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飛剪影
-
2 # 清風潛入夜
這部電影精彩的地方在於全程埋下的伏筆,只有當你看完全片回過神來思考你才會發現:原來如此!
電影原名get out,國內翻譯成逃出絕命鎮,老實說,翻譯成這個名字更吸睛,但是從片名上就暴露了這個電影的劇情,而原名getout你看不出這個電影是一部什麼型別的電影,當你看完會給你更大的驚喜。
get out這個名字是取決於片中一個黑人恢復自己的意識是對男主大吼:getout(滾、滾開、走開、滾遠點),看上去是在凶男主,實際上是叫男主趕快逃跑遠離此地。
而片中諸多伏筆是最精彩的地方:
1、黑人男友 白人女友決定回家見父母,女主強調家裡人沒有種族歧視。
2、回家是女主開車不是男主,還是林肯suv,這女的咋這麼有錢,黑人只是一個“眼光獨到的”攝影師,在女主面前應該也算是個屌絲吧。
3、路上警察要檢查男主的身份證,女主強烈阻止,表面看似女主維護男主,實際上是女主擔心警察檢查了他的身份證,今後男主失蹤了警察就會發現最後和男主在一起的人是女主。
4、到家了,這家人是豪華別墅還帶運動場,這種土豪對黑人居然沒有歧視,不可思議。
5、女主父親反覆強調對黑人沒有歧視,如果還能第三次投票還會投給奧巴馬。
總之伏筆太多,最後聚會那個瞎子坐在一邊,其實他就是看中了男主的眼睛,獨到的觀察能力,他這次拍賣可以說是勢在必得,就是要將自己的腦花換到男主的腦袋裡面擁有男主的身體,從而讓他擁有視力。
女主一家就是從事販賣人體器官的勾當,他們這個裙底非常崇拜黑人與生俱來健壯的身體,女兒負責引誘身體健壯的黑人,母親負責催眠,兒子負責打手,父親負責開顱手術。父親中途提到男主吸菸的問題,吸菸對身體不好,有損了他的身體器官,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賣好價錢啊。這部電影能打9分吧,剩下一分我怕它驕傲!
-
3 # 深海說電影
1-故事核心
這一個關於美國種族話題的故事。
白人街區的夜晚,迷路的黑人男性被頭盔人綁架,幾個月後他再次露面,像是完全變了一個人,不止穿著打扮變了,連行為舉止也變了,變得像一個白人。是誰綁架了他?綁架他的人又對他做了什麼?
這是電影設計的懸念,電影的敘事就是解開懸念的過程。影片開頭被綁架的這個黑人,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作為一個暗示線索出現的,幫助故事的主角克里斯解開謎團。
克里斯是一個黑人,他和白人女友露絲交往五個月後,被邀請到女方家做客。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這一過程中充滿了詭異,等待他的是一場巨大的陰謀。
2-講故事的策略:雙方實力懸殊,惡人佈局,等待“小白”入甕。
面對這場陰謀,克里斯是沒有任何準備,他面對的卻是一個經營了幾十年邪惡生意的家族。
這是女主角露絲的家族生意,就像有的家族做汽車,有的家族做鐘錶,而露絲的家族是專門給人換腦的。
這個生意是從露絲的爺爺開始的,他曾參加過希特勒德國時的那屆奧運會,因為輸給了黑人選手深受刺激,從此致力於研究換腦技術,把白人的大腦放在健壯的黑人軀體上,追求永不衰敗。
露絲的爺爺是換腦技術的設計師,又是這項技術的實踐者,並把整套的技術傳給了兒子。
到了露絲的爸爸這一代,換腦生意已經非常成熟了,一家人都有明確的分工。
露絲以談戀愛的方式把黑人騙到家,露絲的媽媽負責心催眠黑人,找到黑人快速被催眠的介質,露絲的爸爸負責實施換腦手術,露絲的弟弟是爸爸的助手,負責控制黑人。
每當一個黑人到家,露絲的爸爸都會組織一個聚會,來的都是年老的白人,他們都有各種需求,是精準的目標客戶,露絲的爸爸組織一場拍賣,他們中出價最高的獲得黑人的身體,接下來就是定製手術。
所有的這一切克里斯毫不知情,他雖然一開始就對去見女友的家長有擔憂,但也沒有理由拒絕。他的視點就是觀眾的視點,他帶著觀眾進入到這個陰謀,根據線索解開事實的真相,在生死攸關之時絕地反擊,最終逃出絕命鎮。
3-元素和線索
女友的家在樹林深處,偏僻的居所更能讓克里斯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是驚悚懸疑片空間設計的標配。
影片一開始是黑人青年被綁架,綁架者開了一輛白色的汽車,戴了一個頭盔面具,這輛車和這個面具在影片最後又一次出現,克里斯逃出時開的露絲家的車,再次印證黑人青年是被露絲家族綁架的。
開片是克里斯的視點,車窗外延綿不絕的樹林滑過,這是一次穿越森林的旅程,交代地裡環境的偏僻。
露絲開車走神之餘,撞死了一頭鹿,鹿的死亡是克里斯將有生命之憂的暗示。
警察對克里斯的盤問,再加上克里斯行程前的對自己膚色的擔憂,好友的勸說,點出白人對黑人的偏見還是常態,難以消除。
開片13分鐘,通過黑白族群關係,偏僻的目的地,鹿被撞死,緊張懸疑的氛圍已經充分營造起來。
露絲父親關於鹿的言論,死幾百只鹿才好呢,已經在暗示他對生命的蔑視,暴露其殺人魔的性質。
露絲的父親帶著克里斯參觀住所,交代家族的歷史,也是在勾勒邪惡家族的面目。
黑人女僕和園丁都已經沒有黑人族群的特點,這兩個人的真實身份埋得很深,在影片最後才揭開。
露絲的弟弟在克里斯到來後不久也回家了,他是專門趕回來的,為了即將進行的新手術。
聚會中,除了克里斯來的都是白人,白黑族群在人數和話語權上的差距,讓克里斯倍感壓抑。這些老年白人蔘加的聚會實際上就是克里斯的拍賣會,誰出的價格高,誰就能獲得克里斯的軀體擁有權。
克里斯被露絲的媽媽催眠了,並且建立了被快速催眠的介質,快速攪動茶杯。
聚會上出現的黑人,克里斯投拍男人,手機上的閃光燈閃了一下,黑人瞬間像瘋了一樣,擁有了黑人的頭腦,攻擊其克里斯。這是埋下了換腦人的缺陷,怕閃光燈,影片後來還會用到一次。
克里斯了解到這正是幾個月前失蹤的人,他感覺到情況不妙,已經打算離開了。
克里斯又看到了很多張露絲與不同黑人男性親密的合照,他對自己被騙已經確信無疑,他想拿到車鑰匙離開,露絲也放棄了偽裝,露絲一家也準備動手了。
克里斯被很快催眠,在催眠室裡他又看了幾次電視錄影,徹底弄明白了露絲的家族所做的事情,以及即將進行的換腦手術的醫學原理。
克里斯躲過了手術前的最後一次催眠,幹掉了露絲的弟弟,後又用鹿角殺死了露絲的父親,又連殺了露絲的媽媽,他剛開動汽車卻撞倒了黑人女僕。
露絲追了出來,露絲喊女僕奶奶,女僕的身份揭開了,露絲喊園丁爺爺,園丁的身份揭開了,園丁去追克里斯,園丁把這時克里斯使用了第二次手機閃光燈,再次利用換腦人身上的缺陷,園丁轉而拿槍射殺了露絲,並開槍自殺。
這時一輛警車開來,女主呼喊救命,按照故事開頭白人警察盤問克里斯埋下的線索,如果警車裡坐的是白人警察的話,克里斯可能會被射殺,但警車裡出來的恰恰是克里斯的朋友,朋友載著他最終逃離了絕命鎮。
4-方法和隱喻
電影《逃出絕命鎮》的故事就像是一個被巧妙設計的多次猜謎遊戲,謎面一個一個的埋,謎底又一個一個的解開,答案清晰明了,猜中一點不難,觀眾觀影體驗到了猜謎的樂趣。
克里斯的朋友是故事中的傳信人,在經典的戲劇模式中,都可以看到這類人物。電影故事也有比較深的三一律戲劇屬性。
故事中的顯性手術——大腦移植手術是不存在的,醫學發展到今天,也無法完成這樣的手術。但是隱性的腦部手術卻是存在的,白人渴望把自己的大腦放置在黑人的軀體中,讓黑人擁有白人式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其背後是白人的種族優越感。
一旦一個族群有了這種盲目的自信,就會強力推行自己的制度和文化,成為霸權主義而不自知。
-
4 # 影樂觀
影片評價:沒有裝神弄鬼,沒有故意嚇唬人的鏡頭,沒有過於血腥噁心的橋段,沒有廢話連篇,沒有節奏拖延,前半段都是在疑惑中度過的,中間劇情反轉時令人毛骨悚然,後半段主人公屠殺“壞人”時暢快淋漓。劇情中因引入“換腦”而展現出新意,演員從主角到配角都演技線上,故事推進節奏把握到位,但配樂似乎總踩不到點上,總是比視覺鏡頭慢一拍,配樂品質佳,讓人意識不到配樂的存在,反轉時的觀影體驗相當棒,令人無法猜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全片充斥大量細節,從故事人物的語言到動作,都在透漏著一股驚悚懸疑的氣息。總之,這是一部沒有尿點、別出心裁,沒有鬧出驚悚片革命但能留給觀眾深刻印象、話題度較高的上等佳作。
影片細節解讀
1. 被綁架的黑人小哥:
影片開頭,一位黑人小哥被綁架。克里斯是認識這個人的,而且知道這位黑人小哥已經失蹤數月了,沒想到在家庭派對裡偶然遇見了他。
綁架者正是露絲的弟弟(汽車、綁架用的頭套、束縛動作為證)
被綁架的黑人小哥慘遭“換腦”(帽子用來遮住傷疤)
“換腦”線索:握手代替擊拳(克里斯在用黑人打招呼的方式,黑人小哥用白人握手的方式);
“換腦”線索:眼神迷離;
“換腦”線索:炫耀身體;
“換腦”線索:黑人小哥意識恢復(黑人小哥對手機閃光燈有反應);
“換腦”線索:黑人小哥警告主人公克里斯“快逃”(呼應影片英文名《GET OUT》)。
2. 女友露絲的林肯牌汽車:
這種設定實則為嘲諷,總統林肯最知名的政治成就就是解放黑奴,然而露絲一家卻綁架黑人,露絲看似能頂住輿論壓力和一個黑人談戀愛,其實她背後的目的不過是為了幫家人誘拐一個裝白人大腦的容器。
3. 被撞死的野鹿:
暗示此行凶多吉少。克里斯的媽媽在他小時候遭遇了車禍,車禍發生時克里斯在看電視而不是出門尋找,直到後來克里斯才知道車禍當時母親並沒有死,如果小時候的他出門尋找,說不準母親現在還會活著,這件事教給克里斯但凡有希望的事,都要去嘗試。這也為後來克里斯在露絲家裡絕境逃生埋下了伏筆,因為克里斯已經不再是小時候遇事逃避的性格,這就不難解釋克里斯在被捆綁的狀況下仍然能想出對策阻止自己被催眠。
鹿的設定還有嘲諷的效果。露絲的父親討厭鹿,家裡有獵槍,地下室裡還有鹿頭,然而父親最終卻被鹿角“撞死”(暴力鏡頭我就不截圖了,你們自己去看)。
4. 舉止異常的女友露絲:
露絲駕車意外撞死了野鹿,趕來的警察想看看克里斯的身份證件,露絲卻反對警察這麼做,因為露絲清楚克里斯即將“失蹤”,克里斯在“失蹤”前留下的任何線索都有可能給家人帶來麻煩。
5. 怪異的僕人:
女僕經常走神、欲言又止,說話掉眼淚,而且內容奇怪,因為,女僕正是露絲的奶奶,原本的黑人姑娘已經被換上了奶奶的腦子,黑人姑娘還有一些意識存在,她想警告克里斯這是一個陷阱,又想讓克里斯幫助她逃離這裡,但她實在無法控制好原本屬於自己的身體,流淚就表明了黑人姑娘的無奈與悲慘。
男僕說話時表情怪異,表達方式聽上去很不友好,因為是露絲的爺爺控制著黑人小夥的身體,話語裡透露著克里斯也被露絲騙了的感覺,看電影時注意對比一下男僕和爺爺的說話語速,你們會發現這兩人的語速和口氣幾乎完全一致。
6. 愛挑釁的弟弟:
克里斯和露絲一家人吃晚飯時,弟弟似乎特別關心克里斯是否擅長某些功夫,克里斯告訴他自己會柔道,弟弟還走到克里斯的身後想要和他打一架試試身手,弟弟這麼做是想知道克里斯在體能方面是否勝過自己,避免加害克里斯時打不過他。
弟弟提到克里斯在不畏首畏尾的情況下會變成一頭野獸,他說對了,因為最後克里斯屠殺了露絲大部分家人,弟弟在飯桌上的這句話成了伏筆。
在弟弟和克里斯的最後搏鬥裡,弟弟想靠蠻力制服克里斯,然而會柔道、講策略的克里斯智勝擊敗弟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電影中弟弟和克里斯糾纏時的片段,每當克里斯開啟房門,弟弟都會去用手或用腳關上,這就給了克里斯反擊的機會。
7. 女友露絲和其他黑人的合影:
再對比一下露絲和黑人姑娘(女僕)的合影,那眼神真瘮人。露絲摟住黑人姑娘的動作就暗示了這姑娘要被騙了。注意截圖中的臺詞,“能感覺到他們就在我們身邊”,這話是露絲的媽媽說的,能感覺不到嘛!這老頭老太太就在僕人身體裡藏著呢!而且看到黑人姑娘照片的克里斯知道了露絲的爸爸在撒謊。
被騙來的黑人會在家庭派對上競拍,哪個白人出高價,誰就能進行“換腦”手術,露絲一家人從中牟利。在我看來,如果夫妻都成功“換腦”,就沒必要再來參加這個所謂的“家庭派對”了。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一個黑人小哥會和一位中年白人婦女前來參加派對。
觀影體驗:我用片中的一個表情來表達我細思極恐的樣子。
-
5 # 帥哥來了
非常高興給你說下我看過後的感想!我個人給它的分數 9.0分
《逃出絕命鎮》我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非常精彩,而我與身邊的朋友交流時,他們普遍認為這部電影不好看,我對電影的評價是出了名的寬容,所以朋友們認為我老毛病又犯了,把一部不太好看的電影認為很精彩。
在美國始終是一個社會問題,但是經過很多年以及很多人的努力,在美國基本上,最起碼從法律層面上已經實現了各個民族的平等,各種權利包括受教育的權利、找工作的權利,還有獲得各種社會福利的權利基本上通過法律得到了公平的對待。表面上看美國似乎已經比較完美地解決了種族問題,但實際上在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或者說對非白人的歧視始終存在,而且根深蒂固,這才是美國的現狀。
我第一次觀看這個電影就明白了這個隱喻,也無法與其他朋友爭辯,有些朋友會認為我在過度解讀,《逃出絕命鎮》入選各大雜誌的榜單,當然我無法對各大雜誌的影評人對其列入榜單的評論一一了解,但從部分評論的中文譯文中我也看到了對種族歧視的隱喻的說法,這是對本片解讀的其中一項。
有些新聞並不是那麼聳人聽聞,或者沒那麼多人關心的,為了引起轟動,所有媒體都會對其進行再加工,賦予其一層意義,這層意義都是本媒體分析了本媒體的受眾人群,比如受教育程度、對各種問題的關注度等等,把這些新聞事件賦予一種特別的意義,再傳播出去,讓儘可能多的人都來關注,使得人們對本媒體的關注度不斷上升,本媒體就會得到發展。
美國的公共媒體已經高度發達,對媒體受眾的分析也是相當的透徹,能夠用加工過的新聞事件來吸引人,這就是某種程度的洗腦,讓美國人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些媒體灌輸的這些新聞事件的所謂的意義,而對於其本身的內涵,媒體不會說得很清楚,受眾也無從了解,似乎也不再想了解其真正的內涵,只接受了媒體對新聞的種種猜測,對於這種操控,有些美國人覺醒了,認為現在的媒體對福斯的洗腦非常的惡劣,簡直就是操控了人的思想,美國人普遍擔心。
現在的美國媒體都是獨立的,政府不能干預他們釋出的新聞和對新聞的解讀,假如有一天,政府能操控這些媒體中的一部分,那麼對美國來說,那將會是一個災難性的結果。新聞假如不再獨立的話,美國人就不光是受到催眠了,而是會受到摧殘,美國人兩百多年來,都選擇相信媒體,那是因為媒體是獨立的,假如媒體被政府操控,美國人就會逐漸被政府控制。
現在的一些媒體為了錢,職業操守被玷汙之後,再接受一些政府機構的資助,那麼媒體本身被政府控制將不是不可能發生。這是很多美國人都關心的話題,《逃出絕命鎮》對美國媒體對所有受眾的洗腦也做了一個隱喻。這種洗腦是一種很可怕的現象,由於人微言輕,對於大多數已經被催眠的受眾來說,他們是不會相信的,像這部電影所表達的一樣,他們沒辦法清醒地看待這件事情。
上述的兩個熱點同時在《逃出絕命鎮》裡出現,表現得很有章法,所以這部電影不光是一個很好看的驚悚故事,還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看電影有時候會很意外地碰上自己的心頭好,這種心頭好是怎麼感知的呢?首先就是加強自己基礎知識的積累,也是常識的積累,當你掌握的某些門類,或者說知識點,在某一個知識層面上剛好與某一部電影所要表達的思想高度契合時,就會獲得雙倍的快樂,這與平時的知識積累是分不開的,平時在網路上百度到的知識是比較淺顯的。
最多也就是一個名詞解釋,甚至有時候連解釋都算不上,內涵以及應該有的外延都無法得知,知識的積累是要靠閱讀,最起碼是雜誌,書籍最好,書籍不像雜誌,有時候會受到篇幅或內容刪減的限制,所以相關的書籍是了解某些門類的知識最好的途徑,有了這些知識的積累,對事情的判斷就會有自己的標準,不會人云亦云,這是一個人生活自由、不受他人控制的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自由生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思想的自由,對事情有獨立的判斷,這個指標不太明顯,卻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比物質上、時間上的自由要重要得多,美國人看重的就是這種自由,這才是自由的真正表現。系統的、紮實的基礎知識只能依靠閱讀,有了知識與自由的思想,才是自由。
電影的末尾倖存的是一位黑人,當警車到來時,導演把氣氛醞釀得十分緊張,這樣的一種氣氛,對西方或者美國比較了解的人,會對導演的意圖了然於胸:這個問題要想得到徹底的解決,道路依然遙遠。故事是結束了,懸念卻留下來了,到影片結束還用這樣的方式,讓所有觀眾提心吊膽地離開影院,這是相當高明的方法,觀眾在短時間內無法忘記這部影片,雖然電影已經結束,但是事情卻沒有得到完美的解決。
-
6 # 小努影視
逃出絕命鎮,這部電影拿下了獎項,票房也不錯,口碑十分的好。可他到底哪裡優秀呢?今天就讓我們來和大家講一下,這部電影成功的地方。並且這部電影有很多都是在嘲諷美國社會的一些事情,我們可能看不懂,沒關係,在這裡就讓小編給大家一一剖析,那些關於膚色歧視的細節。
其實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在講宗族觀念的電影,他更深層次的剖析了種族中的關係,並從中延伸出了更多的恐懼。男主和女主兩個人生活在一起,十分的幸福,可是卻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那就是男主是黑人女主是白人,就算兩個人真心相愛,但是從社會和周圍人的眼光中總是看不慣的,雖然兩個人很恩愛,但想必在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誤解。
-
7 # 富貴看電影
一部電影的經典與否在於對你是否有所感觸,評分高低在於你對這部影片的解讀,作為一名資深影迷,很榮幸為您奉上個人解讀
首先,劇情驚豔《逃出絕命鎮》曾獲得奧斯卡的最佳劇本獎,看過的同學都知道這是一部恐怖驚悚片,但是劇情卻意外的給人一種懸疑推理的錯覺,劇情最後真相大白的那一刻,讓人不寒而慄,出人意外但是又在情理之中,這部電影劇情讓觀眾不得不置身其中,給人一種緊張壓迫的感覺,類似最近電影《誤殺》帶給影迷的觀影體驗,劇情是很值推敲的!
其次,揭露的社會問題這是一部美國電影,露骨的揭露了美國的種族歧視,“避而不談”的種族話題是當前在美國的現實問題。美國不是不存在種族問題,而是大家在多數時候很文明地選擇“避而不談”。結果,種族問題以社交禁忌的形式,存在人們的心底深處。《逃出絕命鎮》就在電影中很好的去隱喻了這一點!
對於“種族歧視”很多中國影迷不能理解,當然也不能夠體會到其中深意,但是當把這一問題換成電影《寄生蟲》中的貧富差距之後,或許會更容易去解讀這一類電影,所以在“寫實”社會問題這一方面,《逃出絕命鎮》可是經典,當然也配得上高分
最後,送給還在“迷茫”之中的你一部很好的影片,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你不妨把自己代入其中,把種族歧視問題換成現在“貧富差距”問題,仔細觀看認真思考,無論是對於你的世界觀還是價值觀都會有所幫助!
你覺得呢?
-
8 # 古惑仔影視
剛剛看完英國午夜場,我的評價是電影沒有被過譽,很多小細節顯得意味深長。下面會列舉幾個個人發現的,關於種族問題的細節和個人理解下的電影立意。
包含劇透,請選擇性觀看。
簡單來說電影講述的是一個黑人小哥,和白人女友回家看望父母,見見未來老丈人丈母孃。再探望期間黑人小哥漸漸發現很多不尋常的事情,原來女友家庭從事意識轉移手術,將年老體弱或是有殘疾的白人意識通過手術轉移到黑人身體上,發現了這一點後男主奮起反抗,最終在基友的幫助下逃離。
首先電影的核心是種族問題,而在一開始就奠定了矛盾的產生。
白人女友,黑人男友。雖說現在大環境下跨種族戀情以及婚姻越來越多,但是總數相比較同種族戀情和婚姻還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頂多是個零頭。所以影片一開始,就能想到後面會圍繞這對情侶略為不同的膚色混搭情況。
之後電影的節奏進展較快,很快黑人小哥就意識到女友家庭的異樣,但是他僅僅認為只是因為自己是黑人,沒想到有更大的陰謀。 隨著故事發展,女友家僱傭的黑人女傭和黑人園丁就更顯得怪異無比。
比如黑人園丁對男主角的那番話,透露出對女主的關切和疼愛,讓男主誤以為園丁是喜歡女主,其實後面才知道只是因為黑人園丁的意識早就被換成女主爺爺的意識了。
另外一個細節是在女主爸爸帶男主參觀家裡照片時,說他的父親曾經參加奧運會,結果輸給了一個黑人,然後那個黑人的成績像世人證明了對黑人的看法是錯誤的,個人覺得這個細節是在提示出名的“黑手套”事件。(評論指出影射的是另一事件,而非黑手套) 1968年奧運會上,200米男子田徑的前三名,有兩名是黑人,在領獎時他們高舉戴著黑手套的手,聲援在美國為反種族歧視做鬥爭的同胞。這一事件被認為是黑人平權運動中很重要的一環,之後的black live matter也是在此事件後才發生的。
其次,聚會上的黑人男子,被換了一個白人的意識,可以明顯看出動作和表情很僵硬,在男主伸出拳頭和他擊拳的時候,他是伸出手來握手的。這也表明即使身體是黑人,但是意識,包括習慣還是白人,所以下意識沒有擊拳的意識。 這兩點都反映了即使擁有了黑人的身體,但是意識和習慣都是白人的,所以對黑人文化甚是陌生。非常巧妙的兩個細節,使我在看到這兩個細節後立刻明白最後的陰謀一定是意識轉移。
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就是影片中白人群體對黑人身體的崇拜和渴望。女主的爺爺輸給了黑人,之後換到了一個黑人的身體,也是因為羨慕和渴望超強的身體素質。 在第一夜的家庭聚會,女主的弟弟也表達了對男主黑人身體的興趣。在聚會上前來和男主打招呼的白人,關注的點全都是男主的身體素質,一個提到老虎伍茲,一個直接上來摸了摸男主的胳膊,都是在表達白人群體對黑人身體素質的崇拜和好奇。
這部影片不同於“hidden figure”那類的主旋律反種族歧視電影,並沒有出現腦殘式打壓和看不起黑人的白人人物,反而處處透露出對黑人身體的讚揚,但是這本質上的種族意味卻顯得比主旋律片更意味深長,也讓電影的邏輯站得住腳,更引人入勝。
以上內容都是看完電影后手機打的,很多史料和文獻無法提供,有興趣的觀眾可以自行搜尋相關內容。
回覆列表
感謝可以回答您這個問題,現在我簡單說一下我的觀點!
《逃出絕命鎮》是由美國傑森·布朗姆工作室製作,由喬丹·皮爾執導,丹尼爾·卡盧亞、艾莉森·威廉姆斯、凱瑟琳·基納聯合主演的恐怖驚悚片。該片於2017年2月2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黑人小夥子克里斯與白人女友露絲在相處階段時,發現了自己落入了一個邪惡的種族陰謀當中的故事。
主要講了黑哥哥去白人女友家度週末,女方家裡媽媽是一個精神病醫生,會催眠。爸爸言行中些許透露著古板白人的一些種族歧視。哥哥看上去像個酒鬼癮君子。黑哥哥發現家裡的兩個傭人都是黑人,並且言行舉止極其反常,但沒有特別的在意,只是有些後怕。在女友家的第一天晚上,他突然醒來,走出門看見一個黑人傭人徑直從樹林中朝他的方向狂奔(一個嚇到我的點)。黑哥哥回屋,被女友媽媽用茶杯催眠,被困在兒時母親去世時的痛苦中不能動彈。再次醒來後發現自己又回到了床上。
第二天家庭聚會,各種奇怪的白人老頭老太看起來對黑哥哥都有著濃重的興趣,總是和他搭話,向他問問題。黑哥哥發現聚會上唯一的一個黑人看上去好像一個失蹤的歌手(不確定是不是歌手),但是在這裡他的角色卻是一位白人老阿姨的丈夫,裝束和舉止彷彿是個死板的白人老頭,和他本該有的酷炫樣子截然不同。黑哥哥想給這個奇怪人拍張照發給他的好基友,卻忘記關閃光燈,只見奇怪人突然流鼻血,眼神突變,嚷嚷著“get out”,撲向他,試圖攻擊他。接著,女友爸爸組織這幫老頭老太玩遊戲,可怕的是,他們拍賣的卻是黑哥哥這個人。
種種離奇、卻有解釋不通的現象讓黑哥哥毛骨悚然,他和好基友通話,認為應該快速離開。黑哥哥把他的意願跟女友說了,女友“善解人意”地同意了。在整理東西時,黑哥哥偶然間看到衣櫃裡一個裝滿照片的盒子,裡面有女友和家裡兩個傭人和聚會上的奇怪人的親密合照,黑哥哥倒吸一口涼氣,意識到了他已經陷入了一個大麻煩。
他快速下樓,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哥哥、爸爸、媽媽三方包圍,他大吼著讓女友給他車鑰匙,女友“可憐兮兮”地在包裡翻找鑰匙,故意拖延時間。此時,黑哥哥再次被催眠,醒來後發現自己被綁在一個皮椅上。面前的電視機播放的視訊不斷給他洗腦、催眠,他意識到一個失明的白人老頭贏得了拍賣,而老頭的腦子將被放置到他的身體中。黑哥哥憑著主角光環機智地把皮革沙發裡的棉花塞進耳朵,防止被催眠。而當換腦手術即將開始時,他帥氣地殺掉了女友哥哥和爸爸,又上樓殺掉了女友媽媽。
他開車逃走,卻突然撞到黑人女僕,本想一走了之,可是童年媽媽車禍的陰影驅使他下車把女僕拉上了車。沒開幾步路,另一個黑人傭人又朝他狂奔而來要攔下他,而此時女友也扛著槍從屋裡出來。黑哥哥在搏鬥之中靈光一閃,用閃光燈給傭人拍照,使他突然變清醒,殺了女主後自殺。最後黑哥哥的好基友開著警車把他救走。故事結束。
原來,女主一家及周圍的人堅信“black is the fashion”,她不斷地勾引黑人到她家,催眠他們後把別人的思想放進他們的身體。黑人女僕和男傭不是別人,正是女友的爺爺奶奶。而聚會上的奇怪人則是白人老太太已過世的丈夫。
總之,一步非常棒的驚悚片。看到別的回答說結尾女主死的時候全場掌聲雷鳴,我也好想站起來瘋狂鼓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