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農觀察小武

    這是這位老師針對農村庭院推出的迷你版。別看著簡單,內有大玄機,大家自己找一下吧,看看你們說的對不對? 這位老師是做養殖業的,如果只考慮環保達標1萬塊錢以內就可以。

    現在新的環保法已經實施一段時間了,其中明確將對畜禽養殖徵收環保稅,也將對畜禽糞便的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之前看到對豬舍分為兩層,上面養豬,下面是從上面清洗下來的糞便,再透過翻槽機進行翻曬發酵,讓後再製成肥料,整個過程不會對環境造成大的汙染,能較好的達到環保標準,但這種投入成本幾十萬,適合大型規模化養殖,對於一般農戶來說財力成本難以支撐。

    隨後在參加一次農業科技直通車的對接會上,採訪到一家科研院所他們將流程再進一步精簡化,對豬舍和裝置的要求降低一部分,也能很好的解決環保達標問題,也可以將畜禽糞便做成肥料,成本控制也能降到15萬以內。這個成本對於小規模養殖還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上面的提到的那位老師,將成本能控制在一萬塊錢以內,關鍵還可以達到國家的環保標準,大小規模都可以控制,畜禽糞便也可以很好的解決,製成肥料後,經一段時間的發酵就可以施用到耕地中,此外,這對豬的品種要一定的要求,飼養過程中主要是玉米秸稈和玉米飼養,由於不新增任何化學激素和抗生素,豬肉的品質也有很大的提升,價格也比普通的豬貴上幾塊錢,是目前接觸到的最理想的養豬模式。

    這是其中的一個棚的內景。裡面有重點大家自己找一下吧,看看你們說的對不對? 用這位老師的說法是,這種發酵床養殖技術,以大自然中天然植物的營養素作為飼料,不新增化學激素和抗生素,還原了豬的原始生存環境,讓豬在“大自然”中自由快樂的生活,這樣就提高了豬肉的品質,降低了飼養成本,大大增加了經濟效益。

    說實話,我當時聽完都有一種去養豬的衝動。牽涉商業秘密,我這就不展開了。

  • 2 # 農家營

    發酵床的主要的原料是鋸末、秸稈、穀殼和稻草等,一般來說先將稻草或者秸稈切到10到15公分長,雞舍鴨舍鋪8-15釐米,豬舍鋪30-40釐米,再按原料總量的0.1%--2%,再加上水(根據菌種和劑型的不同,比例有差異,具體比例按照廠家指導)撒上菌種和一定比例的水等有利於微生物的繁殖和分解糞便。有的菌種可以直接開始養殖,有的要發酵一段時間再開始養。

    優點:發酵床帶來的好處很多。因為棚舍乾淨,豬、雞和鴨死亡率大大降低,而年產蛋數也有一定的提高。應用發酵床的豬,不但能提前出欄,瘦肉率比普通豬的70%高出10個百分點。發酵床雖好,但大面積推廣還存在瓶頸。

    缺點:發酵床的造價每立方米要140--180元左右(不同地區墊料價格有差異),單次投入較大使得普通養殖戶不願輕易涉足。同時,發酵床技術要求養殖密度不能太大,要比普通養殖少一倍左右,影響了多數急於賺快錢的農戶的熱情。“資金、觀念、技術等問題讓養殖戶大多在觀望。

    發酵床的使用是有一定的科學性和使用技巧的,使用不當反而會導致很多負面影響。例如,雞鴨鵝的發酵床在夏季使用方式不得當,臨床上常會出現球蟲氾濫,機體散熱障礙,很直觀的體現在料肉比和料蛋比偏高,均勻度差等。商品豬圈舍發酵床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病毒交叉感染嚴重,夏季時常中暑,血液迴圈障礙,料比增高等。發酵床要科學的使用,才能發揮它綠色環保、迴圈降解、提高養殖效益的作用。

    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養殖業環保汙染問題呢?為大家推薦做種養結合生態養殖,這裡以生態土雞養殖為大家說明。

    一、政策引導,趨勢所向

    在限養區內,種養結合生態養殖是政府的引導方向。而且做種養結合可以很好的向旅遊觀光農業過度,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在龍頭企業依靠政府扶持和強大的資金優勢逐步壟斷集約化養殖的情況下,種養結合也是中小養殖戶的必然選擇。

    二、高品質農產品是未來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速成雞”等事件暴露出來的對生物激素和抗生素的濫用,讓人們對肉蛋類產品的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加上消費者的營養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不斷的增強,顧客願意為更美味、更安全、更健康的食材買單,優質、安全、原生態的雞肉和雞蛋產品備受關注,土雞、土雞蛋需求量增大。而目前的市場被假的土雞、土雞蛋充斥,真正安全又放心的高品質土雞比較少,所以生態土雞養殖市場前景廣闊。

    三、種養結合,降低了單一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的風險,一份土地,兩份收益

    土雞的林下生態放養,充分利用了農村閒置的林間空地,在適宜的養殖模式下,雞為果樹、茶園、林地除草、施肥,林地為雞群遮陰、避雨,並提供部分餌料,形成互惠共生的生物迴圈體系,達到了降低養雞生產的飼料支出、提高了禽產品品質和養雞收益,節約了經濟作物的除草、消滅害蟲、施肥支出,並改善產品品質,降低了農藥、雞糞對環境的汙染。同時雞糞中含有蛋白質及其他營養物質,可作為林間果園中蚯蚓、昆蟲等生物的食物,從而為雞群提供豐富的蛋白質飼料。

    種養結合土雞養殖充分挖掘了立體種養生產潛能,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飼料資源和肥源,減少了汙染,種植的產品可以為養殖服務,降低了養殖環節的飼料成本,實現了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透過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直接良性迴圈,改變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拓展了生態迴圈農業發展空間。

    三、生態土雞養殖仍存在的一些問題

    生態散養土雞不是一時興起就能做好的。養殖人員必須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儲備,在養殖的具體環節上要對土雞生理及生長知識相當瞭解,這涉及到從挑選品種、育雛、脫溫管理到成雞出欄、產蛋等諸多環節。而目前從事生態土雞養殖的養殖戶大多全憑自己摸索,沒有系統的學習專業知識,存在一些問題,如場地選擇不科學,樹種選擇和畜禽品種選擇不恰當,飼養管理技術落後、疫苗防疫的意識不強、資訊觀念落後等等,本應如履薄冰卻心存僥倖,盲目自大,為自己的養殖事業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稍不留神就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嘴饞是身體缺營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