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女孩15歲,學習沒有上進心,一直好像是寫作業就困,現在初二了,作業直接抄了,軟硬不吃,油鹽不進,說什麼,就嗯啊,然後一切照舊,怎麼改善啊,求救
13
回覆列表
  • 1 # Capricorn孫

    油鹽不進,我記得有老人說過,七八歲上下的孩子,狗都嫌。有的父母恨不能把孩子扔門口,誰帶走就帶走吧,因為孩子太難管,氣到吐血。

    首先,父母應該瞭解一個人的生理階段。

    孩子各不相同,所以他們在生長過程中,不是根據生理的變化成熟才會有難相處或者逆反的階段,而是他們的內在靈性和他們的脾性的變化,我們俗稱為個性,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質。這個特質會在他們慢慢接觸社會,接觸更多的人,瞭解世界更多的東西后產生變化。這裡面有深層的成長和變化,所以,一切都是出於自然。

    其次,父母要把孩子教育成社會,學校和自己認同的樣子。

    這個很遺憾的,不僅對父母是一種遺憾,對孩子也是。只有符合了父母要求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只有被老師誇讚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只有社會承認的優秀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不聽話,執拗,左性等等,都不是一個好孩子的標準,然而,大人似乎也沒有什麼妙招,能夠有耐心去走進孩子內心的能有幾個,這樣的老師不多不能說老師不好,因為連親爹媽都沒這耐心。

    再則,如果說每個孩子都是完美的,誰信呢?

    我們也是從孩子開始長大的,孩子就是我們的以前,我們就是孩子的將來,某種程度來說,孩子是一面鏡子,它不是在反映你的教育水平,而是提醒大人,作為人,之初,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是純淨的,活在自己完美心性裡的,不被世界困擾,也不受世俗束縛的,他們是自由的內在。而大人已經不是了,他們曾經是,現在不是了。因為他們都變成了“好孩子”,符合大眾的道德標準,或者掩蓋得很好,裝出符合大眾標準的樣子來。他們全然忘記了自己原本的內在本質是什麼。

    最後,孩子是來教育我們的,這個有人信麼?

    都說現在有一批孩子,他們的來歷不同凡響,人作為人,其實是一個發現和創造的過程,這隻要多閱讀一些靈性類的書籍就會知道。愛,是父母常常對孩子提到的字。父母說,我愛你,疼你,所以你要更乖,你更乖,我們才更疼你,愛你。然而,這些道理恰恰是父母的父母教會他們的。愛到底是什麼,愛是創造,是不斷的變化,是不停的發現,是不受束縛,是自由,是自然,是宇宙......是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所以,孩子的階段是那個最接近生命本質的階段,孩子恰恰是來教育父母的,有一批孩子很特別,被稱為藍血統,他們被叫做老靈魂。他們所經歷的人生次數以及內在的覺悟遠遠高過父母。他們來到這裡,特立獨行,用自己的方法和觀察來介入世界,他們和父母,很不同。

    方法一:永遠和孩子並肩,不和孩子敵對,不批判,只陪伴。

    陪伴意味著接納所有,理解對方。理解孩子是很難做到的,我們很難不批評孩子,吹鬍子瞪眼,強行灌輸自己認為對的概念。其實父母需要補充的知識很多,不是熱門育兒文章的內容,也不是講堂裡培養學霸這類說辭的內容,而是終極的知識。終極的知識是關於宏大的知識,是關於人性的,靈性的,和大千世界的。沒有哪個孩子不是完美的降臨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孩子都選擇一對父母,是因為這本身就是個計劃,是父母參與在內的,共同的計劃。這個人生歷程是需要你們共同去體驗完成的,這個組隊裡的老師是孩子,而不是父母。所以,可以放下作為家長的易怒樣子,可以放下我說了算以及我說了對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多聊天,多談心,多問問,你,是怎麼想的,我是怎麼想的,然後,選擇,由你自己來選。

    方法二:一切介入和閱讀更高層階的書。

    學校一般會推薦很多指定的閱讀書籍給孩子,可以讀讀。更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看《今日簡史》《時間簡史》《宇宙簡史》《人類簡史》......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他們喜歡的漫畫類書籍,不是不可以啊,和孩子一起閱讀孩子喜歡的書籍,這本身就是接納的一種表現方式。可以和孩子嘟嘟《秘密》《力量》《魔力》,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未來簡史》《天堂印象》,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魔幻一起讀讀《哈利波特》,對於男孩子可以多多培養邏輯分析能力,一起看看《希區柯克懸念故事集》,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電影,多看經典電影,一個人的一生很有限,電影可以帶孩子領略別人的一生,多領略,多感悟。家長少發表定論式的對錯判斷,還是應該多問:你,怎麼看?你怎麼想?換做是你,怎麼選擇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施耐德變頻器故障程式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