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月8日,線上問答社群“知乎”宣佈,完成2.7億美元E輪融資,這是知乎歷史上最大的一輪融資。知乎創始人兼CEO周源表示,找投資不是找錢,而是找隊友。在垃圾氾濫的網際網路資訊海洋中,真正有價值的資訊是絕對的稀缺品。知乎的過去和現在,都只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容易的事。你看好知乎的發展嗎?
6
回覆列表
  • 1 # 靜觀財經

    知乎要走向商業化的大道,但知乎已經越發不像原來的知乎了。

    第一,知乎有原來的高大上精英社群逐漸變為大眾化的論壇。

    最初的知乎回答使用者,都是各行業的精英,他們的回答專業、深邃。甚至,讓人仰望。

    但隨著使用者數量的增多,內容大眾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

    不是說大眾化不好,而是與最初的形象漸行漸遠。

    知乎最初的定位是什麼來著?

    第二,知乎最初的純粹感已經消失。

    從我個人的感覺看,最初知乎的純粹感已經逐漸消失。

    知識、分享、共享、學習等最初的特點,已經慢慢的被功利性侵蝕,甚至,軟硬不同的廣告正在衝擊知乎。

    賣弄、炫耀式的回答也隨之越來越多。有的回答,本來幾句話即可,幾百字即可,卻非得要弄出大部頭的篇章來。

    賣弄,會讓人討厭。太過於功利化,會自毀前途。

    第三,商業化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知乎的商業化之路很難,至少目前看,知乎還沒有找出一條非常好的商業化之路。

    但是,它又必須走商業化。否則,怎麼能對得起投資人呢?

    第四,人才培養再留住的良性迴圈還未形成。

    沒有回答者,就沒有一切。

    如果不能形成人才的良性迴圈,那未來會很難。

    知乎有了錢,有了動力。可是,壓力卻也隨之越來越大。

  • 2 # 陸燕青

    現在“知乎”獲得了鉅額融資,但是在業務上面,並沒有看到“知乎”有什麼獨特的優勢。“知乎”上的流量變現目前還是主要靠廣告推送,也就是類似於一個搜尋網站。

    至於“知乎”能不能進入網際網路支付,或者進軍外賣和網約車還不確定。 如果“知乎”單獨靠回答問題的互動來推送廣告,發展的上限可以參考百度公司。

    如果沒有能夠接入新的專案,恐怕“知乎”的發展潛力有限。

  • 3 # 看見光

    知乎曾經作為知識分享平臺,一度成為精英階層人士的聚集地,也是各路意見領袖的“發源地”,坐擁知識分享頭把交椅。

    在知乎的早期發展中,知乎充當的角色是知識分享,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那時候的知乎是一個有情懷有擔當的平臺,讓很多人“高看”。

    今天我們看到知乎能夠融資,其實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只是,“知識付費”的前景雖好,但只適合小眾人群,做大平臺是不容易的。

    這是因為,知識不是用來換買的,是需要傳授與傳播。知識是神聖的,不能用來叫賣。知乎想透過“知識變現”在商業的前行,就相當於換買和叫賣,商業模式淺窄,很難形成規模效益。

    特別是在放下,“集體不學習”的窘境,也沒有給向知乎這樣的平臺提供環境,為知識真正買單的人,本身就少。而,真正擁有知識的人,對於知識的叫賣並不待見,這樣就導致了知識生產瓶頸。

    所以說,由於知識生產者與知識渴求者雙方的原因,知識變現本身就有很多問題,再加上知乎在變現上的“孤注一擲”,很難保證未來發展。

    當然,資本市場不看長線價值投資,(中)短期套現是其根本,最終讓知乎上市圈錢,最後讓知乎知識商業變現變成“爛尾樓”也不是不可能的。

    綜上,我不看好知乎的商業模式和商業價值!

  • 4 # 張小帥說理財

    未來什麼最值錢,就是知識和經驗,傳統的知識是書本中的知識,書本中的知識是生硬的,是死的。而曾經人才中最重要的人才就是有經驗的人才,那麼將知識配上經驗是符合潮流的,很多的知識從文史政治到社會科學到金融自然,很多知識存在於書裡但是卻記不住在人的心裡,而由真正理解了核心意義的人去解答,那麼不再是生搬硬套的內容,知識就活了。

    回來看融資方面,E輪融資基本上就是奔著上市的方向在走,那麼按照現在的方式,上市指日可待。曾經我回答過一個問題,其實現在的網際網路平臺上,得流量者得天下,能夠吸引眾多固定客戶和流向的平臺無論怎樣,它都是成功的,畢竟人一天只有可支配的16小時左右的時間,能夠讓人在儘可能多的時間用在一個地方,就是成功。

    不過現在各種問答都爭相趕上,都在爭奪知識的海洋的流量,一是看誰更看重知識的價值,另外就是哪個平臺上的知識能夠獲得更多人的認可,找到歸屬感,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5 # 鉛筆道

    我很看好知乎的發展。知乎最主要的功能是問答,這是分享資訊和知識最主要的手段,幫助內容生產者、知識分享者、內容消費者產生了很大的價值,它不僅有簡單的問答,還打造了一個供大家交流的場景。知乎一直以來走的是精品、高階的路線,一開始比較小眾,現在更加接地氣,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降低了意見領袖的強度。問題也不再侷限於知識性領域,每個人都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與百度相比,知乎的回答質量更高。

    而且近一兩年來,知乎上線了很多新功能,例如Live。現在知識付費的模式正在逐漸被大家認可。知乎加入Live之後,不僅能做到精準營銷,也使它的盈利模式更加清晰。

    知乎還有影評、影片、專欄、電子書那等功能,一定程度上結合了豆瓣的功能,且提高了知乎的檔次。因此,知乎比較能理解使用者的需求,提升使用者的價值,所以我比較看好它的發展。

  • 6 # 盤和林數字經濟觀察

    2018年8月8日,知乎CEO周源宣佈,知乎已經完成了2.7億美元的E輪融資。

    知乎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想必廣大使用者內心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人人有權利在社交網路上發表言論,資訊質量參差不齊的環境中,高質量資訊便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一方面,眾多網路平臺中,知乎像是一股清流,滿足了人們對知識最純粹的追求;另一方面,許多人將知乎當作自己的搜尋引擎,正是因為他們需要的不只是普通搜尋引擎所呈現出來的“答案”,而是知識共享平臺上由千千萬萬個觀點彙集而成的“解答”。

    隨著使用者的規模的擴大,資訊質與量的衝突也日益顯現,高質量的回答雖然並不缺乏,但人人都能解答問題這種無門檻式使用方式也使得越來越多低質量內容充斥其中,數量與質量怎樣兼得,是知乎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從知乎本次的海鹽計劃可以看出,知乎似乎能夠看清自己自身所處困境,並正在摸索中前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的小說色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