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組成指的是系統結構的邏輯實現,包括機器機內的資料流和控制流的組成及邏輯設計等。主要分為五個部分:控制器,運算器,儲存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中文名 計算機組成 外文名 computer composition 組 成 機器機內的資料流和控制流的組成 計算機軟體 ComputerSoftware 應用軟體 application software 所 屬 計算機 目錄
1 概念
2 硬體組成部分
3 軟體 ▪ 軟體概述 ▪ 系統軟體 ▪ 應用軟體 概念 編輯 計算機組成的任務是在指令集系統結構確定分配給硬體系統的功能和概念結構之後,研究各組成部分的內部構造和相互聯絡,以實現機器指令集的各種功能和特性。這種聯絡包括各功能部件的內部和相互作用。 計算機組成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所希望達到的效能和價格下,怎樣最佳,最合理地把各個數倍和部件組成成計算機,已實現所確定的ISA。計算機組成設計要確定的方面應包括: (1)資料通路寬度:資料匯流排上一次並行傳送的資訊位數。 (2)專用部件的設定:是否設定乘除法、浮點運算、字元處理、地址運算等專用部件,設定的數量與機器要達到的速度、價格及專用部件的使用頻度等有關。 (3)各種操作對部件的共享程度:分時共享使用程度高,雖限制了速度,但價格便宜。設定部件多降低共享程度,因操作並行度提高,可提高速度,但價格也會提高。 (4)功能部件的並行度:是用順序序列,還是用重疊、流水或分散式控制和處理。 (5)控制機構的組成方式:用硬聯還是微程式控制,是單機處理還是多機或功能分佈處理。 (6)緩衝和排隊技術:部件間如何設定及設定多大容量的緩衝器來協調它們的速度差;用隨機、先進先出、先進後出、優先順序,還是迴圈方式來安排事件處理的順序。 (7)預估、預判技術:為最佳化效能用什麼原則預測未來行為。 (8)可靠性技術:用什麼冗餘和容錯技術來提高可靠性。 硬體組成部分 編輯 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1. 控制器(Control):是整個計算機的中樞神經,其功能是對程式規定的控制資訊進行解釋,根據其要求進行控制,排程程式、資料、地址,協調計算機各部分工作及記憶體與外設的訪問等。 2. 運算器(Datapath):運算器的功能是對資料進行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即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 3. 儲存器(Memory):儲存器的功能是儲存程式、資料和各種訊號、命令等資訊,並在需要時提供這些資訊。 4. 輸入(Input system):輸入裝置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輸入裝置與輸出裝置合稱為外部裝置,簡稱外設,輸入裝置的作用是將程式、原始資料、文字、字元、控制命令或現場採集的資料等資訊輸入到計算機。常見的輸入裝置有鍵盤、滑鼠器、光電輸入機、磁帶機、磁碟機、光碟機等。 5. 輸出(Output system):輸出裝置與輸入裝置同樣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把計算機的中間結果或最後結果、機內的各種資料符號及文字或各種控制訊號等資訊輸出出來。微機常用的輸出裝置有顯示終端CRT、印表機、鐳射印字機、繪圖儀及磁帶、光碟機等。 (cpu=控制器+運算器 主機板=I/O匯流排,輸入輸出系統 儲存器=記憶體+硬碟 I/O裝置:鍵盤,滑鼠,掃描器,顯示器等等 鍵盤 滑鼠 滑鼠 ,掃描器 掃描器 數字化儀 數字化儀 ,讀卡機、紙帶...。) 軟體 編輯 軟體概述 計算機軟體 [1] (ComputerSoftware)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程式及其文件。程式是計算任務的處理物件和處理規則的描述;文件是為了便於瞭解程式所需的闡述性資料。程式必須裝入機器內部才能工作,文件一般是給人看的,不一定裝入機器。軟體是使用者與硬體之間的介面介面。使用者主要是透過軟體與計算機進行交流。軟體是計算機系統設計的重要依據。為了方便使用者,為了使計算機系統具有較高的總體效用,在設計計算機系統時,必須通盤考慮軟體與硬體的結合,以及使用者的要求和軟體的要求。軟體的正確含義應該是:(1)執行時,能夠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效能的指令或計算機程式集合。(2)程式能夠滿意地處理資訊的資料結構。(3)描述程式功能需求以及程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件。軟體具有與硬體不同的特點:(1)表現形式不同硬體有形,有色,有味,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而軟體無形,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軟體大多存在人們的腦袋裡或紙面上,它的正確與否,是好是壞,一直要到程式在機器上執行才能知道。這就給設計、生產和管理帶來許多困難。(2)生產方式不同軟體是開發,是人的智力的高度發揮,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硬體製造。儘管軟體開發與硬體製造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但這兩種活動是根本不同的。(3)要求不同硬體產品允許有誤差,而軟體產品卻不允許有誤差。(4)維護不同硬體是要用舊用壞的,在理論上,軟體是不會用舊用壞的,但在實際上,軟體也會變舊變壞。因為在軟體的整個生存期中,一直處於改變維護狀態。 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如果把計算機比喻為一個人的話,那麼硬體就表示人的身軀。而軟體則表示人的思想、靈魂。一臺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我們把它稱之為“裸機”。 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是指控制和協調計算機及外部裝置,支援應用軟體開發和執行的系統,是無需使用者干預的各種程式的集合,主要功能是排程,監控和維護計算機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體,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系統軟體使得計算機使用者和其他軟體將計算機當作一個整體而不需要顧及到底層每個硬體是如何工作的。(如Windows、Linux、Dos、Unix等作業系統都屬於系統軟體。) 應用軟體 應用軟體 [2] (application software)是使用者可以使用的各種程式設計語言,以及用各種程式設計語言編制的應用程式的集合,分為應用軟體包和使用者程式。應用軟體包是利用計算機解決某類問題而設計的程式的集合,供多使用者使用。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應用軟體是為滿足使用者不同領域、不同問題的應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軟體。 它可以拓寬計算機系統的應用領域,放大硬體的功能。(如Word、Excel、QQ等都屬於應用軟體)
計算機組成指的是系統結構的邏輯實現,包括機器機內的資料流和控制流的組成及邏輯設計等。主要分為五個部分:控制器,運算器,儲存器,輸入裝置,輸出裝置。 中文名 計算機組成 外文名 computer composition 組 成 機器機內的資料流和控制流的組成 計算機軟體 ComputerSoftware 應用軟體 application software 所 屬 計算機 目錄
1 概念
2 硬體組成部分
3 軟體 ▪ 軟體概述 ▪ 系統軟體 ▪ 應用軟體 概念 編輯 計算機組成的任務是在指令集系統結構確定分配給硬體系統的功能和概念結構之後,研究各組成部分的內部構造和相互聯絡,以實現機器指令集的各種功能和特性。這種聯絡包括各功能部件的內部和相互作用。 計算機組成要解決的問題是在所希望達到的效能和價格下,怎樣最佳,最合理地把各個數倍和部件組成成計算機,已實現所確定的ISA。計算機組成設計要確定的方面應包括: (1)資料通路寬度:資料匯流排上一次並行傳送的資訊位數。 (2)專用部件的設定:是否設定乘除法、浮點運算、字元處理、地址運算等專用部件,設定的數量與機器要達到的速度、價格及專用部件的使用頻度等有關。 (3)各種操作對部件的共享程度:分時共享使用程度高,雖限制了速度,但價格便宜。設定部件多降低共享程度,因操作並行度提高,可提高速度,但價格也會提高。 (4)功能部件的並行度:是用順序序列,還是用重疊、流水或分散式控制和處理。 (5)控制機構的組成方式:用硬聯還是微程式控制,是單機處理還是多機或功能分佈處理。 (6)緩衝和排隊技術:部件間如何設定及設定多大容量的緩衝器來協調它們的速度差;用隨機、先進先出、先進後出、優先順序,還是迴圈方式來安排事件處理的順序。 (7)預估、預判技術:為最佳化效能用什麼原則預測未來行為。 (8)可靠性技術:用什麼冗餘和容錯技術來提高可靠性。 硬體組成部分 編輯 主要分為五個部分: 1. 控制器(Control):是整個計算機的中樞神經,其功能是對程式規定的控制資訊進行解釋,根據其要求進行控制,排程程式、資料、地址,協調計算機各部分工作及記憶體與外設的訪問等。 2. 運算器(Datapath):運算器的功能是對資料進行各種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即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 3. 儲存器(Memory):儲存器的功能是儲存程式、資料和各種訊號、命令等資訊,並在需要時提供這些資訊。 4. 輸入(Input system):輸入裝置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輸入裝置與輸出裝置合稱為外部裝置,簡稱外設,輸入裝置的作用是將程式、原始資料、文字、字元、控制命令或現場採集的資料等資訊輸入到計算機。常見的輸入裝置有鍵盤、滑鼠器、光電輸入機、磁帶機、磁碟機、光碟機等。 5. 輸出(Output system):輸出裝置與輸入裝置同樣是計算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把計算機的中間結果或最後結果、機內的各種資料符號及文字或各種控制訊號等資訊輸出出來。微機常用的輸出裝置有顯示終端CRT、印表機、鐳射印字機、繪圖儀及磁帶、光碟機等。 (cpu=控制器+運算器 主機板=I/O匯流排,輸入輸出系統 儲存器=記憶體+硬碟 I/O裝置:鍵盤,滑鼠,掃描器,顯示器等等 鍵盤 滑鼠 滑鼠 ,掃描器 掃描器 數字化儀 數字化儀 ,讀卡機、紙帶...。) 軟體 編輯 軟體概述 計算機軟體 [1] (ComputerSoftware)是指計算機系統中的程式及其文件。程式是計算任務的處理物件和處理規則的描述;文件是為了便於瞭解程式所需的闡述性資料。程式必須裝入機器內部才能工作,文件一般是給人看的,不一定裝入機器。軟體是使用者與硬體之間的介面介面。使用者主要是透過軟體與計算機進行交流。軟體是計算機系統設計的重要依據。為了方便使用者,為了使計算機系統具有較高的總體效用,在設計計算機系統時,必須通盤考慮軟體與硬體的結合,以及使用者的要求和軟體的要求。軟體的正確含義應該是:(1)執行時,能夠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效能的指令或計算機程式集合。(2)程式能夠滿意地處理資訊的資料結構。(3)描述程式功能需求以及程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件。軟體具有與硬體不同的特點:(1)表現形式不同硬體有形,有色,有味,看得見,摸得著,聞得到。而軟體無形,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軟體大多存在人們的腦袋裡或紙面上,它的正確與否,是好是壞,一直要到程式在機器上執行才能知道。這就給設計、生產和管理帶來許多困難。(2)生產方式不同軟體是開發,是人的智力的高度發揮,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硬體製造。儘管軟體開發與硬體製造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但這兩種活動是根本不同的。(3)要求不同硬體產品允許有誤差,而軟體產品卻不允許有誤差。(4)維護不同硬體是要用舊用壞的,在理論上,軟體是不會用舊用壞的,但在實際上,軟體也會變舊變壞。因為在軟體的整個生存期中,一直處於改變維護狀態。 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如果把計算機比喻為一個人的話,那麼硬體就表示人的身軀。而軟體則表示人的思想、靈魂。一臺沒有安裝任何軟體的計算機我們把它稱之為“裸機”。 系統軟體 系統軟體是指控制和協調計算機及外部裝置,支援應用軟體開發和執行的系統,是無需使用者干預的各種程式的集合,主要功能是排程,監控和維護計算機系統;負責管理計算機系統中各種獨立的硬體,使得它們可以協調工作。系統軟體使得計算機使用者和其他軟體將計算機當作一個整體而不需要顧及到底層每個硬體是如何工作的。(如Windows、Linux、Dos、Unix等作業系統都屬於系統軟體。) 應用軟體 應用軟體 [2] (application software)是使用者可以使用的各種程式設計語言,以及用各種程式設計語言編制的應用程式的集合,分為應用軟體包和使用者程式。應用軟體包是利用計算機解決某類問題而設計的程式的集合,供多使用者使用。計算機軟體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兩大類。應用軟體是為滿足使用者不同領域、不同問題的應用需求而提供的那部分軟體。 它可以拓寬計算機系統的應用領域,放大硬體的功能。(如Word、Excel、QQ等都屬於應用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