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他們叫我小小豪

    孩子會叛逆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家長們需要的就是要有耐心,不要過分干預孩子,應該採取溫和的、有效的方式來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

    比如說,孩子喜歡和你對著幹,那麼家長們就不要試圖讓孩子一定要跟著你,即使你是對的,但在孩子看來,無論你說的是對是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要和家長反著幹。這時候,你需要保持態度或觀點的中立,不要和孩子說這是對的,那是錯的,要求孩子必須怎麼做等等,這樣做,只會增加孩子們的反抗心理。家長們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孩子處於一個設身處地的環境中,讓孩子們自己感覺其中的對錯,家長們可以做一些正向的引導,但不要發表如正確或錯誤的觀點。

    孩子們處於叛逆的時候,都是渴望自由的,如果家長們試圖限制他們,只會適得其反。所以,讓孩子們自己摸索,家長們關鍵時候伸手推一把就好了。

  • 2 # 創業壹課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一種感受,在孩子小的時候特別地聽話乖巧,可是隨孩子慢慢長大,叛逆舉動也越來越多,面對叛逆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著急上火,更不能和孩子“硬碰硬”,因為家長只要很好的幫助孩子渡過叛逆期,讀懂孩子叛逆行為背後的心理需要,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引導孩子的行為,就可以更好地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而且還不止一次。那麼什麼是“叛逆期”?心理學家們的說法是指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快速發展,對獨立、自主、自由有了迫切需求。孩子的大腦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接近發育成熟了。也就是說孩子到十幾歲的時候在行為習慣、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徵上才慢慢穩固下來。但是在此之前,孩子會經歷3個行為習慣、性格特徵的轉折期,這是大腦和身體的快速發育所致。這3個轉折期,一般就發生在2-3歲、7-9歲、12-15歲左右。這3個年齡段左右的孩子,很容易讓家長感覺“不乖”“調皮”,這就成了大人口中的“叛逆”。這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3個轉折期,家長一定要管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孩子的3轉折期。

    第一次叛逆期2到3歲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出現在二至三歲這個時間段,是孩子從嬰兒期過渡到幼兒期的這個階段,自我意識也變得更加強烈了,對於不喜歡的事物,或感到不舒服時會產生抗拒心理,甚至有反抗的肢體動作。在行動上常常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不同意、反對的態度;在語言上則開始說“不”,不管什麼都是“不”。很多家長都以為這是孩子不聽話,動不動就對孩子進行一番嚴肅的說教甚至是打罵孩子。其實這是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感受與父母分離的快樂,並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的個人品質。

    家長對孩子的無理取鬧不要予以積極迴應,因為一旦讓孩子在自己哭鬧和大人滿足要求之間建立聯絡,認為哭鬧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他們便會把哭鬧變成一種手段。孩子在這段時間情緒容易焦躁,常常亂髮脾氣。家長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弄清楚孩子情緒失控的真實想法。然後幫助孩子化解負面的情緒,鼓勵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在允許的空間內鼓勵孩子去探索,自己動手,自己做決定。這階段孩子很愛比賽,也很喜歡跟爸爸媽媽互動。

    第二次叛逆期7到9歲

    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出現在七至九歲這個時間段,是孩子從幼兒過渡到少年的階段。這個時期i往往有著較強烈的叛逆心理,他們厭學、挑食、賴床、凡事都愛和父母對著幹。,他們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是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這是因為他們在學校接受了很多新鮮知識和理念,結交更多的朋友,心智也會逐漸成熟,有了強烈的獨立的思想意識,就急著想掙脫家長的掌控。這個時期裡父母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涉及到孩子自身的事不妨多與孩子商量,也可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給孩子,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時候,幫助和引導孩子朝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7—9歲的孩子正是愛動、愛鬧的時候,精力特別充沛,所以需要有人陪他去發洩過剩精力,這也正是孩子學著處理人際關係、建立屬於自己的小圈子階段。家長這時不要過度地限制孩子愛玩的天性和自由,在可操控的範圍內給予孩子相對的自由。如果父母經常以“不乖”“淘氣”為由去打擊壓抑孩子,孩子就會有極大的壓抑感,肯定會出現親子矛盾。當孩子進入小學後,家長們最操心的應該就是孩子的學習了。很多剛上小學的孩子學習習慣還沒有真正養成,成績不好也很正常。家長不要催促而是要鼓勵孩子一邊學一邊玩,鼓勵孩子多交朋友。第三次叛逆期12到15歲的青春期

    孩子的第三個叛逆期出現在十二至十五歲這個時間段,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階段。從青春期一開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佔據和控制,想法和行為都將產生劇烈的變化,思維認識上也日漸成熟、有主見。因此青少年的情緒起伏都比較大,不聽話、愛發脾氣、自我為中心,成了這個階段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的通病。家長這時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對孩子多一點耐心和包容。要平等、尊重的和孩子進行溝通,給孩子一點自己的空間、只要不犯錯就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干涉。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知己”,需要別人傾聽他、理解他。因此,家長不需要想方設法來改變孩子,只需要靜下來和孩子做朋友,不逼問、不責罵,只做孩子的“聽客”。

    青春期的孩子大都很好面子,自尊心強;重視同伴關係,易受同伴影響,這也意味著青春期的孩子會面臨一些危險,家長必須首先要學會信任孩子有這個能力順利度過這個特別的時期。一定要做好孩子們堅實的後盾。父母很有必要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團隊活動,孩子們有自己的社交有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

    總之,不同時期的孩子有不同的困擾。對於他們的不聽話、叛逆,父母要有清醒的認識。孩子是成長中的個體,每天都在不斷髮生著變化。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需適時調整,切不可強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要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肯定和鼓勵孩子的進步和努力。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領者和榜樣,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父母的信任對孩子走出叛逆極為重要,只有讓孩子坦誠的向父母吐露心聲,父母才能幫助孩子開啟心結。所有的叛逆都代表著孩子在長大,有了主見和獨立意識,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用水果榨汁做面膜,可以用什麼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