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學習的君

    大家好,我是小葉。可能很多朋友不是很瞭解埃利安,事情是這樣的,1999年,埃利安的母親和繼父帶著年僅6歲的埃利安想偷渡到美國,但是途中遇到巨大風浪,偷渡的船隻傾覆,埃利安的母親及繼父都葬身大海,幸運的埃利安抱著輪胎漂浮在海面上,兩天後被美國漁民救起,隨後他被送到位於邁阿密的叔祖父家。按照通常慣例,埃利安母親死後,他應該被送往古巴的親身父情家,但是美國政府並沒有這樣做。在古巴的埃利安父親要求美國歸還孩子,古巴政府也強烈要求美國歸還埃利安。最終,在古巴聲勢浩大的反美遊行和國內要求返還埃利安呼聲高漲的情況下,克林頓做出遣返埃利安的決定。但是,在邁阿密的埃利安監護親屬卻對此表示不服,在古巴流亡政府的支援下,他們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宣判埃利安不應被遣返,但是美國司法部部長雷諾認為地方司法部根本無權審判此事,宣佈審判無效,後來,埃利安的親屬將司法部長雷諾以濫用職權的名義告上聯邦法院,聯邦法院駁回了上訴,並要求他們交出埃利安。但是,埃利安的親屬對這一法令置之不理,在邁阿密的古巴人甚至還舉行了示威遊行,擋在埃利安的住所前。最終結果是美國司法部和聯邦移民局發動代號為“團圓作業”的強制行動,幾十名手持武器的特工強行闖入埃利安的親戚家,將埃利安給帶走。

    埃利安被從親戚家強行帶走

    可憐的六歲小埃利安自己雖然逃脫了葬身大海的命運,但卻不知不覺捲入了一場政治漩渦之中。回到古巴後,埃利安受到了卡斯特羅的接見。

    埃利安受到卡斯特羅的接見

    回國後的埃利安和父親生活在了一起,初中畢業以後,埃利安到軍校就讀,並宣誓效忠卡斯特羅兄弟:“我們現在向革命領袖卡斯特羅及領袖勞爾保證,他們可信賴我們這些勇敢部隊,我們會繼續效法他們,不會令他們失望”。

    埃利安初中畢業

    2016年從軍校畢業,成為了一名普通的古巴人。

    長大後的埃利安

  • 2 # 網言軍事

    1999年,年方6歲的古巴男孩小埃連,因隨生母偷渡美國的冒險經歷、古美圍繞其監護權展開的激烈交鋒,以及那張震驚世界的美聯邦特工持槍闖入小埃連親戚家中將他強行帶走的照片(拍攝者還因此榮獲2001年普利策新聞獎),而成為當年的“全球風雲人物”。

    整整20年過去了,這個身世跌宕的小男孩回到古巴後過得怎樣,他的近況又如何呢?且聽本文詳解。

    小埃連全名叫埃連·岡薩雷斯(Elián González),1993年12月6日生於古巴西北部港城卡德納斯,今年(虛歲)已經26歲。1999年11月,小埃連的生母帶著他乘坐一艘小型漁船偷渡前往美國,但在航行至佛羅里達海峽途中,因馬達損壞和遭遇風暴,他的母親不幸溺水身亡,小埃連則靠著一個汽車內胎死裡逃生,被2名漁民救起並交給美國海岸警衛隊。

    抵達美國邁阿密東部海岸後,美國移民歸化局(INS)經過審查,將小埃連交由他的親戚(舅舅)撫養,不料卻引發了一場古巴與美國之間長達7個多月的“外交官司”。雖然古巴裔美華人普遍支援將小埃連留下,但是包括西班牙外交大臣、多數美國民眾(2000年4月蓋洛普民調顯示)、美國司法部在內,卻一致贊同“小男孩應該回到他的生父身邊”。

    最終在2000年4月22日復活節前夕的黎明時分,130名荷槍實彈的INS特工奉時任美司法部長珍妮特·裡諾之命,包圍並衝入位於邁阿密的小埃連親戚家中,將小男孩帶走。

    當時現場情況複雜而緊張,同一社群有20多名反古分子(也是古巴移民)試圖干涉美官方行動,其中不僅有刑滿釋放人員,還暗藏武器威脅到了INS特工生命安全,後者不得不全副武裝進行彈壓,雖然沒有開槍,但據說胡椒噴霧、狼牙棒等非致命武器全用上了。

    小埃連被救出4個小時後,他與父親在美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重逢。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又歷經2個多月冗長的司法程式,小埃連才最終得以返回故鄉。

    小埃連回國後,與他的生父、繼母和3個同父異母兄弟一起住在卡德納斯。因為這段特殊經歷,小埃連成了家鄉的名人,當地博物館還擺放著一尊他舉起緊握著的拳頭的青銅塑像。

    2005年9月接受英國BBC採訪時,談及與菲德爾·卡斯特羅的關係,小埃連表示前者對自己來講“不僅是朋友,更是父親”。2006年12月菲德爾·卡斯特羅因身體不適未能參加小埃連的13歲生日慶典,還特意委託他的弟弟勞爾·卡斯特羅代替他前往。

    2008年6月,小埃連初中畢業後不久就加入了古巴青年共產主義聯盟。15歲時,他成為卡米洛·西恩富戈斯軍校(位於古巴北部的比亞克拉拉省,以古巴民族英雄卡米洛·西恩富戈斯命名,英文簡稱EMCC)的一名學員,之後進入古巴馬坦薩斯大學工業工程專業(一說為計算機專業)深造。

    2013年底,小埃連作為古巴青年學生代表,前往厄瓜多參加第18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並發表演講,據說這是他回國後第一次出境。2015年,22歲的小埃連與相戀已久的女友訂婚,在接受美媒採訪時,他表示自己沒有後悔回到古巴,並希望有朝一日能前往美國“向美華人民表達愛意”。

    2016年大學畢業後,小埃連在一家生產大型塑膠水箱的國營企業擔任技術專家。2017年,小埃連的身影又出現在了位於俄羅斯索契的第19屆世界青年聯歡節的活動現場,他在演講中表示“英雄的古巴人民寧可犧牲生命,也絕不向美帝國主義下跪”。

    而據美國《赫芬頓郵報》介紹,小埃連曾表示不想讓媒體過多關注自己,他就希望過一個普通人的生活。但有分析指出,小埃連的特殊際遇,或有助於他繼續飛黃騰達,甚至成為今後古巴“有影響力的政壇人物”,畢竟這個年輕人現在才26歲,未來一切皆有可能。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媒體始終關注著小埃連的成長曆程,因為上文提及的諸多細節,其實都源於美國CNN(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NBC(全國廣播公司)、ABC(美國廣播公司)和英國BBC(英國廣播公司)等主流媒體持續不斷的追蹤採訪報道。而古巴與美國之間綿亙數百年斬不斷、理還亂的恩怨情仇與微妙關係,由此亦可見一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民族英雄,東漢伏波將軍馬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