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碼農周琛

    就目前的群眾基礎來看,以太坊如果能夠順利地完成POS和分片特性的升級,其實用性將大幅提升。依照以太坊的技術路線圖,其POS演算法將一定程度與pow演算法共存,這也是一種很審慎的做法——畢竟以太坊主鏈上承載了太多資產,而當初以太坊經典這一分叉也讓V童鞋長進了不少。祝升級順利吧,那樣就已經是更好的以太坊了。

  • 2 # 鉛筆道

    更好的以太坊應該是可以開發更多的商業應用的、更安全的。

    6月,V神在“王峰十問”中也提到,現在以太坊還不是完美的,大家都可以過來開發應用的時候。以太坊現在存在的兩個問題,一是安全性,二是吞吐量。

    2016年的“DAO”大劫案直接導致以太坊硬分叉,時至今日偶爾也還會爆出以太坊被駭客攻擊的新聞。一旦它是一個商用級的底層技術,那它安全性是首先是要考慮的。

    其次是吞吐量,現在以太坊每秒能完成約20筆交易,這完全達不到商用的要求。如何提高吞吐量,現階段V神提出的辦法是分片,但單靠分片是很難解決吞吐量難題的。

    最終大家希望看到的更好的以太坊,應該是一個可以開發部分交易相對低頻次的應用,而且安全效能得到一定的提高,智慧合約更完善,除了以太貓、ICO之外還能做更多的應用的去中心化網路基礎設施。

  • 3 # 幣圈事務總局

    一個可能超越以太坊,取代比特幣的東西,應該具備靈活的可擴充套件性,優秀的共識機制,永續的自我發展,便捷的互通性和對監管層面的考量,而在市面上所有加密數字貨幣當中,目前我們看到對上述這些問題的思考最為深刻的就是之前提到的卡爾達諾(Cardano)。

    雖然目前號稱區塊鏈3.0的專案很多,卡爾達諾只是其中之一,但其針對可擴充套件性(Scalablity),安全性(security)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和可互通性(interoperatality)等的思考,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上篇文章中我們已經簡單探討過一部分數字貨幣的哲學思考,沿著之前的思路,讓我們看看究竟比特幣和以太坊可能的未來是什麼(如果你對下面的內容存在理解困難,請跟我們留言交流或是閱讀之前的文章補全知識短板)。

    可擴充套件性

    我們不止一次的說過,任何一筆交易的發生,都包含這下面兩組資訊:

    1.給錢的人是誰,收錢的人是誰,多少錢,什麼時間給的

    2.錢為什麼要給,怎麼給,在什麼情況下給,什麼情況下不給等

    序號1中的資訊是交易的基本資訊,序號2則是交易的邏輯資訊,這兩個資訊永遠存在,但並不總是同時需要,比如比特幣,只記錄序號1當中的資訊,依然發展的很好。而在現實生活及各種複雜的場景中,我們需要更靈活的方式區分1和2中的資訊,而目前所有記錄序號2資訊的智慧合約平臺,包括以太坊在內,全部都將資訊合併記賬,這使得記賬的內容時而多餘時而不足,而任何對智慧合約的改動都可能引起交易資訊的連鎖反應,甚至造成貨幣的分叉。

    因此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就是資訊分層,卡爾達諾正是第一個基於這種哲學思考,構築出的分層數字加密貨幣,它創造性的將所有的鏈上資訊分為協議層和計算層,分別對應智慧合約的記錄和交易資訊的記錄,這一分層方式帶來了三個好處。

    1)記賬效率提升,當智慧合約不適用於某個簡單交易時,我們可以使用最簡單的計算層完成這一交易,而僅在需要對交易的某些內容增加限制條件時才呼叫協議層。

    2)智慧合約的靈活度提升,協議層的變更和內容增減不會影響計算層的內容,這使得智慧合約幾乎能夠勝任任何貼近工作和生活的場景。

    3)不會分叉,所有的更新能夠更自由的加入協議層並達成一致,避免了大規模漏洞爆發引發的貨幣分叉問題,比如以太坊的DAO漏洞攻擊分叉。

    安全性

    安全是加密數字貨幣的基石,數字資產的價值儲存能力正是靠無法攻破的演算法保證的。

    雖然比特幣的POW共識機制安全性極佳,但擴充套件性差和資源浪費的問題卻飽受詬病,如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解決這一問題,是很多加密貨幣激烈爭論的重點。而出身學界的卡爾達諾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1)使用兼顧擴充套件性的POS共識演算法之一——烏洛波洛斯,一個已被數學證明安全的共識演算法確保記賬安全,演算法的比較我們之後細講,此處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隨機選定記賬人記賬同時懲罰記假賬的共識機制。

    2)保證程式語言安全,使用複雜的Haskell作為底層語言,這一語言與主流的C,python等語言不同,小眾,安全且精英眾多,同時開發工具集確保非Haskell精通人員的參與。

    3)先評議後執行,每次更新應以論文的形式證明安全,並透過學界同行的一致評審,確保更新內容的安全性。

    可持續性

    大多數的山寨幣(也有例外,比如Tezos)沒有為未來的更新提供任何適應性。成功推動軟分叉或硬分叉的能力對於任何加密貨幣的長期成功至關重要,卡爾達諾也正檢視構建這樣的系統,結合前面的內容,我們一起說。

    1)不會分叉意味著共識人群只增不減,隨著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實用性不斷提升,卡爾達諾的優勢將越來越明顯。

    2)協議層的靈活將不斷加入最新的技術成果,同時無障礙的吸收任何山寨幣新提出的創新觀點加入其中並完善自身。

    3)參考達世幣(DASH)構建社群系統,公開投票,同時社群共同出資培育新專案,專案成功反哺社群,形成內生自我價值增長。

    其他特性

    此外,針對可互通性的思考,監管層的合作等,卡爾達諾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方案,這些我們改日再講。這是一群國際學者和密碼學家們經過仔細思考提出的加密貨幣解決方案,學術氛圍濃厚且充滿學界智慧的結晶,它第一次用科學哲學的方式思考並闡述了電子貨幣的未來,正如寫下這篇文章的我們一樣,仍在期待著世界下一次變革的到來,相信儘管前路尚遠,但未來可期。因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學界會與之共生,這才是數字加密貨幣的歸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押韻的悲傷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