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劉談胃腸

    腦寄生蟲病是由寄生蟲蟲體、幼蟲或蟲卵侵人人體腦組織,透過移行、寄居造成腦組織機械性損傷及免疫病理反應,引起過敏炎症、內芽腫形成、腦血管或腦脊液迴圈阻塞的腦病。臨床表現可為急性腦膜腦炎,繼發性癲癇發作或伴有定位體徵的顱內高壓症,亦可有智慧衰退或精神障礙。由腦寄生蟲所引起的癲癇卻是癲病發病的罪魁禍首,約佔癲癇病人的70~80%。

    腦囊蟲病是最常見的腦寄生蟲病,患者系由食用被絛蟲卵汙染的食物(如“痘豬”肉及其熟製品,沒有洗淨的帶絛蟲卵的蔬菜、瓜果等)而導致的腦內寄生蟲病。

    腦囊蟲病自覺症狀是陣發性頭痛,失眠(有時嗜睡),心悸等。由於腦囊蟲病囊蟲在腦內的寄生部位不同在臨床上產生不同症狀,如舌強,言語失真,重聽,幻覺,幻視,偏盲,全盲(一過性),單、偏癱及癲癇(抽風)局灶性發作及全身性發作,由於突然發生,患者常出現意外傷害。

  • 2 # 子樂健康科普

    最近有篇文獻總結了幾種腦寄生蟲的症狀和治療,跟大家分享一下。

    腦寄生蟲病是由寄生蟲蟲體、蟲卵或幼蟲侵入腦內引起過敏炎症 、肉芽腫形成或腦血管阻塞的腦病。原為寄生蟲病病人,病程中出現腦病症狀。

    一、腦型瘧疾

    瘧疾是瘧原蟲寄生在人體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傳染媒介是雌性按蚊。

    一般臨床表現是間歇寒戰、高熱、出汗、貧血和脾腫大。

    惡性瘧疾常引起腦及其他內臟損傷,腦型瘧疾是瘧疾的最嚴重疾病型別,潛伏期是蚊子叮咬後大約2周。

    臨床特徵:瘧疾症狀迅速惡化,出現高熱、寒戰、頭痛和不適,數小時或數天內患者精神錯亂,嚴重感染者可出現昏迷、癲癇和雙側伸性蹠反射,但無局灶性神經系統體徵,常見視網膜出血。

    二、弓形蟲病

    弓形蟲病是由弓形蟲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多為隱性感染,主要侵犯腦、眼、淋巴結、心、肝等,常是自限性的,且很少伴發腦炎和格林-巴利綜合徵,但免疫缺陷宿主,特別是 艾滋病患者,可出現破壞性的且常是致命的腦病。

    (一)先天性弓形蟲病

    母親感染弓形蟲 3 0 % ~4 6 %經胎盤傳染給胎兒,主要是神經系統和眼部症狀。

    神經系統病損:主要在腦部,嚴重時可出現小腦畸形、腦積水、無腦兒或大腦發育不全、智力障礙,亦可有腦膜腦炎,嚴重者可有昏迷、癱瘓和角弓反張。

    眼部病損:常表現為雙側視網膜脈絡膜炎,還可表現為眼肌麻痺等。

    全身症狀:可表現為發熱、皮疹 、肺炎、肝脾腫大、黃疸、消化道症狀。

    (二)後天獲得性弓形蟲病

    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可見於任何部位,但以頸部淋巴結最多,多無粘連和自發性疼痛,出現全身淋巴結腫大及脾腫大者近3 0 %;

    2 0 % 一4 0 %有低熱、頭痛、乏力、倦怠,以及關節痛、肌痛、腹痛、皮疹或肝腫大;

    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後常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腦內弓形蟲病多為亞急性,有頭痛、局灶性神經體徵、 癲癇發作、精神異常,進而可出現昏迷。

    三、非洲錐蟲病 ( 睡病 )

    錐蟲病也稱睡眠病。非洲錐蟲病是由岡比錐蟲和西亞錐蟲引起 。臨床上有長期不規則發熱、頭痛、反應遲鈍、嗜睡、昏睡,以至昏迷等神經精神症狀和淺表淋巴結腫大。

    臨床表現:錐蟲透過采采蠅叮咬傳播給人,數週後在叮咬部位出現結節狀損害,伴發熱、不適和淋巴結病,持續數月或數年後出現腦膜腦炎,有人格改變、頭痛和正常睡眠節律紊亂。

    可以出現舞蹈病、手足徐動症,繼之惡病質、昏迷、死亡。

    四、線蟲

    人感染某些線蟲可引起神經系統損害,診斷常是依據血嗜酸性細胞增多及有一可能的中間宿主暴露史推測,確診依據血清學檢查和活檢。

    (一)弓蛔蟲病

    普通的犬弓蛔蟲偶爾可以感染人類(常是衛生條件差的嬰兒和兒童 ) 而引起皮疹、發熱、咳嗽、嗜酸粒細胞增高、肝脾腫大、肺浸潤和眼炎。偶爾因腦受累出現癲癇發作。

    診斷依據血清學檢查或感染組織的活檢。

    (二)旋毛蟲病

    本病是攝人未經煮熟而含有旋毛線蟲幼蟲包囊的豬肉而患病,主要流行於歐美,中國少見,在雲南和西藏等地有過發病。其診斷要點如下 :

    有進食過未煮熟的豬肉史 ; 發熱、體溫可高達40 ℃,面瞼水腫 ( 眼瞼水腫顯著 ),全身肌肉疼痛,面板出現蕁麻疹或斑丘疹,心臟可出現心肌炎、肺水腫表現。 在感染後 2~3周 ,可出現腦膜炎和腦炎的臨床症狀,嚴重者在發病後 5~6周可能死亡;腦脊液檢查僅有白細胞輕度增高,有時可發現病原體幼蟲,周圍血象嗜酸粒細胞增多。肌肉活檢和血液中可發現幼蟲 。 (三)顎口線蟲病

    在東南亞此病透過寄生於半熟的新鮮水魚、鴨和雞而傳播。

    表現為面板遊走性水腫,當此蟲遊走到神經系統時可以引起腦膜炎、嚴重的神經根痛和脊髓炎。腦炎、腦神經麻痺和蛛網膜下腔出血較少見,腦脊液嗜酸粒細胞增多、淋巴細胞增多、糖正常或低 、蛋白增高。

    顎口線蟲病可用乙胺嗪治療,可治癒。

    (四)血管圓線蟲病

    此病可因吃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蝸牛、新鮮水軟體動物、甲殼綱和魚而患。

    它可引起嗜酸粒細胞性腦膜炎,表現為嚴重頭痛、噁心和嘔吐,腦病和腦神經損害不常見。腦脊液與顎口線蟲病相似,且偶爾可見到幼蟲,其檢出率可為 2.5 %~ 1 0 %。2006年夏季北京等地曾因食用福壽螺而發病流行。 歡迎親們點贊加關注並參與討論哈!

    參考文獻

    [1]趙春豔.淺談腦寄生蟲病的治療.世界最新醫學資訊文摘(電子版),2012,12(12):68-69.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梅花的七言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