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來和媽媽們好好聊聊這個話題:夏天到底要不要給寶寶穿尿不溼?我們如何保衛寶寶的小PP?
夏天的尿不溼,究竟背了哪些鍋?
首先,我直接從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說起:夏天這麼熱,寶寶穿尿不溼會不會捂得難受,不舒服?
尿不溼不透氣,寶寶捂得難受?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寶寶穿尿不溼捂得難受,不舒服呢?其實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我們當媽的自身體驗。
先從姨媽巾說起:
我們夏天來例假用衛生巾捂得慌,自己用過、覺得不舒服的東西,覺得寶寶穿尿不溼也是同樣道理。其實這種“移情”是不合理的。因為衛生巾和尿不溼的區別,我們透過最直觀的肉眼觀察和觸控就能感受得到。
衛生巾,媽媽們都知道,緊貼著內褲的那層是塑膠的,起到隔水作用,而尿不溼的外面卻並沒有這一層。兩者材質不同。
另外,寶寶尿溼後,在更換前,媽媽們如果用手去摸尿不溼的外面,會感覺到有點兒潮乎乎的,這說明紙尿褲是透氣的。而衛生巾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之前在做尿不溼測評的時候我就說過,尿不溼的結構其實很像三明治。內外表層均為透氣無紡布,內層由高分子吸水樹脂(簡稱SAP)和絨毛漿構成。絨毛漿和高分子吸水樹脂的分佈構造每個品牌都不同,這決定了尿不溼吸水性和透氣性的不同。
尿不溼裡的高分子吸水樹脂吸水膨脹,因為顆粒之間有充分的間隙,能起到良好的透氣作用。在優質的紙尿褲中,這種高分子吸水樹脂多於棉絮,而衛生巾恰恰相反,是棉絮更多。
衛生巾和尿不溼兩者的材料以及製作科技都不同,透氣性也不一樣。所以,寶寶穿尿不溼比我們例假來了用衛生巾是要舒服得多。
尿不溼和傳統尿布的區別:
那麼尿不溼和老人常常說的,透氣性更好的傳統尿布相比呢?
尿布的透氣性是好些,但是吸水性卻比尿不溼差很多,還會出現反滲的情況。奶奶也給寶寶用過尿布,當尿布達到一定的吸收量以後,就兜不住了,漏到地上,奶奶又要開始忙打掃了。
更重要的是,寶寶健康的面板應當是乾爽的,吸水性差的尿布會讓寶寶的面板變得潮溼脆弱,而且容易滋生細菌。尿布反滲的尿液會讓寶寶的私處面板一直潮溼著,最終引起紅屁股和尿布疹。
而尿不溼內裡貼著寶寶的那部分使用無紡布,有一定的半透膜性質,是透過微米級的透氣孔來阻止水分子滲透和保證空氣的暢通,保持尿不溼表層乾爽。也就是說,好的紙尿褲反滲率極低,能夠保持乾爽和透氣,比尿布更能呵護寶寶嬌嫩的小PP。
所以,只要寶寶的尿不溼選用透氣性強的優質材料,並且勤更換,是不會捂的。夏天真的非常熱的時候,可以開空調、開風扇給寶寶降溫。注意不要對著寶寶直吹,風扇可設定成搖頭模式,開空調注意保護好寶寶的關節處。
夏天用尿不溼,寶寶容易紅屁股?
夏天一來,很多寶寶開啟了“紅屁股”模式,家長和老人總把責任推給了尿不溼,但是這裡必須為尿不溼正名,這鍋,真不能甩給尿不溼。
寶寶紅屁股主要原因是尿液和大便長時間接觸寶寶嬌嫩的面板引起的。再透氣的尿不溼,也無法“透”掉尿液和便便。因此,寶寶便後媽媽們一定要及時給他更換,並用清水清洗屁股。把小屁屁擦乾淨以後,不要急著給寶寶換上新尿不溼,先讓寶寶的屁屁充分地透透氣,確認乾爽後,再換。
寶寶小時候,我幫他換尿布前,有時候還會幫他塗護臀膏,這樣能有效預防寶寶紅屁股
尿不溼會導致O型腿?
柔軟的尿不溼真沒有那麼大的威力,能改變寶寶的腿型。尿不溼是會隨著寶寶腿部及臀部的動作變化而變形的,即使寶寶還小,但是尿不溼的強度還是遠不能影響到寶寶的骨骼發育。
其實,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嬰兒期寶寶都會有類似O型腿的樣子,這是因為胎兒在子宮內一直保持著蜷縮四肢的體位,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等寶寶學會站立、行走,下肢骨骼的承重狀態改變,會逐漸改善。
並不是穿尿不溼造成了O型腿,O型腿真正原因有以下幾種:
遺傳因素
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
佝僂病(缺乏維生素 D所致 )
長期不良姿勢導致下肢骨骼肌肉受力失衡
尿不溼穿久了影響如廁?
我想說的是,時代不同了,我們的育兒也要更科學。寶寶學會自主如廁的時間和尿不溼穿的時間長短是沒有關係的。寶寶的如廁訓練是有時間的,一般來說,寶寶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18個月以後才開始發育成熟,而每個寶寶的發育程度又有快有慢,有些甚至要到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
一般寶寶在18個-24個月的時候可以表達自己如廁的意願了,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慢慢訓練起來。寶寶脫掉尿不溼不是贏在起跑線上的比賽,所以爸媽不必焦慮,一定要等孩子準備好才行。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今天我就來和媽媽們好好聊聊這個話題:夏天到底要不要給寶寶穿尿不溼?我們如何保衛寶寶的小PP?
夏天的尿不溼,究竟背了哪些鍋?
首先,我直接從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說起:夏天這麼熱,寶寶穿尿不溼會不會捂得難受,不舒服?
尿不溼不透氣,寶寶捂得難受?
我們為什麼會覺得寶寶穿尿不溼捂得難受,不舒服呢?其實有一部分原因來自我們當媽的自身體驗。
先從姨媽巾說起:
我們夏天來例假用衛生巾捂得慌,自己用過、覺得不舒服的東西,覺得寶寶穿尿不溼也是同樣道理。其實這種“移情”是不合理的。因為衛生巾和尿不溼的區別,我們透過最直觀的肉眼觀察和觸控就能感受得到。
衛生巾,媽媽們都知道,緊貼著內褲的那層是塑膠的,起到隔水作用,而尿不溼的外面卻並沒有這一層。兩者材質不同。
另外,寶寶尿溼後,在更換前,媽媽們如果用手去摸尿不溼的外面,會感覺到有點兒潮乎乎的,這說明紙尿褲是透氣的。而衛生巾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之前在做尿不溼測評的時候我就說過,尿不溼的結構其實很像三明治。內外表層均為透氣無紡布,內層由高分子吸水樹脂(簡稱SAP)和絨毛漿構成。絨毛漿和高分子吸水樹脂的分佈構造每個品牌都不同,這決定了尿不溼吸水性和透氣性的不同。
尿不溼裡的高分子吸水樹脂吸水膨脹,因為顆粒之間有充分的間隙,能起到良好的透氣作用。在優質的紙尿褲中,這種高分子吸水樹脂多於棉絮,而衛生巾恰恰相反,是棉絮更多。
衛生巾和尿不溼兩者的材料以及製作科技都不同,透氣性也不一樣。所以,寶寶穿尿不溼比我們例假來了用衛生巾是要舒服得多。
尿不溼和傳統尿布的區別:
那麼尿不溼和老人常常說的,透氣性更好的傳統尿布相比呢?
尿布的透氣性是好些,但是吸水性卻比尿不溼差很多,還會出現反滲的情況。奶奶也給寶寶用過尿布,當尿布達到一定的吸收量以後,就兜不住了,漏到地上,奶奶又要開始忙打掃了。
更重要的是,寶寶健康的面板應當是乾爽的,吸水性差的尿布會讓寶寶的面板變得潮溼脆弱,而且容易滋生細菌。尿布反滲的尿液會讓寶寶的私處面板一直潮溼著,最終引起紅屁股和尿布疹。
而尿不溼內裡貼著寶寶的那部分使用無紡布,有一定的半透膜性質,是透過微米級的透氣孔來阻止水分子滲透和保證空氣的暢通,保持尿不溼表層乾爽。也就是說,好的紙尿褲反滲率極低,能夠保持乾爽和透氣,比尿布更能呵護寶寶嬌嫩的小PP。
所以,只要寶寶的尿不溼選用透氣性強的優質材料,並且勤更換,是不會捂的。夏天真的非常熱的時候,可以開空調、開風扇給寶寶降溫。注意不要對著寶寶直吹,風扇可設定成搖頭模式,開空調注意保護好寶寶的關節處。
夏天用尿不溼,寶寶容易紅屁股?
夏天一來,很多寶寶開啟了“紅屁股”模式,家長和老人總把責任推給了尿不溼,但是這裡必須為尿不溼正名,這鍋,真不能甩給尿不溼。
寶寶紅屁股主要原因是尿液和大便長時間接觸寶寶嬌嫩的面板引起的。再透氣的尿不溼,也無法“透”掉尿液和便便。因此,寶寶便後媽媽們一定要及時給他更換,並用清水清洗屁股。把小屁屁擦乾淨以後,不要急著給寶寶換上新尿不溼,先讓寶寶的屁屁充分地透透氣,確認乾爽後,再換。
寶寶小時候,我幫他換尿布前,有時候還會幫他塗護臀膏,這樣能有效預防寶寶紅屁股
尿不溼會導致O型腿?
柔軟的尿不溼真沒有那麼大的威力,能改變寶寶的腿型。尿不溼是會隨著寶寶腿部及臀部的動作變化而變形的,即使寶寶還小,但是尿不溼的強度還是遠不能影響到寶寶的骨骼發育。
其實,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發現,嬰兒期寶寶都會有類似O型腿的樣子,這是因為胎兒在子宮內一直保持著蜷縮四肢的體位,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等寶寶學會站立、行走,下肢骨骼的承重狀態改變,會逐漸改善。
並不是穿尿不溼造成了O型腿,O型腿真正原因有以下幾種:
遺傳因素
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
佝僂病(缺乏維生素 D所致 )
長期不良姿勢導致下肢骨骼肌肉受力失衡
尿不溼穿久了影響如廁?
我想說的是,時代不同了,我們的育兒也要更科學。寶寶學會自主如廁的時間和尿不溼穿的時間長短是沒有關係的。寶寶的如廁訓練是有時間的,一般來說,寶寶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18個月以後才開始發育成熟,而每個寶寶的發育程度又有快有慢,有些甚至要到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
一般寶寶在18個-24個月的時候可以表達自己如廁的意願了,爸爸媽媽就可以開始慢慢訓練起來。寶寶脫掉尿不溼不是贏在起跑線上的比賽,所以爸媽不必焦慮,一定要等孩子準備好才行。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