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素心流年
-
2 # 老街味道
問題:“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如何欣賞李白的詩《關山月》?
前言這首詩在唐詩三百首中被歸類於《樂府》,是一首用樂府古題《關山月》創作的五言排律。
一、李白的關山月是一首排律不過,李白的這首關山月,是以排律的形式寫成,相比較李白其他的不標準的格律詩來說,這首關山月還是比較貼近格律詩的。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 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 ,嘆息未應閒。格律詩有四個要求,平仄、對仗、黏連、押韻。李白這首詩只有對仗不太嚴謹(第2聯、第4聯不對仗),其他完全符合排律的要求。
在嚴羽滄浪詩話中提到過通篇不對仗的格律詩:
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如孟浩然詩:“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軸轤爭利涉,來往接風潮。問我今何適?天台訪石橋。坐看霞色晚,疑是石城標。”又“水國無邊際”之篇,又太白“牛渚西江夜”之篇,皆文從字順,音韻鏗鏘,八句皆無對偶)相比李白“牛渚西江夜”那首通篇不對仗,這首《關山月》已經算是很工整了。至少有兩聯對仗:
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二、關山月的內容與關山月相關的詩,其內容多寫邊塞士兵久戍不歸傷離怨別的情景。
這首詩更是如此,全詩表達的意思就在結尾這四句:
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 ,嘆息未應閒前兩句寫的是守衛邊關思念家鄉的戰士,後兩句寫的是高樓顒望思念征夫的親人。
三、閨怨詩+邊塞詩李白這首詩是一首標準的邊塞詩,加入了閨怨詩的內容和感情。
1、純粹的閨怨詩,例如王昌齡的《閨怨》,通篇只寫怨婦:
閨中少婦不知愁, 春日凝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 悔教夫婿覓封侯。2、純粹的邊塞詩,通篇只寫徵人
涼州詞二首·其一唐代: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結束語唐詩三百首中的樂府詩,除了李白是按照排律的方式創作關山月以外,沈佺期的樂府詩《獨不見》則是一首完全標準的七言律詩。這是初唐詩人受到格律詩影響的一種表現:
-
3 # 胡先生北京2018
李白的詩善於大開大合,放得開,收得攏,這首詩前八句從空間和時間上把征戰的壯闊過程和結局寫清楚了,後四句再寫參與征戰的戍客與家中思婦的相思之情,尤如大環境下的特寫,充滿無奈,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色彩。個人的命運在大環境下顯得如此渺小,死了就死了,死的是生命,不捨的是感情,因此對戰爭的思考應該多些理性的因素吧!李白用藝術形式表達了他對戰爭的意見,不見得是反戰,而是用家家都可能經歷的事兒促使讀者進行理性思考。這詩其實還有一層意思讓讀者體會,那就是對勝利的渴望,雖然不著一字,但我感覺意思在裡面,因為只有戰爭勝利,親人才能團聚啊,李白的詩很少給人悲慼感,也許原因也在這裡。謝邀
-
4 # 手機使用者5534444811
太白金星誕雲間,天山月出曌李聃!隆基不厭突厥語,漢顏和道尚神仙。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如池欣賞冃?一一一太真白玉環。
回覆列表
這是李白創作的邊塞詩,可與王昌齡,高適相較。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 ,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 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 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 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 ,嘆息未應閒。
關山月:樂府曲調名,橫吹曲辭,戍邊將士常馬上奏唱。
天山:祈連山,距長安八千里。
玉門關:通西域要塞,敦煌以西,距長安三千六百里。
白登道:典故,《漢書 匈奴傳》“昌頓(匈奴首領)圍高帝於白登七日。”
未應閒:應該不會停止的。
前四句為景,關,山,月,雲,風,
明 胡應麟評:“渾雄之中,多少閒雅!”
皎潔的月亮從祈連山上緩緩升起,逐漸瀰漫在茫茫的雲海間,長風掀起塵土沙石,狂卷幾萬裡,玉門關外,是層層的風沙遮蔽...
王之渙《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是被人遺忘,不得春風的愁苦憤激之語。
景:李白說“長風幾萬裡 ,吹度玉門關”,卻是誇張的寫實,邊關奇景,壯麗中透著荒涼苦寒,離京城太遠,被遺忘,是邊關要塞,又非同尋常,壯觀與悽苦融合得讓人不寒而慄!
中間四句為戰爭,漢與胡的對峙,
“漢下”“胡窺”,是自古以來的爭奪征戰之地,白登道漢軍旌旗林立,青海灣是胡人窺伺之地,已能想象戰爭一觸即發的危機與殘酷爭奪的悲慘,
王昌齡《出塞》“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是保家衛國的豪壯與自信。
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是視死如歸的樂觀與豁達。
戰爭:李白卻似乎更有高度,站在反戰的角度上,只強調戰爭的殘酷!
這是李白的深刻!
最後四句,征夫與思婦,
守衛邊關的征夫面對血雨腥風的現實,哪個不愁眉苦臉,思歸故里呢?
誰又能惦記著他們呢?唯高樓上留守的思婦,應該也是正在窗前徹夜難眠,嘆息不已,
正如李白《春思》:“當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然這首詩妙在,
沒有強調苦,而是落筆重在展現了一個無限廣闊浩茫的境界,俯仰古今,戰禍之烈,想象虛景,征夫思婦之形象,生動質樸,情真意切。
而永遠不變的是,
李白一貫的雄渾豪壯之詩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