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推書看書人
-
2 # 有點南說
發紅包是現代人創造的詞,在中國古代只有壓歲錢,沒有發紅包。
在物資短缺的古代,如果古人真發紅包的話,估計不管是紙製還是布制的紅色包,這種包裝還是十分昂貴的,想想都不現實。
那麼古人是如何發壓歲錢的?又是從何時開始發壓歲錢的?
先說一下壓歲錢的歷史,壓歲錢起源於漢代,在當時壓歲錢僅僅是一種佩戴玩賞的大花錢,這種花錢就是後來歷朝歷代驅魔辟邪佩戴玩賞的花錢。
到了唐代,壓歲錢變成了宮錢,即宮中達官貴族相互朝拜饋贈的大花錢。
從宋代開始,小孩子開始有了壓歲錢。此時的壓歲錢就是日常所用的銅錢,有時候也會是一些碎銀。此時的小銅錢大多是用彩色繩子串在一起,以表吉祥。
到了民國後期,由於生產力的發達,一些大戶人家開始用紅紙包著銀元銅元來給孩子們發紅包。自此之後,紅包才真正出現。
壓歲錢有何意義?
曾經壓歲錢是否廢止這個話題被吵得沸沸揚揚,到了現代,由於文化自信的提高,也沒人提這個話題了。
壓歲錢是中國的一項傳統文化,從漢代開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這種文化早已融入華人的血脈之中。長輩給晚輩壓歲錢,一來表達出對晚輩的疼愛,二來也是一種長期形成的文化。
保護好自己的文化,保護好孩子們。如果許多形式消失,那麼就會造成文化的缺失,紅包最大的意義莫過於此。
-
3 # 江湖夜雨孤影行
發紅包是是近代才流行起來的叫法。在古代叫“打賞”、“賞賜”等。
古代人是怎麼打賞或賞賜的呢?
直接給銅錢,銀子、金銀首飾、或有象徵意義的金銀製品、貴重物品、金銀票等。
例如《范進中舉》裡,“眾人問報錄的,已是家裡把屠戶送來的幾千錢打發他們去了。”給的是銅錢。
富貴人家或者達官顯貴的賞錢一般給銀子。
《紅樓夢》中林黛玉打賞下人都是給銀子;賈母溺愛賈寶玉,經常賞賜些金銀物件。
皇帝賞析給大臣的一般是金銀或貴重物品如絲綢,瓷器,藥草,名畫等和象徵意義的東西等。
《宰相劉羅鍋》中,我們經常看到皇帝賞賜的東西,“黃金萬兩”、“黃馬褂”、“絲綢”、等。
什麼時候賞?
高興是時候賞。如古代風流才子喝酒高興了賞賜給歌舞女子的。
有喜慶事要賞。古代升官發財;生日祝壽;逢年過節等都要賞賜給下人錢財。
有功勞的要賞。如皇帝賞賜大臣;官員獎勵下屬;主任賞給家人等。
-
4 # 五秒魚
但是在人們還在用銀子銅錢的時候,自然是不可能直接用紅紙包裹的。在古代,一般給銀錢的都是王公貴族或者是富商殷實之家,平常人家,很少有紅包這一說。至於這些家庭是如何用銀子銅錢發紅包,就以皇帝為例,進行探討——
一:撒錢式發紅包
《舊唐書》卷八《玄宗本紀》中有記載:唐玄宗當皇帝的時候,國內發生了叛亂,經過派兵圍剿,反叛終於被平定,唐玄宗聞報非常高興,在先天二年九月巳卯日,命手下在承天門撒錢,當時搶錢的皆是「許中書門下五品已上官及諸司三品已上官爭拾之!」
以此類推,但是的貴族富商,自然也會在好事之際用這樣的方法。只是這種情況,還應該考慮一個安全問題,大家搶錢難免會發生踩踏事件。
二:實物形式發紅包:
東漢皇帝劉秀當政的時候,每到了春節的時候,朝廷的大臣們都會收到皇帝給發的事物紅包:錢20萬,米200斛,還有牛肉200斤。
貴族富商之家,用這種方法的其實很多,喜事之際,大多願意打賞寫小物件,根據各自平時的表現,“紅包”大小也不一樣。
三:西漢的花錢式發紅包:
當時西漢的社會上流行一種“壓勝錢”,也可以叫“花錢”,這種錢是一種私造錢,上面不僅鑄造有龍鳳、雙魚等等吉祥的圖案,而且錢上還寫著天下太平等等的字樣。
在當時,這種錢除了辟邪,是不能當做貨幣流通的,皇帝用來送人,也是一種送祝福的說法。同時,這樣的賞賜,是一種身份地位,以及功勳大小的象徵。
四:糊弄人式的發紅包:
宋朝的時候,宋徽宗是一個糊弄人的皇帝,大年初一的時候,文武百官,進宮向他拜年,他竟賜給每個人絹紗製成的帽花。眾位大臣們必須將帽花戴在頭上,初七之前誰摘下來,就是對皇帝心懷不滿。
這樣的“紅包”多少有些小氣,也有一些是將自己隨身物件賞給旁人。
發紅包的習俗得從“壓邪祟”說起,民間傳說分壓歲錢給孩子,傳說是當惡鬼妖魔或“年”去傷害孩子時,孩子可以用這些錢賄賂它們而化兇為吉,本身就帶著美好祝願的意思。紅包的紅色則是一種紅紅火火之意,紅色避邪。後來這種祝願慢慢的衍生,由對孩子到對所有人的祝願。由用紅布條包裹,到後來的紅色紙條包裹,到今天大多數的微信QQ。
不管是哪個階段,哪種方式,其中的寓意永遠是美好的祝福。
回覆列表
發紅包也就是發壓歲錢。古代人發的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床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
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