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異木棉君

    首先,謹向雷達先生致哀!

    『雷達觀潮』結合創作實際,提出了諸如長篇創作中的非審美化、代際劃分的誤區、鄉土中國與城鄉中國、文學與新聞的糾纏、非虛構的興起、文學批評的“過剩”等一系列前沿問題,思想活躍,敏銳深刻。

    雷達還著有論文集『民族靈魂的重鑄』、『思潮與文體』、『重建文學的審美精神』等。著有散文集『縮略時代』、『雷達散文』、『皋蘭夜語』、『黃河遠上』等。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

    白樺曾說過:雷達對作品的精幽、微妙之處,感覺敏銳,捕捉敏捷,表達審美敏捷的文字也頗富詩意,暗中內暗的邏輯引線和思想引力,常常能把人們由美的感悟引入靈的頓悟。

    李敬澤說過:雷達屬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披堅執銳、為新時期文學復甦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批評家,又是80年代以後不斷推動文學發展的那批批評家。三十多年來,雷達始終處於文學創作的前沿,始終引領新時期文學批評、文學思想、文學觀念的發展,始終處於中國文學漩渦的中心位置。

    如今,文壇從此無“雷達”,文有疑問可問誰?

  • 2 # 曾園

    雷達是隨著改革開放這個時代出現的。也就是說,從1977年至今的主流文學界是如何,雷達就是如何。優缺點都是如此。

    最開始他以採訪、對談的方式寫王蒙,寫劉心武,與新時期文學一起成長。所有的熱點他都有涉及。主要的思路是反對“四人幫”的文藝路線與思潮。

    這些在今天已經意義不大。

    我記得的是他在評論賈平凹的時候所持的一種猶豫態度,這是很誠懇的,在很多評論家那裡是非常稀見的品格。如果持續看評論,你會發現,評論家今天這樣說,明天那樣說。比如說,一個評論家說,文學品格是一種內分泌。他的意思是說,內分泌這種東西是自然而然,不是由大腦控制的。這沒問題。然後呢,另一個評論家就說,文學不是內分泌,是靈魂。你發現沒有?兩人說的東西不在一個頻道上。

  • 3 # 靜靜de頓河

    謝謝悟空邀請。在回答之前,首先向雷達先生致以敬意!一箇中國現代文學的耕耘者、守望者,離開了這個讓他悲欣交集的世界,離開了讓他牽掛一生、奮鬥一生的文學事業,斯人已雖風吹去,但他在《文學的青春》、《民族靈魂的重塑》、《雷達觀潮》等等作品中的文學理念、文學理論,還在深刻的影響著當代乃至以後的文學創作,這是對已逝文化工作者最真誠的祭奠,也是最有力的紀念。

    雷達先生的文學評論是對文學的真誠守望。在討論其文學批評成果前,我們先簡要了解一下雷達先生的基本情況。雷達,生於1943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先後在《文藝報》、《中國作家》任編輯、副主編,擔任過三屆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是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小說學會常務副會長,兼任博士生導師,他從事文學批評達四十年……從雷達的經歷來看,可以說是中國傷痕文學、尋根文學、先鋒文學、寫實主義形成、發展的見證者、實踐者,也是重要的推動者,他的《小說藝術探勝》文學評論,對一眾作家們的寫作探索,起到了點題作用。

    雷達先生的文學批評對一些作家文學風格的形成,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就以雷達先生對中國文學的盤點之作《中國近三十年文學的審美精神》,就非常集中地體現了這一點。比如,在這部作品中,雷達先生指出“大眾文化登堂入室,對文化和文學的影響尤其顯著”“世紀末文學需要新的人文精神,文學是人的精神家園和詩意的棲息地”,對精英文學與大眾文學如何並行不悖,如何有效融合,提出了非常有見地的意見。文學評論屆稱雷達為“經得起批評的”評論家,經過了時間的檢驗,實在是實至名歸。

    雷達先生的文學批評是發自內心對作家的真心愛護,文學繁榮是他與作家們的共同追求。縱觀雷達先生的文學批評實踐,他的文學視野是非常開闊的,文學的民族性是他始終關注的重中之重。比如他在評論中寫到“東方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已經成為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文化資源”。我們常說文化自信,在雷達先生九十年代的文學評論中,就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並前瞻性的提出了文學創作應注意的走向。當然,雷達先生的文學評論很豐富,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但他對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以及莫言等文學大家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事實也證明,正是文學民族性的大力弘揚,才換來了新時期文學的百花齊放,乃至於與世界對話。

    雷達先生雖然已經遠去,但他作品中對文學的深刻見解、前瞻理念、不悔守望,以及他對文學發展的希冀,仍在滋養、激勵著中國的文學創作,終有一天,我們會說——現在文學的繁榮,真的已經如你所願!

  • 4 # 白sir讀書

    雷達對於當代中國文學來說,是一把公正的評判尺度。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以來,有不少中青年作家在剛出道時,得到過雷達給予的熱情支援。有些作家已經很成熟,他依然保持熱切關注。

    《白鹿原》和《廢都》贏得滿堂喝彩聲時,雷達在冷靜思考它們對於當代文學的意義。當這兩部小說招來種種非議時,偏偏又是雷達仗義執言,寫出《廢墟上的靈魂——<白鹿原>論》和《心靈的掙扎——<廢都>的辨析與批判》,他對於兩部作品公正的評價,作用和意義都非常巨大!

    後來,《廢都》迎來二十年後的開禁再版,《白鹿原》在幾經沉浮之後獲得茅盾文學獎,當時的雷達,在茅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任辦公室主任一職。  

    雷達對於當代文壇,像園丁呵護幼苗長成,又像是一位淘金人,他將一粒粒即將被沙塵淹沒的黃金挑揀出來,呈現給讀者。作家雪漠的心血之作《大漠祭》剛出版時,評論界一片漠然。雷達讀到小說後大為震驚,他激動地撰文熱情推薦。之後《大漠祭》被人們所關注,連續好幾個月穩居當年小說銷售榜前列,雪漠也因此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雷達為什麼對《白鹿原》、《廢都》和《大漠祭》之類作品極力推薦?他也曾經表達過,文學界對小地方的無名作者的認同與否的尖銳問題,他不迴避自己熱衷懷鄉話題這一事實。

    我們緬懷雷達,也緬懷雷達以一己之力,給予當代文學的公正和熱愛!

    世界是一本書,人生是一份椽。關注蘭闍讀書,知識和魅力將會與您同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朝著名“大文豪”王世貞的文學成就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