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蕩馬路青年

    關於伯邑考的名字有很多種說法。下面是比較靠譜的幾個。

    伯邑考,姬姓,名考。

    “伯”字一說指其排行老大,一說指文王入朝歌后,嫡長子考繼承爵位為伯爵,故稱伯。

    “邑”字一說表明其世子身份,一說擔任“邑”這個官職。

    而“考”為其名

    因此故稱伯邑考。

    周公旦,姬姓,名旦,是周朝歷史上第一代周公,先秦時期男子多以爵位、官職、籍貫等加上名字稱呼,且稱氏不稱姓,雖為姬姓,一般不稱呼姬旦,稱叔旦、周公旦,諡號為文,又稱周文公。

  • 2 # 皇寺史話

    一般來說,先秦時代對貴族的稱呼,並非像今天這樣稱姓名。當時的貴族一般不稱「姓」,而是用「氏」來表示其身份屬性。

    伯邑考是文王的長子,毫無疑問是姬姓,他的名是「考」。貴族往往稱氏不稱姓。伯邑考中的「伯邑」二字,意味著伯邑考應該作為「邑」這座城邑的長官,「伯」表示其長子的身份,這符合先秦「以地為氏」的原則。

    而到了周公活躍時代,「以地為氏」隨著禮樂制度變得更加完善。周公在輔佐其兄長周武王建立了封建制,其中周公的封國為魯國,爵位是侯爵;再如功勞頗高的呂望(即民間所說的姜太公),其封國為齊國,爵位也是侯爵。侯爵在當時的五等爵貴族序列中,地位是非常高的,且封國實力強大。當時的五等爵位即公、侯、伯、子、男五等,公爵的授予者,一般是繼承殷、夏等前朝的血嗣和民俗祭祀,實力並不太強。但大凡是首封五等爵的貴族,在公開的禮制場合,應一併稱之為「公」,以示敬意。除非這類貴族行為有缺,史書中才會直呼其爵,如「鄭伯克段於鄢」,直言其伯爵爵位,其實是一種批評的態度。

    周公,姬姓,名旦,受封於魯國,加之周公有制禮作樂,完善確立了封建制和嫡長子繼承製,還在周成王時期監攝國政,有大功於周王室,因此在《史記》中稱為「魯周公」,這裡既有「以地為氏」的用法,也有推崇其功的用法。

    周武王,姬姓,名發。是周文王的次子,因兄長伯邑考早夭,得以繼承君位,按照「伯、仲、叔、季」的次序排名,周武王可以稱為「仲發」,或「武王發」。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個兒子,也可稱其為「叔旦」,或「周公旦」。而像「姬昌」、「姬發」、「姬伯邑考」、「姬旦」這種說法,在先秦是不被採用的,因為不符合當時的禮法軌範。

    同理,呂尚,姜姓,字子牙。因祖上受封於呂地,屬於姜姓呂氏,因此叫做呂尚。而呂尚本人首封於齊,周文王又稱呂尚為「太公望」,因此《史記》稱「齊太公」,這也是「以地為氏」的用法。但又因為呂尚被文王喚作「太公望」,因此也可以叫「呂望」,至於「姜子牙」或「姜太公」則是民間小說家的叫法,並非正統的稱謂。

  • 3 # 參習處

    伯邑考和周公旦,是兄弟關係。都是周文王的兒子。周文王的十個兒子在史記上有記載,分別是:

    長子伯邑考,次子武王發,管叔鮮,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冄季載。冄季載最小。

    先秦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姓”和“氏”是有區別的。

    “姓”字拆開:女、生,指血統。為了避免同姓通婚,女子名前冠以姓。

    而男子的名前沒有“姓”。如果這個人做官,前面就是官職名稱;有爵位,就冠以爵位名或封地名;如果這些都沒有,那就只能把自己的籍貫、住址、職業放在名字前面。

    這些官職、爵位、籍貫、住址、職業名稱,就演變為 “氏”。

    比如,秦始皇當時被稱作秦王政(冠以官爵),趙政(冠以籍貫)。但在當時從來沒有被稱過“嬴政”。

    周文王幾個兒子名字前面所加的“姬”姓,在當時是不存在的,都是後人加的。所以,伯邑考就是他的全名,並不帶姓。這個確定下來之後,再看“伯邑考”是怎麼來的。

    古代取名,按照兄弟排行,長兄稱“伯”,次兄為“仲”,接下來的都稱“叔”,最小的稱“季”。

    所以,伯邑考的“伯”字,代表了兄弟中的排行。因為他是長兄。

    最後是“邑考”的來歷,要參考其他兄弟的名字。除了武王發、周公旦和冄季載,其他兄弟分別是:管叔鮮,蔡叔度,曹叔振鐸,成叔武,霍叔處,康叔封。

    這裡有個規律就是,前面第一個字是封地,中間的“叔”字是兄弟排行,最後的字才是自己的名字。例如,管(封地)叔(排行)鮮(本名)。

    伯邑考去世前,沒有得到封地,所以作為排行稱謂的“伯”自然排到最前面。作為本名的“邑考”也隨之順延。

    與其命名最接近的是“曹叔振鐸”。如果當時這個兄弟也是去世前沒有得到“曹”這塊封地,那麼他的名字很可能就叫做“叔振鐸”。

    但以此類推,為什麼明明應該被稱作“周公叔旦”的姬旦,不叫周叔旦,或者是周公叔旦呢?

    這要先把“周公”這個概念解決,就明白了。

    “周”指的是周王室所在地。作為諸侯國的周,以及作為朝代的周,都是這個意思。但這就很奇怪。周武王是周朝的統治者,怎麼會再封一個同樣叫做“周”的公爵呢?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比如唐朝皇帝統治之下,沒有唐公。隋朝沒有隋公。只是在東漢末年有一個“安漢公”王莽。可那已經是王莽要當皇帝的前奏了。

    但周朝情況特殊,在周武王去世時,周成王還年幼,不能處理政務。所以由輔佐過文王、武王兩代君主的姬旦來攝行王政。“周公”這樣一個超高的爵位便落在了姬旦的頭上。但是,對於周公也是有制衡措施的,那就是召公。

    周公為正,邵公為副,兩個公爵世代作為輔佐周王的中央大臣,而不是地方諸侯。

    實際上,如果沒有得到這個爵位之前,周公旦就應該叫做“叔旦”。只是因為地位顯赫,遠遠高於其他諸侯的“侯、伯、子、男”爵位。所以,周公叔旦中間的象徵兄弟排行的稱謂,也取消了。

    這從武王姬發的名稱,也能反應出來。按說,作為次子應該叫做“仲發”。但因為被立為太子,便把“仲”字去掉,不再被稱作“武王仲發”,而是直接稱作“武王發”。這道理是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條件才能進日企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