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塵微草
-
2 # 送你一朵語文花
要想閱讀與眾不同的回答,敬請關注“下水詩文”。
我們常說,水火無情!現在,防溺水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下面我從四個方面談這個問題。
一、學校、家庭都要對孩子進行防溺水安全知識教育學校要利用會議、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進行防溺水知識安全教育。
節假日,家長可以利用網路,對孩子進行防溺水安全知識教育。
有關部門要在非游泳區、深水區設立警示牌。
二、要教育孩子掌握預防溺水的措施1.配備救生圈。不管會不會游泳,都要配備救生圈。
2.要在成年人帶領下游泳,學會游泳。
3.不要獨自在河邊、湖邊、池塘邊、水庫邊等等玩耍。
4.要在安全區域游泳。不要去非游泳區游泳,不要去深水區游泳。
5.游泳前要做好適當的準備活動,以防抽筋。
6.發現有人溺水,千萬不要下水施救,應該馬上就近呼喊大人。
三、要教給掌握溺水時的自救方法1.不要慌張,越是慌張,越無法自救,要立即大聲呼救。
2.要放鬆全身,讓身體漂浮在水面上,讓頭部露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手掌要往下壓。
4.如果在水裡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要馬上自救。如果周圍無人,可以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把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四、教育孩子:發現有人溺水,怎麼施救?1.可把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到岸邊。
2.特別強調:未成年人發現有人溺水,千萬不要冒然下水營救,應該立即大聲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施救。
3.如果沒有施救器材,可入水直接施救。接近溺水者時,要轉動其髖部,使其背向著自己,然後託運。託運時通常採用側泳或仰泳託運法。
當我們面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被水魔吞噬而悲痛不已時,尤其是含辛茹苦的父母遭遇這一難以令其相信的殘酷無情的現實傷心欲絕時,我們往往首先要追責水庫、河流、池塘等管理者的疏忽大意,或學校的安全教育不到位、老師、家長的管理不善,卻很少有人反思我們對孩子在珍惜生命教育上的不足、甚而缺失。而這恰恰是規避危險、避免悲劇發生重演,從而挽救孩子生命的根本所在。
我非常贊同現在國家對人民生命財產的重視力度和保護措施,且三令五申,甚而對領導採取‘‘一票’否決‘’制度;也十分贊同學校老師經常對學生強調安全的重要性,並制定了不少禁令,其中就有暑假玩水的事項。這些舉措施毋庸置疑,對孩子的人生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貪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幾條不具備強制力的禁令很難約束那些調皮搗蛋、頑皮成性的‘‘壞孩子’’。
我也無意反對有識之士提出的建議——國家教育部門把游泳規定為學生的必修課程,從增加孩子本領的角度預防、避免溺水的風險。只是覺得這想項舉措還很遙遠,畢竟現如今中國絕大多數學校還不具備修建游泳館這樣的基礎設施的條件。所以這樣的說法有些‘‘坐而論道’’,不太現實。
綜上所述,我始終認為對孩子進行珍惜生命的教育,才是目前預防、避免溺水事件的最為有效的措施。
那麼怎樣對孩子們進行珍惜生命的教育呢?從父母的層面看,父母自身應有珍惜生命、規避危險的意識、行為。比如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騎車、開車,有無紅綠燈,都應按交通規則進行,該讓行的讓行,對方搶行時也讓行;自己不搶行,不霸道。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遠離危險;而且要珍惜他人的生命。再比如,身為父親,自己絕不去沒有安全設施的池塘、水池游泳,更不帶孩子去。只有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讓孩子耳濡目染,懂得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但是,僅靠父母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行為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對生命的認識還遠遠不夠。父母承擔著撫育孩子的重任,所以應有對孩子進行珍惜生命安全教育的自覺意識。自然存在風險,社會人心險惡,為人父母應認識到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其弱小的生命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的威脅,所以有必要形成對孩子進行珍惜生命的安全教育的理念,這樣就能自覺地、甚而不自覺地、時時地對孩子進行引導教育,從而讓孩子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敬畏生命。反過來說,倘若父母認識不到對孩子進行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根本沒有這樣的教育理念,自然不會有意識地去教育孩子了。
對孩子進行珍惜生命的安全教育應從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且時時提醒、引導、教育孩子。比如在家裡,當孩子把筷子插入電源插座的時候,可能有的父母只是阻止,或伴隨嚴厲地訓斥,但這樣做遠遠不夠。不妨以此為契機,從網路上找一些相關的電的知識的動畫,一些電擊傷、擊死人的一些事件,讓孩子進一步認識電的危害性,感受電對生命存在的威脅,告訴孩子,人的生命是相當脆弱的,且只有一次,不謹慎保護,不好好珍惜的話,就會永遠地失去,給父母帶來極大的痛苦和遺憾。這樣的教育才真正有效。
平時要引導孩子多看一些生命安全方面的科教片。現在網際網路相當方便,父母可以在家裡陪孩子觀看,讓孩子瞭解日常生活中各種威脅生命的險情,學習如何預防、自救、逃生。父母也可能帶孩子到一些培訓機構讓孩子親自去體驗,增加孩子的實踐知識。
父母平時還將生活發生的具體事例收集起來,讓孩子看,給孩子講,進而引導、教育。
結束語:應該說,現在社會、有關部門、學校、家庭對孩子生命安全的教育非常重視, 媒體宣傳、專家講座、實地演練、各種會議,教育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效果卻不十分明顯呢?原因就是孩子們本身沒有認識到生命的重要性和脆弱性,內心沒有形成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自覺意識,並表現在行為習慣上。內心裡能夠認識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愛護生命、敬畏生命——這就是德華人在路口綠燈出現故障的情況下能繞道而行的根源所在,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