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闊天空206387474

    中華文明歷史悠久,中國是農業大國,農耕文明也是源遠流長。漁業作為農業的重要部分,歷史也很悠久。據史料記載,中國是世界上養魚最早的國家,我們還有最早的養魚專著——《養魚經》(又名《陶朱公養魚經》)。

    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和技藝技能。

    如,《養魚經》裡說:"......池中九洲八谷,谷上立水二尺,又谷中立水六尺......",其實用我們的話說,就是魚池用有水深的地方,有淺的地方。至於他是如何設計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池塘裡有深有淺,是符合我們現在的養殖中關於水深和溫度的關係的。

    我們可以想象,《養魚經》裡的鯉魚要在春天時自然繁育和生長,產卵產所和魚卵孵化是需要有合適溫度條件和淺水條件的。而到了夏季和冬季,就需要用深水水域來降溫和保溫。

    我們在養殖中也一樣,春季會降低水位,以增加池水整體溫度,夏冬季節會加深水位,以保持底層水溫穩定。也就是養殖老手常說的"春淺,秋穩,夏冬深"。這是因為,溫度是魚類生活的重要環境條件,太高他會死,太低也會死。比如羅非魚,它適應性很強,但是當溫度高於35攝氏度和低於5攝氏度時,生命活動明顯受制,甚至死亡。這和人會凍死、發燒燒死是一樣的。池塘是不會移動的,池水的溫度多數來源於Sunny照射。在這個時候,對溫度的把控就需要用水深來調節。

    那麼,池塘水深到底多少合適,才能保證給魚類舒適的水溫呢。

    首先,你的池塘的深度、面積要合適。很好理解,如果你的池塘只有0.8米深,那當需要將水升到1米以上時,就會漫塘跑魚了。魚塘一般深2.0-2.5米合適。太淺的魚塘升不了水,太深的魚塘挖掘成本大、不利於捕撈運輸,也不利於養殖者的人身安全。另外,池塘的面積應該在3-6畝左右,面積太小不利於魚活動,水體溫度變化較大;太大容易受風影響。

    然後,根據季節來升高和降低池塘水位,以此達到調節水溫的情況。春季時,氣溫剛回暖,將水位降至0.7--1.2米左右,池塘水體能夠接受Sunny照射也升高,有利於魚類在經過冬季後活動能力增強,食慾恢復。夏季時,在溫度高的地區,要提升水位至1.8-2.2米,水變深後,池水上下層水體溫度交換變慢,底層水溫會維持在一個合適的、穩定的範圍。同樣的道理,冬季時將水位也升至2.0-2.2米,池塘表層的低溫水體交換到底層的速度變慢,也就給了魚類一個穩定的水溫條件。秋季氣溫涼爽,保持水深在1.5米左右。

    最後,你需要保持的水位穩定。也就是說,如果你春季降低水位到1.2米,那麼在換水和時也要維持這個水位,避免忽高忽低的情況出現,這樣既不利於水溫穩定,又容易引起魚類的應激反應。

    當然,各地環境條件不一樣,你需要根據自己地方的區域環境做出調整。技術和經驗是不斷積累和改變的過程,我們的行業也將隨之不斷進步和壯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第42回到70回的主要內容(每回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