 鴻鵠迎罡

    愛德華•霍普是美國近現代以寫實風格著稱的繪畫大師,1882年出生在美國紐約一個郊區小鎮,1967年告別人世。

    此時,西方藝術已經進入了現代主義,畫家們都在大玩抽象主義和立體派,而霍普獨樹一格,以美國現代生活形態入畫,對城市田園生活充滿了熱情。

    在大的文藝思潮方面,霍普跟同時代藝術家沒有偏離太遠。這時的美國,在文學上正在經歷“垮掉的一代”,或者稱“迷惘的一代”,是新一代人面對美國整體社會時,所流露出來的一種精神狀態和價值觀念。

    這些人鄙視循規蹈矩的一切秩序,喜歡自由,刺激,瘋狂,在精神上相當空虛,迷茫和頹廢,討厭工業文明帶來的社會新秩序,嚮往來到大自然中釋放壓抑的情緒。

    形成這種社會意識形態的根本原因,是人們沉浸在二戰帶來的心靈創傷裡一時難以自拔所導致。

    從霍普的繪畫風格能看出,美國當時在文學上的創作理念對他的繪畫影響非常大,他把這種思潮融進了繪畫裡。同時,他又在畫中吸收了抽象派的一些手法,對人物和景物做了適當變形。

    他的畫面色調比較晦暗,不夠明快和亮麗,有濃濃的荒涼感和蕭瑟感。畫中人物通常是一副苦瓜臉模樣,心情沉重。

    並且,他喜歡在畫中設定一些懸疑和隱密,讓觀者不容易看懂他的思想感情表達意圖,觀者只有結合整個時代背景,才能對他的畫外之意有所瞭解。

    愛德華•霍普《夜鶯》

    如,他的最重要代表作《夜鶯》,像迷一樣吸引著很多人解讀過。整個畫面陰暗,幾位食客坐在冷清的餐廳裡,有背對著畫面的,也有注視著服務員舉動的,所有人各有所思,預示著好像有什麼事情要發生,給觀者充滿想象空間。

    即使畫一些人體畫,霍普也往往不注重表現人物面部神態,許多人都是背影或側影出現,孤零零地置身在空間,看不清面部感情,觀者只有透過想像來解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一個大城市裡兩個陌生人相遇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