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重視倫理道德,因為人的四周盡是人,其相互關係甚為複雜,歸納之為五大類。其上下的關係,在內為父母子女,在外為君臣(即今之所稱長官與部屬);其前後左右的關係,在內為夫婦及兄弟姊妹,在外為朋友;其餘的可照輩份、地位、年齡的不同,比照歸人五類之中,儒家稱之為五倫。這五倫關係,古今相同,人與人間相處之道,叫做倫理道德。倫理道德的稱謂,孟子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禮記謂“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在《大學》中申述止於至善時,謂“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華人交,止於信。”其他用之於倫理的德目大同小異,其基本精神皆歸於仁愛。自從漢武帝尊儒以後,以儒家仁的教育為中心,曆代教育皆以明倫為主,未嘗稍變。到了現代,孫中山先生主張恢複中國固有的道德,提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為救國的道德,所以民族主義以倫理為基礎,而以仁愛為民族倫理所發揮的極致。後來又增加禮義廉恥四維以配合八德。在四十年前,我擔任教育部部長時,規定以禮義廉恥四字作為各級學校的共通校訓,作為各級學生的訓育目標,當時風行全國,對於加強抗戰精神,確曾發生相當的效用,所以直到現在,各級學校的校訓,還沒有變更。目前的倫理教育是必須堅持這一民族精神、民族大義的武器,才能複光中華民族。 德儒萊布尼茲(Leibnitz)說:“華人在實踐哲學方面超越吾人,對於人類生活行為與利益,曾設想一套倫理政治的法則。”實則所謂倫理是人類生活的正當方式,不是聖賢要這樣設想,是天地間自然之理應當這樣做,如同順道走路一樣,所以叫做道。孔子教人學道的次第,是博文約禮,博文是方法,約禮是實行,其要旨在於求仁。求仁就是做人所應做的事,假使人類不能從自身的努力去發展人的特性,則仍將退化複歸返於禽獸了。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求生存原為人類進化的原動力,一旦飽食暖衣,生活無憂,自會由飽暖而思淫慾,將人與人間的正常關係搞亂七八糟,倫常乘謬,爭奪殘殺的獸性複起,勢必近於禽獸。我在《人理學研究》一書中,認為倫理道德是人理學中極重要部份,故曾不習題其煩的再三說明:倫理為維繫人類生存的要件,倫理存,則人人具有集體生活的條件,有團結互助的基礎,因之,社會有秩序,家庭享和樂,國家致安甯。否則倫常既失,人各為私,國家社會遂成為一盤散沙了。所以政治的第一要務在“正人倫”,教育的第一要務在“明人倫”,實以道德的實踐,在於人倫的端正,人倫既正,道德始立,道德既立,國家社會始有平治安甯之日,儒家倫理道德的時代意義即在於此。
儒家思想重視倫理道德,因為人的四周盡是人,其相互關係甚為複雜,歸納之為五大類。其上下的關係,在內為父母子女,在外為君臣(即今之所稱長官與部屬);其前後左右的關係,在內為夫婦及兄弟姊妹,在外為朋友;其餘的可照輩份、地位、年齡的不同,比照歸人五類之中,儒家稱之為五倫。這五倫關係,古今相同,人與人間相處之道,叫做倫理道德。倫理道德的稱謂,孟子謂“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禮記謂“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在《大學》中申述止於至善時,謂“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華人交,止於信。”其他用之於倫理的德目大同小異,其基本精神皆歸於仁愛。自從漢武帝尊儒以後,以儒家仁的教育為中心,曆代教育皆以明倫為主,未嘗稍變。到了現代,孫中山先生主張恢複中國固有的道德,提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八德為救國的道德,所以民族主義以倫理為基礎,而以仁愛為民族倫理所發揮的極致。後來又增加禮義廉恥四維以配合八德。在四十年前,我擔任教育部部長時,規定以禮義廉恥四字作為各級學校的共通校訓,作為各級學生的訓育目標,當時風行全國,對於加強抗戰精神,確曾發生相當的效用,所以直到現在,各級學校的校訓,還沒有變更。目前的倫理教育是必須堅持這一民族精神、民族大義的武器,才能複光中華民族。 德儒萊布尼茲(Leibnitz)說:“華人在實踐哲學方面超越吾人,對於人類生活行為與利益,曾設想一套倫理政治的法則。”實則所謂倫理是人類生活的正當方式,不是聖賢要這樣設想,是天地間自然之理應當這樣做,如同順道走路一樣,所以叫做道。孔子教人學道的次第,是博文約禮,博文是方法,約禮是實行,其要旨在於求仁。求仁就是做人所應做的事,假使人類不能從自身的努力去發展人的特性,則仍將退化複歸返於禽獸了。孟子說:“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求生存原為人類進化的原動力,一旦飽食暖衣,生活無憂,自會由飽暖而思淫慾,將人與人間的正常關係搞亂七八糟,倫常乘謬,爭奪殘殺的獸性複起,勢必近於禽獸。我在《人理學研究》一書中,認為倫理道德是人理學中極重要部份,故曾不習題其煩的再三說明:倫理為維繫人類生存的要件,倫理存,則人人具有集體生活的條件,有團結互助的基礎,因之,社會有秩序,家庭享和樂,國家致安甯。否則倫常既失,人各為私,國家社會遂成為一盤散沙了。所以政治的第一要務在“正人倫”,教育的第一要務在“明人倫”,實以道德的實踐,在於人倫的端正,人倫既正,道德始立,道德既立,國家社會始有平治安甯之日,儒家倫理道德的時代意義即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