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76220875008

    納西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最具特色的要數棒棒會。

    納西族人民的節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的活動內容卻與漢族不同,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同西南許多民族一樣,納西族也有火把節。而民族的傳統節日,主要是騾馬會、農具會、龍王會和朝山會,最具特色的要數棒棒會。

    1、棒棒會, 農曆正月十五,是納西族傳統節日,民間稱之為“棒棒會”。“棒棒會”標誌著春節節慶的結束,春耕生產的開始。

    2、三朵節,“三朵”是納西全民族信仰的民族保護神,又稱為“阿普三朵”,意為“祖先(或爺爺)三朵”。相傳他屬羊,是個戰神。每年農曆二月八日和八月羊日,四鄉民眾到三朵閣來燒香拜神;納西人凡出遠門都要到三朵閣祭拜,求三朵神保佑。

    3、火把節,農曆6月24至26日,是納西族傳統的火把節。最初起源於藉助火抵制各種天災。納西語稱此節為“川美生恩”。

    擴充套件資料:

    納西族傳統節日的形成:

    納西族歲時節日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本土與外來民族文化二者的共同作用、影響下共融共生。就本民族而言,最突出的是東巴教的影響。宗教與民俗的融合在歲時節日上表現得更為充分。

    其次是外來民族,尤其是藏族、漢族、白族對納西族歲時節日的形成與發展也不容忽視。也就是說,這兩個因素構成了納西族歲時節日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動力所在。

    1、本土宗教的影響

    宗教與民俗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宗教一味高高在上,遠離了人間煙火,則只會與民眾產生隔閡而萎縮;民俗沒有宗教內涵的豐富則顯得空虛。宗教利用民俗擴大自己的影響,民俗則把世俗的希望寄託給宗教。有的學者甚至認為民俗是退化了的宗教。這些都是有道理的。從納西族原生的歲時民俗看,與本民族的東巴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2、外來文化

    據史籍記載,漢族傳統節日除夕、元旦、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七夕、重陽、春秋社日、冬祭臘日等傳統節日,大多在漢代形成定製,此後一直沿續兩千餘年以至今日。納西族地區的除夕、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七夕、重陽、中原節令(燒包)七月半等節日顯系漢族傳統節日的輸入傳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語中usually與often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