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苦行僧

    小學生的特點就是好動,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學生,表現欲極強,絕大多數學生喜歡他人聽自己說,而自己卻毫無耐心認真聽別人說,因而課堂上常常會出現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包括教師。

    學會傾聽是一種文明禮儀,學會傾聽也是一種良好習慣,我認為進行小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

    家長可以在家裡訓練孩子的傾聽習慣:比如當大人說話的時候,讓孩子閉住嘴巴,認真聽大人說話;當孩子說話的時候,身邊的家人全部都不出聲,認真聽孩子訴說。在日常生活中千萬千萬不要肆意的打斷孩子的訴說!否則會給孩子一個不好的榜樣,即“別人說話,是可以隨便打斷的。”

    想要讓孩子養成傾聽的好習慣,家長首先就要做到。不但要做,作為父母還要不斷的教育孩子:“要學會傾聽,不要打斷別人說話”、“你看爸爸媽媽都在認真聽你說話,這是對你的尊重,你也應該認真聽別人說話,或者聽別人把話說完。”“你想要讓更多小朋友與你玩,那就好好的聽別人說話。”“老師在上課時,你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否則根本不知道學到了什麼?”……

    總之,既要做榜樣的典範,又要做好教育疏導工作。

    在這裡,我也不太贊成老師的做法,幾次三番的向家長告狀!實際上,教師也應該有起碼的調動小學生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變的能力和素質,應該有把控課堂的能力和素養。而不是一味的把責任都推給家長!

  • 2 # 遇見要堅持

    一年級的家長經常會跟別人說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好動,作業拖拖拉拉經常被老師投訴該怎麼辦?

    這時候我就問家長您的孩子上過學前班嗎?學前班其實是幼兒園到小學的一個過渡,對孩子課堂行為習慣的養成有很好的幫助,而且在學前班學拼音,簡單的數學題,還有認識一些常用的字。這樣他上一年級就會學起來比較輕鬆,沒有焦慮感,也比較容易溶於小學的生活中,這些孩子上課會認真聽講,積極回答問題,更容易得到老師的表揚,這樣又更促進他上課更認真聽講,形成了一個良性的迴圈,當然這樣是最好的。

    還有一些孩子也上過學前班,到了小學發現什麼都是自己學過的,反而沒了興趣,上課自由散漫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自己玩自己的,還會與周圍的小朋友說話,這樣可能會受到老師的批評(畢竟不是幼兒園,老師每節課都有每節課的任務,你這樣影響了大家,也影響了老師的進度)。此時可能就會進入惡性迴圈,不喜歡這個老師,嫌老師批評,而且會覺得上課沒有意思,沒有興趣(因為大多都是你會的)。

    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先說一聲恭喜你了,您的孩子聰明,思維敏捷,這時候你要做的是與孩子多溝通,讓孩子清醒地認識到學校是一個集體,你會了不代表別人會,可以讓孩子利用下課時間多與不會的孩子交流讓他們有一種自豪感覺得自己可以教別人,回到家後家長要多下功夫,給孩子多擴寬,加深知識面。因為這一類孩子精力旺盛,學校的知識不夠吃所以家長要想辦法對給孩子加小灶,甚至可以多跟老師溝通,讓老師給孩子出一些更深更難的問題讓其思考。

    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是從幼兒園直接升到小學的,幼兒園在課堂的行為習慣上對孩子要求不會太嚴,這就導致孩子在幾乎全是陌生人的班級裡要呆夠40分鐘有些困難,會使孩子焦慮。

    環境的焦慮:新朋友新老師,廁所在哪上課想上廁所怎麼辦;

    學習知識的焦慮:上了小學在第一學期可能兩三個月之內要把所有的拼音學完(在幼兒園是一年的時間),20以內的加減發法,認識簡單的漢字,甚至還要寫字。

    行為習慣的焦慮:上課的要求,寫字姿勢的要求等等

    這麼多的問題同時壓在一個五歲孩子的身上,一個剛剛離開了幼兒園的五歲的孩子身上,孩子可能開始會無所適從,會有一種無力感。他們可能會想別的小朋友怎麼什麼都會,到了自己這裡怎麼這麼難,而且寫字怎麼那麼累,抓筆怎麼那麼彆扭,上課的時間怎麼那麼長,也不讓我下座位走動走動,想喝水怎麼辦,想上廁所怎麼辦。這就導致孩子上課精神不集中,從而使學習就沒有效率。

    如果你們家的孩子是這樣,首先家長不要焦慮,只是要多上點心,前半個學期甚至這一整年都要用陪伴式來引導孩子,以至慢慢的讓孩子養成自己主動學習的習慣。

    孩子放學回來幫孩子梳理一天的學習知識。但是也不能像上課一樣那麼嚴肅孩子會很疲憊的甚至反感。比如剛開始學拼音可以給孩子做拼音卡兩個人互相拿著猜,讓孩子漸漸來熟悉,可以讓孩子給家裡的傢俱或者是家裡的成員用拼音寫出他們的名字等,總之家長要多想辦法,不能偷懶,當個媽媽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誰讓你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選擇了一個輕鬆的幼兒園呢)

    還可以在不影響老師工作的情況下跟老師多溝通共同尋找幫助孩子改進的方法,比如自己家的孩子就是無緣無故的好動,那能不能跟老師說把他放在講桌前面一段時間 讓他單獨坐一個座位放在老師的眼皮子底下等等

    這一切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著急也不能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孩子,孩子是很敏感的。

    大部分的孩子在度過一年級之後就會越來越好的,要相信孩子。

  • 3 # 小謝老師說一年級

    我是專職輔導一年級的,

    一年級孩子好動的很多,但是天天被老師投訴的卻不多。

    如果老師投訴,說明兩個問題:

    一、孩子好動的頻率過高。

    可能在一節課,孩子要動來動去好多次,已經明顯影響學習。

    二、孩子好動的強度過大。

    有的孩子在上課時,窗外門外一個風吹草動,都能讓他們離開凳子,站起來觀望。

    三、影響他人。

    孩子坐不住,想玩,想慫恿其他孩子一起玩,有時就會形成一個區域性小騷亂。嚴重影響上課紀律。

    這些孩子大部分是男生。

    坦白說,現在的一年級教學設計,對男生來說是比較難適應的,特別是部分地區連課間活動也限制了,會讓男生旺盛的精力無處發洩,更容易在課堂上坐不住。

    我的建議是給孩子給孩子安排一個運動類的興趣班,或者每天帶孩子戶外1小時。

    說教沒用,把精力消耗了才是最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本換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