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巖場,始於(998—1003年)宋真宗鹹平年間,因為這裡曾有一座白巖寺而得名。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宮後削髮為僧。當他流落到巴渝一帶時,曾在白巖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世人知情後,就以皇帝真龍天子曾經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白巖場也被改稱為龍隱鎮。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龍隱鎮的主要產業。1918年,瓷器本地商紳集資在鎮中青草坡建立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遠銷蜀外。後來隨著工藝進步,瓷器品種增多,名氣也擴大了起來。龍隱鎮裡,瓷器業最發達時有70多家。
解放以後,磁器口繁華依舊,碼頭上從早到晚,過往商旅川流不息,被譽為”小重慶“。這種繁榮,至今還深深地留在“老重慶”的腦海中。當年流傳一首民謠:“白日裡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來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著船向碼頭停靠。”“萬盞明燈”是指形容碼頭上商賈雲集,入夜後各自點亮油壺、電石燈、汽燈,經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閃爍。
1958年,碼頭移至漢渝路,磁器口過去水陸碼頭的集散地和中轉站的作用,逐漸消失。為了儲存這片蘊藏豐厚歷史和文化的遺蹟,政府採取培修和恢復明清建築風格進行開發,將磁器口古鎮建設成為了民俗文化街區景點。1997年,重慶新發行的一套《最後的回憶》地方磁卡,與解放碑、通遠門、臨江門並列的就是磁器口大碼頭。
磁器口最早的名字叫白巖場,始於(998—1003年)宋真宗鹹平年間,因為這裡曾有一座白巖寺而得名。
明建文四年,建文帝朱允炆被其四叔朱棣篡位,逃出皇宮後削髮為僧。當他流落到巴渝一帶時,曾在白巖山上的寶輪寺隱匿長達四五年。世人知情後,就以皇帝真龍天子曾經隱居在此的事實而將寶輪寺改名為龍隱寺,白巖場也被改稱為龍隱鎮。
清朝初年,瓷器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龍隱鎮的主要產業。1918年,瓷器本地商紳集資在鎮中青草坡建立了新工藝制瓷的“蜀瓷廠”,遠銷蜀外。後來隨著工藝進步,瓷器品種增多,名氣也擴大了起來。龍隱鎮裡,瓷器業最發達時有70多家。
解放以後,磁器口繁華依舊,碼頭上從早到晚,過往商旅川流不息,被譽為”小重慶“。這種繁榮,至今還深深地留在“老重慶”的腦海中。當年流傳一首民謠:“白日裡千人拱手,入夜後萬盞明燈。”“千人拱手是形容每天都來上千只船上的船公划著船向碼頭停靠。”“萬盞明燈”是指形容碼頭上商賈雲集,入夜後各自點亮油壺、電石燈、汽燈,經江水一漾,亮光炅炅,如星辰閃爍。
1958年,碼頭移至漢渝路,磁器口過去水陸碼頭的集散地和中轉站的作用,逐漸消失。為了儲存這片蘊藏豐厚歷史和文化的遺蹟,政府採取培修和恢復明清建築風格進行開發,將磁器口古鎮建設成為了民俗文化街區景點。1997年,重慶新發行的一套《最後的回憶》地方磁卡,與解放碑、通遠門、臨江門並列的就是磁器口大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