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講科學堂

    太陽實際上一直都在變大,最終會成為一顆紅巨星,吞噬掉包括地球、金星和水星。然後它會成為一顆體積比地球稍小的白矮星。

    圖:太陽的演化

    太陽依靠其核心處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向外部釋放能量的。太陽一生中至少90%的時間都在進行著氫的核聚變,氫的核聚變會產生氦。

    圖:氫的核聚變

    99%的核聚變都發生在太陽半徑的24%以內,而這裡物質密度極大,達到了每立方厘米150克,是水密度的150倍。所以不會發生對流。氦會在太陽核心處堆積。

    由於太陽的質量提供的壓力和溫度在開始時不足以使氦發生核聚變,氦會在太陽的重壓下發生重力坍縮,形成簡併態物質。簡併態物質的密度非常大,其氦核周邊的氫也會跟著一起坍縮。

    隨著氫的密度增加,核聚變反應效率同步提高。這會釋放出更多的能量。同時氦核會積累得更大,氫的核聚變反應會進一步的增強。能量增多會使太陽逐步膨脹。這也是太陽每過10億年光度會增長約10%的原因。

    在50~60億年後,太陽會被強烈的輻射壓脹大成一個紅巨星。它的半徑會達1個天文單位。也就是說,它會吞噬掉地球、金星和水星。

    在太陽的紅巨星期間,核心溫度會升高到1億度,這會點燃氦的核聚變。由於氦處於簡併態,而簡併態物質不會隨著溫度的升高密度變小,所以會發生熱失控的核聚變。它會在幾秒內完成核聚變反應,釋放出太陽平時上千億倍的能量,這就是氦閃。凡在太陽系中的生物都逃不過氦閃釋放出的毀滅效能量的打擊,只能滅絕。

    隨著核聚變反應生成了太多的碳和氧,而太陽的質量不足以點燃它們的核聚變,這時,太陽就成為了一顆白矮星。

  • 2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因為,一方面,太陽曆來持續核聚變燃燒的過程,是釋放塵粒流物質的表現過程,因而,太陽的體積與質量只會變得越來越少,而不會變得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太陽持續核聚變燃燒過程,會使太陽系空間產生不同距離的熱能溫差,近距離的空間區域就越熱,遠距離的空間區域就越冷,是一種由裡到外由熱漸冷的物理現象,水星和金星的運動空間區域與太陽距離較近,所處的太陽熱能溫差狀態是炙熱的情況,水星平衡溫度約為500攝氏度或以上,金星平衡溫度約為300攝氏度或以上。在這樣炙熱的環境狀態下,物質中的水只能會形成氣態現象,而不會形成穩定的液態水體物理現象,沒有穩定液態水體的自然形成,就不可能會有生命的隨機誕生與進化生存之現象發生。

  • 3 # 路前的燈

    根據恆星理論研究,太陽自誕生以來都在慢慢變大。因為太陽內部的氫元素不斷裂變釋放光能和熱量,所以太陽是在不斷消耗自己,當這種消耗持續進行時,它的質量就會減少,這樣它的核心引力就會減小,結果就是太陽外圍的氫受到的束縛就小,這樣太陽的體積就會變大,表面的氫逃逸速度也會加快,若干年後,太陽將會先膨脹,最後消失。金星和水星離太陽較近,同時其表面包裹有大量的有毒氣體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所以金星和水星受到太陽的輻射非常大,其表面的溫度也非常高,環境極度惡劣,不具備生命存在的必備條件,也就不適宜生命存在。

    而我們的地球距離太陽較金星和水星遠,由厚厚的大氣層包裹,有生命必須的氧氣。一方面可以減少來自太陽的輻射,另一方面可以將來自太陽的熱量保留下來,所以地球擁有合適而穩定的適宜生命生存的溫度,也使液態水的存在具備了條件。而氧氣、水和適宜的溫度是我們目前認為的生命存在必須的條件,這些條件水星和金星都不具備。所以無論是幾億年前還是幾億年後,我認為水星和金星都不會有生命存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一生會走多少次桃花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