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還真就扶不起,有人透過劉禪後來的舉動說劉禪其實很聰明,繼而懷疑劉禪是不是扶不起。我想跟大家說,一個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跟他是不是聰明人沒太大關係,其實評論皇帝是不是稱職是看他主政期間是否稱職,有無重大功勞或者過失,與他是不是聰明沒必然的聯絡。
劉禪毫無疑問是一個聰明人,但是他這個人一生經歷很複雜,前期諸葛亮把權力都攬在自己手裡,所以劉禪雖然很聰明但是卻並無太大實權,關於蜀國國政並沒有太大的話語權,因此也就導致劉禪政治才能很一般。
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諸葛是權臣,只不過他死的時候兒子諸葛瞻才七八歲,他就算篡權也只是給兒子帶來禍患,所以不得不將朝政還給劉禪。為此我在三國演義吧被人噴了好久,但是諸葛亮此人其實並不像三國演義說的那麼完美,只不過他最後選擇做一個忠臣,在歷史上被定義為忠臣,所以歷朝歷代都對他讚譽有加,因為中國古代是有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的慣例的。
暫且不說諸葛亮,單說劉禪,諸葛死的時候劉禪二十七八左右,平心而論二十七八接近三十的人有喜歡學習的嗎?尤其是身為皇帝,劉禪在諸葛攬權的時期並未得到鍛鍊,所以他雖然很聰明但是卻並無政治經驗,而諸葛死後劉禪肯定更是過起了皇帝的快樂生活,這樣一來他的執政能力是相當值得懷疑的。
然後從後來劉禪主政時期的作為也可以看出他雖然有些權謀,但是並沒有太大的建樹,尤其是在鄧艾襲擊蜀國期間表現的相當明顯。首先就是劉禪選擇的抵禦鄧艾的主帥,劉禪選擇了諸葛瞻,原因是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而諸葛亮則比較厲害。
對此我覺得難以置信,諸葛亮死的時候諸葛瞻才八九歲,比劉禪都小二十歲,諸葛瞻可能從諸葛亮身上獲得什麼經驗嗎?大家想想自己七八歲在自己父親身上得到過什麼影響自己終身的能力嗎?我覺得對大多數人而言應該不會,那麼選擇諸葛瞻作為主帥的依據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諸葛瞻作為主帥又是不是很稱職的?對此我並未太過仔細瞭解,只是簡單記得諸葛瞻手下一個人建議他死守,但是諸葛瞻沒有采納這個建議,率領二線部隊跟鄧艾率領的精銳決一死戰,最終戰死沙場,鄧艾輕易的得以前往成都。
簡單的以成敗論英雄肯定是不合理的,那麼我們詳細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首先是鍾會和姜維在北方交戰,鄧艾是率領輕銳襲擊,其實這時候諸葛瞻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坐守堅城,傳令四方士兵在鄧艾後面集結,因為鄧艾本身是率領少數部隊奇襲,他們人數其實並不多,但是一定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出城作戰諸葛瞻就算有人數上的優勢也不一定能擊敗鄧艾。
鄧艾所部則由於身處敵國腹地,所以一舉一動都非常謹慎,手下將校心中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一旦蜀漢的軍隊在後方合圍,那麼鄧艾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插翅難逃。其實就是鄧艾擊敗諸葛瞻攻擊成都的時候蜀漢還是有機會,但是比較遺憾的是劉禪放棄了,至於劉禪放棄到底是對是錯我們後面再說。
諸葛瞻手上的兵力並非一線兵力,鄧艾手上的兵力是精銳中的精銳,諸葛瞻坐守劍閣,好吧,我也不知道那裡是不是劍閣,但是肯定是蜀漢大後方。鄧艾呢則是率領部隊奇襲敵國內部,這種情況很明顯適合堅守,因為鄧艾是奇襲,一旦無法輕易取勝那麼他們內部的壓力就會非常大,到時候崩潰的可能就很高,不要跟我說精銳就不會崩潰,面臨九死一生的局面如果稍有不慎鐵人都會承受不了。
很明顯諸葛瞻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帥,那麼選擇諸葛瞻的劉禪我們雖然無法武斷的說他不稱職,但是一個識人不明的稱呼是跑不了的。那麼劉禪接下來的舉動怎麼樣呢?史書告訴我們劉禪投降了,說實話我覺得其實劉禪連比他小二十歲的諸葛瞻都比不上,諸葛瞻起碼還有作戰的勇氣,劉禪卻直接投降了。
有人說蜀漢計程車兵已經死在劍閣了,那我想說土木堡之變之後于謙和代宗面臨的局面比劉禪要糟糕許多,起碼姜維還在前線廝殺,而明朝的主力部隊已經全軍覆沒了,但是代宗和于謙的選擇卻跟劉禪不同,他們選擇堅守,到最後也先都受不了了要跟他們講和,但是他們始終不同意,也先無可奈何只能撤退。
也先為什麼撤退呢?很簡單,他是在大明腹地作戰,一旦久攻不下部隊就會有被合圍的危險,到時候想撤退都不一定能撤退。同樣地,鄧艾面臨的局面跟也先其實也相似,都是挾大勝之威直撲敵軍首都,但是冷兵器時代其實攻城是相當困難的,很多城池陷落不是打不過,而是很多人慌亂之下不敢打了,但是一旦你鎮定下來堅守,地方很難攻克,張士誠最後面臨朱元璋的大軍守了八個月,鄧艾有可能圍困程度八個月嗎。
我覺得如果劉禪堅守的話鄧艾連八個星期都撐不住,等到八個月以後鄧艾墳上草都有一尺高了。畢竟鄧艾屬於奇襲,手下他手下的兵力是很少的,不具備強攻成都的實力,其次就是他遠道而來根本沒有攻城器械,成都這樣的堅城沒攻城器械你跟我說能打下來我覺得你是在逗我玩。
俗話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也就是說兵力是敵人的十倍就可以圍住敵人,等待敵人內部生變或者投降,如果實力是敵人的五倍就可以強攻敵人,鄧艾手上兵力有可能是劉禪的十倍嗎?說實話鄧艾要是有十倍的兵力還奇襲個鬼,證明強攻都夠了,加上他沒有攻城器械,要是現場打造估計還沒造出來鄧艾手下計程車兵就都崩潰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劉禪居然投降了,他就這麼投降了,蜀漢主力部隊還在作戰的情況下劉禪就這麼投降了鄧艾,別跟我說他是為了保全成都百姓,劉禪他爹劉備打天下的時候可沒在乎過成都城的百姓,劉備奮戰一生好不容易建立蜀漢,結果主力部隊還在的情況下劉禪就這麼把他爹的基業丟了。
我覺得劉備也就是死了,不然的話估計要被劉禪氣死,不過劉備雖然死了劉備的孫子沒死,於是劉備的孫子劉禪的兒子劉諶先殺了自己的妻子然後自殺,其實我覺得劉諶這麼做是為了刺激劉禪,希望他能夠清醒一點,但是正如司馬昭所說的,劉禪這個人沒有心肝,所以劉禪安安樂樂的投降了。
我覺得姜維接到劉禪投降的資訊的時候心裡一定有一萬頭草泥馬賓士而過,老子這裡還抵抗著呢,你怎麼就先投降了,真是日了狗了。
劉禪還真就扶不起,有人透過劉禪後來的舉動說劉禪其實很聰明,繼而懷疑劉禪是不是扶不起。我想跟大家說,一個皇帝是明君還是昏君跟他是不是聰明人沒太大關係,其實評論皇帝是不是稱職是看他主政期間是否稱職,有無重大功勞或者過失,與他是不是聰明沒必然的聯絡。
劉禪毫無疑問是一個聰明人,但是他這個人一生經歷很複雜,前期諸葛亮把權力都攬在自己手裡,所以劉禪雖然很聰明但是卻並無太大實權,關於蜀國國政並沒有太大的話語權,因此也就導致劉禪政治才能很一般。
說實話我一直覺得諸葛是權臣,只不過他死的時候兒子諸葛瞻才七八歲,他就算篡權也只是給兒子帶來禍患,所以不得不將朝政還給劉禪。為此我在三國演義吧被人噴了好久,但是諸葛亮此人其實並不像三國演義說的那麼完美,只不過他最後選擇做一個忠臣,在歷史上被定義為忠臣,所以歷朝歷代都對他讚譽有加,因為中國古代是有為尊者諱為賢者諱的慣例的。
暫且不說諸葛亮,單說劉禪,諸葛死的時候劉禪二十七八左右,平心而論二十七八接近三十的人有喜歡學習的嗎?尤其是身為皇帝,劉禪在諸葛攬權的時期並未得到鍛鍊,所以他雖然很聰明但是卻並無政治經驗,而諸葛死後劉禪肯定更是過起了皇帝的快樂生活,這樣一來他的執政能力是相當值得懷疑的。
然後從後來劉禪主政時期的作為也可以看出他雖然有些權謀,但是並沒有太大的建樹,尤其是在鄧艾襲擊蜀國期間表現的相當明顯。首先就是劉禪選擇的抵禦鄧艾的主帥,劉禪選擇了諸葛瞻,原因是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而諸葛亮則比較厲害。
對此我覺得難以置信,諸葛亮死的時候諸葛瞻才八九歲,比劉禪都小二十歲,諸葛瞻可能從諸葛亮身上獲得什麼經驗嗎?大家想想自己七八歲在自己父親身上得到過什麼影響自己終身的能力嗎?我覺得對大多數人而言應該不會,那麼選擇諸葛瞻作為主帥的依據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諸葛瞻作為主帥又是不是很稱職的?對此我並未太過仔細瞭解,只是簡單記得諸葛瞻手下一個人建議他死守,但是諸葛瞻沒有采納這個建議,率領二線部隊跟鄧艾率領的精銳決一死戰,最終戰死沙場,鄧艾輕易的得以前往成都。
簡單的以成敗論英雄肯定是不合理的,那麼我們詳細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首先是鍾會和姜維在北方交戰,鄧艾是率領輕銳襲擊,其實這時候諸葛瞻的正確做法應該是坐守堅城,傳令四方士兵在鄧艾後面集結,因為鄧艾本身是率領少數部隊奇襲,他們人數其實並不多,但是一定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出城作戰諸葛瞻就算有人數上的優勢也不一定能擊敗鄧艾。
鄧艾所部則由於身處敵國腹地,所以一舉一動都非常謹慎,手下將校心中的壓力也是可想而知,一旦蜀漢的軍隊在後方合圍,那麼鄧艾就算有天大的本事插翅難逃。其實就是鄧艾擊敗諸葛瞻攻擊成都的時候蜀漢還是有機會,但是比較遺憾的是劉禪放棄了,至於劉禪放棄到底是對是錯我們後面再說。
諸葛瞻手上的兵力並非一線兵力,鄧艾手上的兵力是精銳中的精銳,諸葛瞻坐守劍閣,好吧,我也不知道那裡是不是劍閣,但是肯定是蜀漢大後方。鄧艾呢則是率領部隊奇襲敵國內部,這種情況很明顯適合堅守,因為鄧艾是奇襲,一旦無法輕易取勝那麼他們內部的壓力就會非常大,到時候崩潰的可能就很高,不要跟我說精銳就不會崩潰,面臨九死一生的局面如果稍有不慎鐵人都會承受不了。
很明顯諸葛瞻並不是一個合格的主帥,那麼選擇諸葛瞻的劉禪我們雖然無法武斷的說他不稱職,但是一個識人不明的稱呼是跑不了的。那麼劉禪接下來的舉動怎麼樣呢?史書告訴我們劉禪投降了,說實話我覺得其實劉禪連比他小二十歲的諸葛瞻都比不上,諸葛瞻起碼還有作戰的勇氣,劉禪卻直接投降了。
有人說蜀漢計程車兵已經死在劍閣了,那我想說土木堡之變之後于謙和代宗面臨的局面比劉禪要糟糕許多,起碼姜維還在前線廝殺,而明朝的主力部隊已經全軍覆沒了,但是代宗和于謙的選擇卻跟劉禪不同,他們選擇堅守,到最後也先都受不了了要跟他們講和,但是他們始終不同意,也先無可奈何只能撤退。
也先為什麼撤退呢?很簡單,他是在大明腹地作戰,一旦久攻不下部隊就會有被合圍的危險,到時候想撤退都不一定能撤退。同樣地,鄧艾面臨的局面跟也先其實也相似,都是挾大勝之威直撲敵軍首都,但是冷兵器時代其實攻城是相當困難的,很多城池陷落不是打不過,而是很多人慌亂之下不敢打了,但是一旦你鎮定下來堅守,地方很難攻克,張士誠最後面臨朱元璋的大軍守了八個月,鄧艾有可能圍困程度八個月嗎。
我覺得如果劉禪堅守的話鄧艾連八個星期都撐不住,等到八個月以後鄧艾墳上草都有一尺高了。畢竟鄧艾屬於奇襲,手下他手下的兵力是很少的,不具備強攻成都的實力,其次就是他遠道而來根本沒有攻城器械,成都這樣的堅城沒攻城器械你跟我說能打下來我覺得你是在逗我玩。
俗話說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也就是說兵力是敵人的十倍就可以圍住敵人,等待敵人內部生變或者投降,如果實力是敵人的五倍就可以強攻敵人,鄧艾手上兵力有可能是劉禪的十倍嗎?說實話鄧艾要是有十倍的兵力還奇襲個鬼,證明強攻都夠了,加上他沒有攻城器械,要是現場打造估計還沒造出來鄧艾手下計程車兵就都崩潰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劉禪居然投降了,他就這麼投降了,蜀漢主力部隊還在作戰的情況下劉禪就這麼投降了鄧艾,別跟我說他是為了保全成都百姓,劉禪他爹劉備打天下的時候可沒在乎過成都城的百姓,劉備奮戰一生好不容易建立蜀漢,結果主力部隊還在的情況下劉禪就這麼把他爹的基業丟了。
我覺得劉備也就是死了,不然的話估計要被劉禪氣死,不過劉備雖然死了劉備的孫子沒死,於是劉備的孫子劉禪的兒子劉諶先殺了自己的妻子然後自殺,其實我覺得劉諶這麼做是為了刺激劉禪,希望他能夠清醒一點,但是正如司馬昭所說的,劉禪這個人沒有心肝,所以劉禪安安樂樂的投降了。
我覺得姜維接到劉禪投降的資訊的時候心裡一定有一萬頭草泥馬賓士而過,老子這裡還抵抗著呢,你怎麼就先投降了,真是日了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