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角風發作
相關內容
- 雍正王朝年羹堯為什麼不求饒?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為什麼敢殺雍正的女婿?雍正非但不怪罪反而還誇獎年羹堯呢?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千里送軍糧幫助年羹堯西北平叛,雍正皇帝知道嗎?
- 《雍正王朝》裡,九爺和十名侍衛到年羹堯軍前效力,年羹堯要殺侍衛,九爺為什麼求情?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很重視雍正送給的佛珠,他死時將其還與雍正,這是為什麼?
- 《雍正王朝》、《李衛當官》裡的年羹堯,最後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故意給雍正殺自己的理由?
- 《雍正王朝》中老八為何連喊兩次“百官跪迎”年羹堯?
- 《雍正王朝》裡面的狗兒李衛對年羹堯是否是恩將仇報呢?
- 年羹堯和四阿哥,昔日功臣被賜死,真的是飛鳥盡良弓藏嗎?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如何一步步處死越來越狂妄的年羹堯的?
在雍正王朝中,讓人感動的地方有很多,尤其是年羹堯被賜死的時候,那首《牧童》想起,讓人不禁淚下。
其實這首歌在劇中一共出現了三次,每一次出現,都是一段讓人感傷的故事。
一、
悲傷的歌謠:
不可一世的年羹堯最終被賜死了,臨死前的他大哭著把佛珠託李衛還給雍正帝,並且起身,踉踉蹌蹌地走向門外,此時背景音樂響起,讓人不禁感慨年羹堯的這一生。
在一堵破城牆底下,鬍子拉碴的年羹堯穿著他那身髒兮兮的黃馬褂,用一根樹枝畫了一幅棋盤。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牧童,高興地慶祝自己贏了,而年羹堯最後一絲笑容,在夕陽的照耀下如此之悲涼。
曾經風光一時的徵西大將軍,就這樣,在陰暗的小房間內捧著聖旨大哭不止,內心的悲涼展現的淋漓盡致。
就在這時候,這首本應爽快的童謠《牧童》卻儼然成為了悲傷的歌曲,而這首歌,就成為了年羹堯一生的縮寫:
“牛兒牛兒在坡上喲,田園綠葉好風光喲;一方黃土一方田,山又高來水又長。牛兒牛兒為誰忙喲,忙完春耕忙秋糧喲;風霜雨雪它不怕,搖著鈴兒走四方。”顯然,這首歌裡面,牧童就是皇帝,那頭牛就是年羹堯,而下棋時年羹堯輸給了小牧童,也預示著年羹堯敗給了雍正帝。
二、
出現過三次的歌謠:
這首悲傷的《牧童》歌並不僅僅在年羹堯死時出現,還有好幾個人的死都出現了這個背景音樂。
第一個人就是太子胤礽的老師王掞:
王掞嘔心瀝血,盡心輔助和教導太子胤礽,可惜太子胤礽實在不爭氣,辜負了王掞的一片心血。
經歷了八大山莊被圍事件以後,康熙帝回京,進宮前親切地拉著王掞進入自己的馬車。康熙帝知道王掞已經獲知太子胤礽即將被廢的訊息,所以想透過自己的關懷,讓王掞做好心理準備。
可惜大殿上,王掞還是據理力爭,提出來康熙帝這是“不教而誅”!
其實他說的不錯,太子胤礽太難了,上面有這麼強勢的爹,下面有這麼不安分的兄弟,還有態度模糊的大臣,他能怎麼樣?
等太子胤礽被複立之後,他還不止一次勸說太子胤礽,不要這樣對待大臣,可惜即使自己氣暈了,也無濟於事。
終於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廢,王掞心灰意冷,轉而支援老四胤禛。
在舉薦大將軍王的時候,王掞又蹦出來舉薦了廢太子,很多人以為他“賊心不死”,其實他是在給老四胤禛鋪路,他的意思很明確,如果老八胤禩都能當大將軍王的話,那麼廢太子也能。
最終王掞走進了老四胤禛的府上,提出了自己可以幫他除掉鄭春華,等老四胤禛意識到問題時,王掞已經服毒自盡!
王掞是當之無愧的帝師,而且是一個光明正大敢作敢為之人,只是帶錯了人,等到自己意識到自己已經百無一用後,毅然決然放棄了生命,他也是那頭牛,也曾經擠過奶,也曾經拉過車,也曾經耕過地……
三、
第二個人就是剛才提到的年羹堯:
只不過他的死更加的悲壯,而且他的背景音樂是演唱版的,配上牧童放牛的畫面,讓人久久不能釋懷。
年羹堯是幸運的,他利用自己的才能,一步步圍繞在老四胤禛身邊,從家奴開始,一步步硬是做到了撫遠大將軍,兼管四省事務,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
可是他又是得寸進尺的:
在江蘇辦差,他的心願僅僅是為了能回京;在京城辦差,他的心願是但願別得罪人;到江夏鎮辦差,他的心願是主子會幫我擔著;升陝甘總督後,他的心願是能壓制老十四胤禵;再到撫遠大將軍,他的心願是想做四省的“土皇帝”。
而真正決定自己的死因的卻是牴觸新政,這就犯了雍正帝的大忌!
在他打了勝仗回京後,飛揚跋扈的表現已然有點功高蓋主,也讓雍正帝起了殺心,臨走時送他一句話:
“凡人臣圖功易,成功難;成功易,守功難;守功易,終功難。若倚功造過,必致反恩為仇,此從來人情常有者。”
可是,他並沒有讀懂這句話。
即使百官送給他九十二條罪狀,雍正帝仍然不想殺掉他,還在給他機會,可是他一次次的辜負雍正帝。
因為他心中明白,從他的大將軍被罷免的那一刻起,命運車輪就已經無法回頭了。
既然選擇了當牛,他就已然明白,自己早晚會有被宰的那一天!
四、
第三個人就是年秋月:
年秋月是年羹堯的親妹妹,兄妹倆相依為命,一心為老四胤禛效勞,一個專心伺候老四胤禛, 一個專心伺候老四胤禛請的師父——鄔思道。
年秋月一生所愛是鄔思道,她不止一次的向鄔思道表達情感,有時候我們更希望鄔思道不要這麼聰明,有時候傻一點也好,就因為鄔思道的太聰明,反而誤了年秋月的一生。
鄔思道教弘曆讀書,趁著弘時去撒尿的機會,傳授給他怎麼討好康熙帝的方法,最終讓弘曆在狩獵場出盡了風頭,本來這是鄔思道的功勞,可是老四胤禛偏偏給年羹堯記了功,還給她抬了旗。
當她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她落淚了,這滴淚並不是為自己高興,而是為自己跟鄔思道的分別。
年羹堯做大官了,年秋月反而更與他疏遠了,她恨年羹堯,為什麼要做大官?
更恨鄔思道,為什麼拱手把我送給了老四胤禛?就為了提防我的哥哥嗎?
年秋月的悲劇從老四胤禛納她為側福晉開始,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改變……
在宮中她並不受待見,正所謂,成也年羹堯,敗也年羹堯,太后烏雅氏討厭她,妃嬪們也討厭她,就連雍正帝也是把她當做“卸甲”洩憤者。終於,她倒下了,用盡最後的力氣替哥哥年羹堯求情,但終於擋不住雍正帝的殺心,最後臨死前的一句話:
“告訴鄔先生,我先走了。”不知道雍正帝落的那滴淚,是否跟我們一樣?
民間自古就有一條諺語,那就是“不殺耕地牛”,而且殺耕地牛的時候,牛會雙眼落淚的,就如同年羹堯的死,他也是哭的一場悲慘。
而這三個人,都曾經直接或間接的幫助了雍正帝即位,而最終的死又都因雍正帝,真是嗚呼哀哉!
王掞、年羹堯、年秋月,牛兒牛兒啊,你們到底為誰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