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朝興替
-
2 # 魚兒讀書會擺尾
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與政治制度、倫理道德、法律、宗教、哲學思想等結合在了一起。從“禮俗”發展到了“禮制”。
周朝建立以後,為了加強統治,統治者實行了“封諸侯,建同姓”的分封制。周武王死後,年幼的成王繼位,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輔政。周公在“分邦建國”的基礎上“制禮作樂”,並加以總結、繼承、完善,從而系統統地建立了一整比較完善的“禮樂”制度。
所謂的“禮”就是維護統治者等級制度的政治準則、道德規範和各項規章制度的總稱,後來發展為區分貴賤尊卑的等級教條。禮強調的是“別”,即所謂尊;樂的作用是“和”,即所謂親。有別有和是鞏固周人內部團結的兩個方面:西周的禮樂制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禮樂文化和禮樂文明,對後來歷代中國文化都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周代的禮制與樂制合為一體即為禮樂制度。禮是內容,樂是形式,禮樂相配,互相襯托和協調,從而構成禮樂文化表達的形態。
禮樂制度也是以樂從屬禮的思想制度。以“禮”來區別宗法遠近等級秩序,同時又以“樂”來和同共融“禮”的等級秩序,兩者相輔相成。在統治階級內部所設定的等級具體表現為“天子八佾,諸公六,諸侯四”。古代舞隊的行列,八人為一行,叫一佾。按周禮,天子的舞隊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諸公六佾,諸侯四佾,士二佾:在禮器方面,規定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這樣,階層不同從而使用的規格也不同,其目的是為了給人們灌輸君權至上,無人能與之相抗衡的等級秩序思想。
禮樂制是等級制的一種制度表現形式,折射出等級制的內涵和實質。
禮樂制度誕生於西周一直延續到清末共幾千年。這種制度在東周時期開始遭到破壞,並逐漸瓦解,至清末走向滅亡。
東周時期,周王室衰微,諸侯國之間為了爭奪人口、地盤混戰不已,這種局面持續了四五百年。而作為維護奴隸主統治秩序的禮樂制度也遭到嚴重破壞,歷史上稱這一現象為“禮崩樂壞”。
到了封建社會,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在原來禮樂制度的基礎上,透過改造、創新,又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制度,並加以大力提倡。
西漢統治者就非常重視禮樂的教化作用,併為此專門設立了專門管理音樂的機構“樂府”。唐代的“大樂署”是專門掌管音樂的機構。
從宋朝開始,宮廷音樂一再衰敗,民間音樂卻如雨後春筍般繁榮發展。明清時期,中國的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掌控在統治者個人手中的禮樂制度也隨之衰落和滅亡。
-
3 # 無功用行
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就想起了一個成語:本末倒置。
奇怪嘛?為什麼會想起這個成語。
其實很簡單。“西周為什麼要以禮樂治天下呢?”
這話問得:好像先有了禮樂,才有西周似的。
實際上,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禮樂是個文化名稱,西周是個歷史名詞。
不是禮樂之後有西周,而是武王建周朝後,對夏商及其以前的文化,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理融合,最終形成了周朝自身的文化,而這個文化,當時是沒有名詞來稱呼的。禮樂文化是後來才有的名詞,用來稱呼西周初期的整套文化體系。
至於為什麼要稱呼為禮樂文化。這得從文化體系的內涵來解說。
西周這套文化體系最注重的是秩序。每個人都需要認清自己在國家社會當中的位置。奴隸要做自己奴隸的事情,平民要做自己平民應該做的事情,士大夫要做士大夫自己的事情。君王也要做自己君王的事情。每個位置都有這個位置所制定的規矩。每個位置的人都不能超越這個規矩。超越了規矩,就是失德。
所以君王的位置,要做的事情,就是為整個江山社稷,或整個諸侯國的全體人員著想,為全體人員的利益而做事。這是公心。
士大夫是輔佐君王管理整個江山社稷的,若是君王做事出現了偏差,就需要提醒。這是職責所在,也是規矩所在。
平民,奴隸,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努力勞作,創造財富。至於其他的,不用多想,想了也白想。
這個秩序當中,所有人明白了自身位置之後,再與他人交往的時候,就需要在內心態度與實際動作當中表現出來。這就是禮。
君王心懷天下,是禮。士大夫輔佐君王,對君王忠心,是禮。平民、奴隸對士大夫、君王忠心,是禮。
兒子對父母孝敬,是禮。對兄弟朋友謙虛友愛,是禮。上級對下級寬容,是禮。
所有人明白自身所處位置,沒有逾越規矩,專注於自己的事情,專注於自身的內心態度之後,久而久之,自然會樂在其中。
所以西周初期這套輝煌的文化體系,後來人就稱呼為禮樂文化。
當然,歷史是在演進的,文化輝煌也好,沒落也好,總是隻針對某一特定環境才有最佳效果。若是強行生搬硬套去別的環境,總會水土不服的。
西周的文化是融合前代文化的精華而成。
現代的文化,也需參考古今中外無數不同文化精華,才能最終形成。才能回覆輝煌。
現代這段時期,正是在開始融合的前期。文化混亂無法統一也是能夠理解的。
-
4 # 使用者2901951165333
儒家的思維大概是這樣的,用孝悌來織一張網:孝是縱向的,推而廣之就是忠;悌是橫向的,是兄弟之間,推而廣之,就是人與人之間(同為天子的子民)。但是需要有東西來維繫這張網,那就是禮。儒家是以禮釋仁,禮是儒家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禮不同於法,儒家認為(孟子這一派)人性本善,所以需要教化,去除惡的那一部分,而西方(法家也是)認為人性本惡,所以必須用法律制度約束、限制惡的本性。至於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八條目則是儒家內聖外王的一種體現,以修身為中心,前面都是內聖的部分,後面是外王的部分,儒家主張以道德上的君子來之力天下,也是希望可以教化天下以維繫孝悌之網。
-
5 # 智慧的禮物
看了幾個回答,我來說點不一樣的。
首先:禮是一種演算法,一種讓社會穩定的演算法。跟你做飯淘米洗米加入水蒸就會得到一鍋米飯一個道理。
農民種地,醫生救人,大王執政,這就是禮、就是體統、是表率。如果農民去追求自由民主,醫生去學方士煉製丹藥,大王種地叫什麼呢?不成體統、不守本分、禮樂崩壞。接著就是天下大亂,妖魔作祟了。事實就是如此。沒人種地就沒糧食,天下不亂才怪。
說白了,這最初不是為了統治。是古人觀察宇宙執行,世界規律後發現這個模型的社會最有效率。禮…是一種技術,讓社會穩定的技術。然後不斷細化。細化到一個動作,人與人之間的稱呼。這就叫遵循天地秩序。
其次,禮樂幫助國家迅速強大。因為不僅解決了社會秩序,還解決了一個重要問題:道德。直到戰國背叛還不是違反道德。但是漢之後就不行了。在周的時候有些東西還不普及,但是當時的統治者灑下了種子。
最後,所有社會模型的設計初衷都是為了讓國家強大,人民幸福。但是之所以無法完成這個願望是因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太快。在周的時候還有家族平均分配資源,禮樂這套模式就能保護家族,男打獵,女顧家,老有所養,血脈能傳承。每個人按照禮這個演算法似乎就能延續下去。
但是萬萬沒想到出現了剩餘價值……後來的事情就不細表了。等有人提出新問題再說。
-
6 # 歷史咖啡
西周的禮樂並非後人想象的那麼爛漫。它相當於現代的憲法,是絕對不可觸犯的,否則在王室強大時一定會遭到懲罰。
西周是封建邦國組成的,王室靠一軟一硬兩手維持,即《左傳》所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簡單說就是禮樂和征伐,周禮的根本原則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此即西周王權的準確的自我表達。
王室的權威源自其強大的軍隊:「週六師」和「殷八師」。其中週六師是周人的本部兵馬,坐鎮周原。但目前還不清楚是不是【常備軍】,或者有多少數量是常備軍。殷八師則肯定是【召集軍】。總之,王室掌握了「征伐」之權,才有禮樂的權威性。
禮樂是作為憲法存在的。它首先是王室和貴族的繼承法、親屬法,這個是成文法。其次是每個政治實體(邦)、以及不同實體之間的規範,最後是華夷關係的界定。真正能反應這個層次內涵的文獻,主要是孔子的《春秋》。該著作延續了周王室的【判例法】傳統,透過「名實」辯正(即後世常講的大義褒貶),對華夏諸侯和夷狄部族的政治行為做出判決。注意,這裡只針對政治行為,即「責於賢者」原則,一般庶民不負這個責任,這也就是「禮不下庶人」的本義。
這種判決是憲法性的,沿襲自王室的傳統。當王室強大時,這種褒貶絕對不是口頭上的事情。王室的週六師和殷八師可不是吃素的。後世所見的這套規則體系是東周孔子所述,當時已經禮崩樂壞,所以看不到王室的征伐記錄。但不是說這套東西就是擺設。
後人很少能真正瞭解,西周禮樂本來是法律,它的微言大義實際上是【判例法】,需要結合《左傳》的事實敘述、《公羊》《穀梁》的精神原則,才能準確瞭解。
穀梁的原則主要是王室與大小諸侯的綱紀,這套東西在戰國時主要被法家繼承,成為郡縣制的起源。公羊傾向於華夷關係的界定和規範,後世被儒家繼承。
回覆列表
禮樂制度是西周鞏固統治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還有分封制,宗法制,這是西周統治的三大法寶。
為什麼要實施禮樂制度,都是為了加強人們的等級觀念,最後達到鞏固其統治的政治目的。
西周其實就是各個王國的聯合體,以周王室為共主。
周王其實掌控的範圍只有王城以及周圍少數諸侯,其他諸侯都是各自發展。他們的義務就是納貢,出兵。
這種情況下,只有加強等級制度,以達到鞏固統治的目的。
分封制從國家層面上加強等級觀念。
宗法制從血緣關係上加強等級觀念。
禮樂制從生活方式上加強等級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