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咖電影

    難受,膈應,噁心,甚至破壞了我看超人總動員的興致,甚至要找迪士尼退票。

    披著溫情的外衣,核心充斥著種族歧視和扭曲的價值觀。

    華裔女導演匯出來的片子每一細節都充斥著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在美國對華人眯一下眼睛就算歧視了。卻堂而皇之把每個中國形象化成小眼睛,甚至小到看不見,和其他的外華人形成鮮明對比。家裡的讓人想起了二十年縣城。父親的角色感覺外表原型就是《熔爐》裡面的變態校長,對於家庭簡直零關心維護。母親對於兒子溺愛外加超強的佔有慾。一口吃掉兒子讓人後脊發涼,不知道電影院的小朋友看了什麼感覺。這種家庭生活,每一分鐘都充斥著戾氣,跟正片超人總動員裡形成鮮明對比。

    不知道這個短片是不是中國特供的。如果是,那這樣的短片實在是勾不起華人一絲的通感。如果是全球都有那就更加惡毒,這樣的家庭不僅不會讓外華人有一絲的感同身受,只會讓外華人加深對華人的負面印象。

  • 2 # 拾部TV

    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已經在近日結束,各個獎項花落誰家大家只要去了解一下都會非常清楚。如今的奧斯卡獎在動畫的部分分為最佳動畫長片獎以及最佳動畫短片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由2018年整體制作質量相當有誠意,全球觀眾口碑評價非常好的動畫電影《蜘蛛俠:平行宇宙》獲得,這個獎項是《蜘蛛俠:平行宇宙》憑藉實力獲得的,是實至名歸的。而本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的獲獎者則是加拿大華人動畫導演石之予執導的動畫短片《包寶寶》,這是一部以奇幻的方式講述中國傳統家庭母子關係的作品。

    《包寶寶》故事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在一戶中國的傳統家庭內,兒子常年在外生活,平時很少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家中只剩下老父親以及老母親在一起生活,而從動畫短片的內容來看,老父親似乎也並不是經常在家裡待著,所以一家人基本上就只剩下老母親獨自一人經常在家裡打理各種家務事,要買些什麼東西就一個人到外面的店鋪裡購買,典型的中國家庭老主婦的形象。故事的開始部分,老母親在家裡做包子,做完包子之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隻包子突然擁有了人類的意識,它除了是一隻包子以外,其他部分基本上與一名人類孩子沒有兩樣。

    老母親似乎是由於長期一個人在家裡待著,感到寂寞,又似乎是由於自己兒子長期在外面生活,所以老母親很快就接納了這隻神奇的包寶寶,老母親就像養自己的親生兒子那般細心呵護,包寶寶也在老母親的培育下逐漸長大,於是乎,中國傳統家庭母子關係間常見的矛盾就發生了。

    包寶寶成長到叛逆期之後,它就逐漸地不去聽老母親的話了,自從包寶寶交上了外面的朋友後,它就變得經常不回家,就跟老母親現實中的兒子一樣。就算包寶寶回到家中,它也將自己關在房間裡,還不讓老母親進去。最令老母親驚訝與傷心的事情發生了,包寶寶在沒有告知老母親的情況下,自己在外面已經成家了,包寶寶找了一名外國女性當妻子。看到這一幕之後,老母親十分憤恨地將包寶寶吃掉。

    不過最後這部動畫短片還是以溫情結尾了,老母親的兒子回家了,起初老母親看到兒子時很不高興,但是後來老母親與自己的親生兒子和好如初。兒子的妻子同樣是一名外國女性,所以說包寶寶的經歷很大程度上就是兒子的翻版再現。

    《包寶寶》在本屆奧斯卡獲得了最佳動畫短片獎,但是這部動畫短片在國內觀眾的口碑與評價卻是褒貶不一。拾部君覺得,中國傳統家庭內部複雜的親子關係是不太適合做成動畫短片的,因為造成中國傳統家庭親子關係複雜性的因素是非常多的,這些因素是日積月累的。包寶寶的角色塑造就像是它身上的麵皮一樣單薄,引發戲劇衝突與矛盾需要對角色進行必要的塑造,而包寶寶的性格特徵發展並沒有為最後它與老母親矛盾激化的劇情做好鋪墊。

    包寶寶與老母親關係產生矛盾的邏輯鏈條是這樣的:包寶寶長大之後進入到叛逆期,它開始有想要去做的事情,而這些事情是老母親不太樂意看到的,包寶寶結識了外面的朋友之後,它更少去理會老母親,但是後來故事省略了相當多的內容,直接就是兒子在外面已經娶了妻子,更離譜的是包寶寶在結婚之前沒有告訴老母親。

    包寶寶是進入了叛逆期沒有錯,但是與朋友混在一起,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理會老母親的設定,在邏輯上與結婚之前不告訴老母親的劇情連不上,拾部君因此會覺得最後的矛盾激化比較莫名其妙。還有就是老母親之後吃掉包寶寶的行為也缺乏足夠的角色塑造以及行為鋪墊,老母親是對包寶寶的叛逆很傷心,但是這與她吃掉包寶寶的行為,邏輯上也是連不上的。

    總之就是一句話,這部動畫短片試圖去展現中國家庭複雜的母子關係,但是動畫中的角色,其性格特徵的維度不高,包寶寶就性格叛逆這條線,老母親也就是從愛護有加到傷心這條線,這些都使得更加複雜的現實矛盾激化得不夠有說服力。

    關注【拾部次元】,一個由漫畫家撰寫,有態度的動漫頻道

  • 3 # 味冷

    為了迎合好萊塢口味,東方文化圈裡的一些人熱衷於放大文化偏見。個人感覺今年的奧斯卡包子就在此列。中國式父母催婚催生催毛褲的多見,因為兒子有了女朋友就夢見把兒子吃掉的恐怕不多。

    要論被父母照顧過度的媽寶男,也應該是世界現象而不是中國獨有。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分析,2014年,美國18到34歲的年輕人中,有32.1%人與父母同住,略高於與配偶或伴侶同居的31.6%。

    就農業文明的中國而言,父母全力養育兒女,兒女終生陪伴父母,是最理想的狀態。身邊的很多人,努力掙錢,就為了在身邊給父母買套養老的房子。

    反而是狩獵文明的西方,兒女逐獵遠遊,終生不見,片面強調子女獨立自主,反而造成很多西方家庭的緊張關係,這一點在很多影視劇中都有所表現。

    為何把中國式閤家歡的家庭關係視為異類,只能用文化偏見解釋。

    中西方對於情感的表達方式本來就有區別,好萊塢式浪漫愛情在個人看來完全是濫情,不哭不鬧大家一起撲克臉聽聖經的葬禮風格顯然又太過壓抑。很多電影的動作和表情以東方觀點看十分誇張(當然沒到寶萊塢的程度,不過好萊塢電影裡閨蜜見面抖手尖叫的畫面,真沒在現實中見過)。只不過人家先進啊,一俊遮百醜,沒人敢批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莊家或者主力是如何讓散戶入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