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提起曹操的成功秘訣,很多人會想到“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則成語。但是,曹操卻不是漢末三國時期第一位挾持天子的軍閥。在曹操之前,有董卓、李傕、郭汜、楊奉等人都挾持過漢獻帝,卻為何這些人都令不動諸侯,唯獨曹操能成功呢?

    “挾天子以令諸侯”,從詞性上講,屬貶義詞,顯然不是“官方”的稱呼。“官方”的稱呼叫“奉天子以令不臣”,這是曹操的謀士毛玠提出的。而與之前賈詡在勸李傕、郭汜等人反攻長安時,提到的:“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其實是一個意思,只不過事情一成一敗。

    “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在歷史上是有先例的,與春秋時期的“尊王攘夷”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正所謂“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春秋時期,便是政權下移,令出諸侯的時代。齊桓公、晉文公便是以“尊王攘夷”為旗幟,號令諸侯而成為當時的霸主。而這本身,是需要實力作後盾的。如魯、衛等弱國,即便對周王室再恭敬,也是扛不起“尊王攘夷”旗幟的,更號令不動諸侯。宋襄公爭霸失敗,就是這個道理,沒有與之相應的國力作後盾。

    漢末三國時期,也是如此。自黃巾起義之後,漢室愈加衰微,地方群雄割據,不聽朝廷詔令。這就好比一個家庭,老爹年老體衰,一大群不孝子都不聽老爹的話。假如老五太出格,老爹雖有教訓老五的名分,卻有心無力。如果老二私自教訓老五,不但老五不服,其他兄弟也會認為老二過於專橫、管得寬。但是,如果老二獲得了老爹的授權,以老爹的名義而揍老五一頓,卻也就名正言順了。不過這老二也得自身硬,否則,即便有了老爹的授權也有可能被反揍一頓。

    曹操奉迎漢獻帝至許昌之後,以天子的詔令,任命袁紹為太尉,封鄴侯。而自為大將軍,袁紹以位在曹操之下而羞恥,便推辭不受。曹操很是恐懼,便將大將軍之位讓給了袁紹。而唐朝末年,韓全誨等人劫持唐昭宗而投靠鳳翔節度使李茂貞。而李茂貞就被朱溫給胖揍了一頓,便乖乖地交出了唐昭宗。故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只能令動那些實力不如自己的諸侯。而李傕、郭汜、楊奉等人,雖都挾持了天子,卻自相攻伐,削弱了自身的實力,又惡名在外,故而不能“奉國家以徵天下”。

    董卓雖具有“令諸侯”的實力,卻專擅朝政,無惡不作,而引起了諸侯們的群體對抗,是被公認的“國賊”,就更不可能“令”動諸侯。而曹操奉迎漢獻帝至許昌之時,雖實力還不比袁紹,但已粗具實力。且曹操又能安定民生、穩定社會秩序、並重賢愛才。故而,能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為旗幟,集聚實力,並統一了中國北方。

    參考史籍:《三國志》、《後漢書》、《左傳》等等;

  • 2 # 秋山三國

    奉天子討不臣的思想其實在桓靈黨錮時期就有了。名士黨人所支援的外戚大將軍與宦官所代表的既得利益集團曾展開過爭奪天子的一系列鬥爭。在鬥爭中,名士黨人得出一條真理,必須掌握槍桿子。

    黃巾之亂靈帝接受皇甫嵩等人建議,解除黨錮,而皇甫本人又成為治亂最大功臣,一時間威望隆盛。可當時宦官依然把持朝政,涼州名士閻忠就向皇甫嵩建議發動兵變,奉天子。皇甫嵩軍事能力有餘,政治野心不足,最終閻忠流亡。這是第一次嘗試。

    第一個挾持天子的軍閥

    董卓無疑是漢末第一個挾持天子的軍閥。不過他的成功得益於外戚與宦官的兩敗俱傷。

    當時袁紹是個篤信不靠武力不能解決國家沉痾的男人,年輕時就養死士,想用以對付宦官。後來依靠有軍權的外戚何進,慫恿後者與張讓為首的十常侍翻臉。最終演變為京城動亂。

    董卓看到了良機,帶兵入城,取得了漁翁之利。

    董卓不是沒幹好事,剪除宦官起用名士。但是他的個人背景與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與主流官僚並不相容。尤其是另立新君這件事上,基本是一意孤行,與全體士人未敵。

    董卓在舊貴族眼中就像是一個暴發戶。就好比拿破崙,不論是否稱帝,拿破崙都是歐洲暴發戶,全歐洲都會反他。董卓也一樣,但下場確更慘。

    同樣,就像拿破崙雖然失敗,但給歐洲傳播了民主自由等動亂因素。董卓雖然失敗,也傳播了一些東西,那就是被削弱的皇權。

    自以為是的百日統治

    董卓死在幷州軍閥呂布之手,這都在幷州士族王允的算計之下。

    王允以正統派自居,認為殺了董卓,大亂就會停止,關東軍閥們就會服從挾持天子的他。然而沒想到的是他連董卓留下的軍隊都解決不掉。

    這與他的刻薄和自以為是有關。最終激起了涼州軍閥的集體反抗。最終,統治不足百日,涼州軍閥聯軍在蜀軍內應幫助下攻破長安。

    混亂的插曲

    爭奪皇權最混亂的時期是王允死後。沒有董卓的涼州軍閥們群龍無首,各自為政,除掉幷州派後,他們開始內部爭鬥。比如李郭二人排擠張濟,李毒死猛將樊稠,李郭交兵,張濟反撲……這段時間天子就像橄欖球。

    最重要的歷史事件是天子東遷。

    內戰把長安打成了廢都,涼州軍閥內部只得相互妥協,最終促成了天子東歸洛陽。基本上所有軍閥都派軍隊參與,然而,心懷鬼胎的諸人還是走向分裂。直接結果是白波黨和董承的崛起。

    不過,漢獻帝總算在各路小軍閥的幫助下,九死一生回到洛陽。

    小軍閥終究是曇花一現

    亂世實力決定一切。小軍閥們雖然從皇帝處換來了官位,但他們根本守不住。

    為了生存,皇帝召洛陽附近中等實力的曹操入京,自此,小軍閥們的時代結束了。

    曹操憑藉高超手腕,很快壓制與驅趕了小軍閥,並依靠天子聲望征伐周邊。

    最漂亮的一件事是消滅偽帝袁術。

    袁術代表著皇權衰落的結果,想要將小皇帝取而代之。曹操則代表著保皇黨。兩派大戰,保皇黨勝利,不但證明了奉天子戰略的正確,還極大鞏固了曹操的地位。

    隨著曹操平定北方,朝內外更沒有什麼強敵了。

    如果說,曹操和董卓最大不同,我覺得就是時間。

    董卓沒有多少時間,而且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曹操年輕,可以溫水煮青蛙。這就是他倆成敗的最大區別。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回顧lpl造神之路,卻都以失敗告終,lpl究竟能不能造出下一個faker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