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發展比較好的領域,第一是醫療應急,第二是消防應急,第三是交通應急。——應急管理部滅火救援專家組成員、原北京消防總隊總隊長、少將吳志強
一流企業研製標準、制定標準、推動標準產業化。——中國應急管理標準化委員會主任王金玉
推進應急產業發展,增強科技減災能力。6月26日,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防災減災應急產業博覽會與高峰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結合展會與論壇內容,簡單談談應急產業下的消防發展。
2018年消防併入應急,自此消防與應急的發展就密不可分了。
改革之前,消防有一套獨立的體系,相對比較封閉;改革之後,消防併入應急,和交通、醫療等眾多行業統一歸於應急產業,需要與各行業間進行合作,市場更加開放與多元。
比如說這次舉辦的防災減災應急產業博覽會,除了一些消防企業外,還有各行各界的應急單位。
展品覆蓋了智慧消防、無人機系統、測繪地理資訊、警用裝備、高樓逃生、防汛抗旱、急救醫療、特種照明、地震預警、衛星通訊、特種車輛、VR減災、海洋汙染防治、特殊帳篷、環境應急處理、警用安防、安全教育、家庭應急物品等。
從封閉到開放,短期來說,會對原有的消防行業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衝擊。
但從長遠來說,各個行業的融合,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將進入消防行業,將促進和加快整個消防行業的轉型與升級。
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將安全與應急產業標準化作為發展重點,美國將健康與安全作為標準化戰略的重點領域,日本將應急產業視為21世紀產業發展的旗手,加強應急技術創新、標準研製和產業發展緊密協調。
如:美國國土安全部提出應急裝備和產品目錄,提出研製標準的框架思路;美國ANSI組建了安全化工作組,組織制定應急管理與應急產業標準。
展會論壇上,中國應急管理標準化委員會主任王金玉,進行了《應急產業標準化建設思考》的主題演講。
關於應急產業標準化建設思路,王主任提出了應急產業標準化四維模型:
級別維度: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
業務維度:應急準備、檢測預警、應急處置、恢復重建
物件維度: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
性質維度: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服務標準
應急產業標準化四維模型對消防行業標準化制定有很多的可以借鑑的地方。
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某項先進技術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的企業,才有資格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正如王主任所說的,“一流企業研製標準、制定標準、推動標準產業化”。
消防行業的產品門類龐雜,產品缺少權威標準將導致其相容性下降,加劇市場良莠不齊的情況。
消防企業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有利於爭奪話語權、提升美譽度,也是自身實力的體現。
應急產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涵蓋了消防產業、安防產業、安全產業、防災減災產業、資訊保安產業、公共安全產業、緊急救援產業等。
消防併入應急,將為應急和消防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有利於促進國內消防安全事業的合作交流,打造大安全平臺。以論壇上做分享的3家企業為例:
縱觀全國消防安全形勢,電氣火災時防控的重點。中國每年新裝電路器約20億隻,現在使用中約600億隻,智慧升級後將獲得使用者側海量電器資料。
深圳市曼頓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基於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智慧斷路器的產品研製,每秒能夠進行上千、萬次的計算,對電流狀況進行監測與預警,緊急時還能切斷電路。
實施救援中,掌握火災現場情況非常重要。邁利艋(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眼鏡影片傳輸裝置,能夠把後方指揮人員的“眼睛和耳朵”成功地安裝在前線搶險人員的身上。
這套裝置覆蓋範圍達2萬千米,網路延時小於1秒,支援低訊號傳輸,並且像日常佩戴的眼鏡一樣輕便。據現場諮詢,一套裝置(12副眼鏡+1套終端系統與裝置),售價150萬元。
應急救援離不開通訊技術,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透過傳送衛星傳輸訊號,將分散於全球各地的衛星終端上傳資訊進行採集、傳輸、彙集、處理,透過衛星迴傳至天啟運營系統,經過資料處理後分發給相應的行業使用者,這將把應急安全領域推向新的高度。
總體而言國內應急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中國應急產業已經基本形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南和中部五大產業聚集區。
以廣東省為例,全省應急產品的生產企業高達2000多家,產品種類覆蓋國家重點產品和指導目錄的60%以上,年產值約4000億元,從業人員約130萬人。
消防安全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管理部成立,“單災種”型應急管理體系已經轉變為了“多災種”型的綜合管理體系。
消防併入應急,如何去適應開放多元的市場需求,如何在標準制定中爭奪有利話語權,如何更好融入到大安全平臺的建設與發展之中,這些都是消防企業需要重視與考慮的問題。
應急發展比較好的領域,第一是醫療應急,第二是消防應急,第三是交通應急。——應急管理部滅火救援專家組成員、原北京消防總隊總隊長、少將吳志強
一流企業研製標準、制定標準、推動標準產業化。——中國應急管理標準化委員會主任王金玉
推進應急產業發展,增強科技減災能力。6月26日,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防災減災應急產業博覽會與高峰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
結合展會與論壇內容,簡單談談應急產業下的消防發展。
1、從封閉到開放2018年消防併入應急,自此消防與應急的發展就密不可分了。
改革之前,消防有一套獨立的體系,相對比較封閉;改革之後,消防併入應急,和交通、醫療等眾多行業統一歸於應急產業,需要與各行業間進行合作,市場更加開放與多元。
比如說這次舉辦的防災減災應急產業博覽會,除了一些消防企業外,還有各行各界的應急單位。
展品覆蓋了智慧消防、無人機系統、測繪地理資訊、警用裝備、高樓逃生、防汛抗旱、急救醫療、特種照明、地震預警、衛星通訊、特種車輛、VR減災、海洋汙染防治、特殊帳篷、環境應急處理、警用安防、安全教育、家庭應急物品等。
從封閉到開放,短期來說,會對原有的消防行業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和衝擊。
但從長遠來說,各個行業的融合,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將進入消防行業,將促進和加快整個消防行業的轉型與升級。
2、產業標準化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將安全與應急產業標準化作為發展重點,美國將健康與安全作為標準化戰略的重點領域,日本將應急產業視為21世紀產業發展的旗手,加強應急技術創新、標準研製和產業發展緊密協調。
如:美國國土安全部提出應急裝備和產品目錄,提出研製標準的框架思路;美國ANSI組建了安全化工作組,組織制定應急管理與應急產業標準。
展會論壇上,中國應急管理標準化委員會主任王金玉,進行了《應急產業標準化建設思考》的主題演講。
關於應急產業標準化建設思路,王主任提出了應急產業標準化四維模型:
級別維度: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
業務維度:應急準備、檢測預警、應急處置、恢復重建
物件維度: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
性質維度:基礎標準、技術標準、管理標準、服務標準
應急產業標準化四維模型對消防行業標準化制定有很多的可以借鑑的地方。
在業內享有較高聲譽,某項先進技術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可的企業,才有資格參與行業標準制定。正如王主任所說的,“一流企業研製標準、制定標準、推動標準產業化”。
消防行業的產品門類龐雜,產品缺少權威標準將導致其相容性下降,加劇市場良莠不齊的情況。
消防企業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有利於爭奪話語權、提升美譽度,也是自身實力的體現。
3、大安全平臺應急產業覆蓋面廣、產業鏈長,涵蓋了消防產業、安防產業、安全產業、防災減災產業、資訊保安產業、公共安全產業、緊急救援產業等。
消防併入應急,將為應急和消防帶來新的發展契機,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有利於促進國內消防安全事業的合作交流,打造大安全平臺。以論壇上做分享的3家企業為例:
縱觀全國消防安全形勢,電氣火災時防控的重點。中國每年新裝電路器約20億隻,現在使用中約600億隻,智慧升級後將獲得使用者側海量電器資料。
深圳市曼頓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基於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的智慧斷路器的產品研製,每秒能夠進行上千、萬次的計算,對電流狀況進行監測與預警,緊急時還能切斷電路。
實施救援中,掌握火災現場情況非常重要。邁利艋(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的眼鏡影片傳輸裝置,能夠把後方指揮人員的“眼睛和耳朵”成功地安裝在前線搶險人員的身上。
這套裝置覆蓋範圍達2萬千米,網路延時小於1秒,支援低訊號傳輸,並且像日常佩戴的眼鏡一樣輕便。據現場諮詢,一套裝置(12副眼鏡+1套終端系統與裝置),售價150萬元。
應急救援離不開通訊技術,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透過傳送衛星傳輸訊號,將分散於全球各地的衛星終端上傳資訊進行採集、傳輸、彙集、處理,透過衛星迴傳至天啟運營系統,經過資料處理後分發給相應的行業使用者,這將把應急安全領域推向新的高度。
總體而言國內應急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中國應急產業已經基本形成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南和中部五大產業聚集區。
以廣東省為例,全省應急產品的生產企業高達2000多家,產品種類覆蓋國家重點產品和指導目錄的60%以上,年產值約4000億元,從業人員約130萬人。
消防安全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管理部成立,“單災種”型應急管理體系已經轉變為了“多災種”型的綜合管理體系。
消防併入應急,如何去適應開放多元的市場需求,如何在標準制定中爭奪有利話語權,如何更好融入到大安全平臺的建設與發展之中,這些都是消防企業需要重視與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