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七雄並立。各國剛剛從春秋時期過度而來,都在忙於消化春秋時期吞併的小國,也就是忙於消除國內的矛盾。
魏國未能統一的原因有很多,這裡我只說幾個比較淺顯的。
一、國策方面:魏國沒有一個核心的主線政策幫助魏國去統一天下,她只是想稱霸並沒有上升到統一的這個層次。這是戰國初期各國的侷限性,大家都從春秋時期過度而來大家都只是想著成就齊桓晉文之霸業讓其他各國臣服與她而不是消滅其餘各國,而且大家實力相差不大各國也不敢有這種想法,即使是秦國商鞅變法也沒有將統一作為核心政策,秦孝,秦惠文時期也只敢稱霸不敢言統一天下,昭襄初期也只達到稱霸,後期積蓄實力後才開始想到統一。商鞅的變法獎勵耕戰,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只是想著收復河西打敗魏國接替魏國稱霸,恢復秦穆公的霸業。魏國也是同樣的情況魏韓趙三國初立魏國沒有想著統一天下因為各國都不是省油的燈魏國不敢吞併其餘六雄不然其餘各國會聯合起來攻打魏國,而魏國沒有同時面對六國的實力。所以戰國初期就統治階級而言沒有統一七國的想法。
二、人才方面:魏國戰國初期稱霸近百年是因為初期魏國重視人才(李俚、吳起等),重視軍隊建設(著名的魏武卒)魏國君主有納天下賢才為己用的氣度,廣招天下有才之士前來魏國效力。這一政策使得當時魏華人才濟濟。國力也蒸蒸日上,但是後來魏國君主摒棄這一政策,人才逐漸流失(商鞅,張儀,孫臏都曾在魏國效力最後商鞅,張儀成就了秦國,孫臏前去齊國終結了魏國的稱霸局面。)而國君的昏庸也加速魏國本土人才的流失進一步加速了魏國的衰退。
三、地理方面:魏國國土成一個啞鈴形狀東西各有一個球形中間一條走廊聯通兩個球形。這樣的國土形狀使得魏國的軍事力量分散無法有效的統籌利用。同時魏國地處中原和其餘六國的領土除燕國都連線(東齊,南楚,北趙,西秦、韓)沒有一個有利的天然屏障幫助魏國進行領土防守(秦有函谷關之險,使得秦國只用少量兵力就能進行國土防禦),使得魏國在攻擊他國時不敢將所有軍隊派出怕有人偷襲國內(魏齊馬陵之戰、桂陵之戰),但是當時各國實力相差不大在不能用上全力就更不可能說去滅亡其餘六雄。
四、外交政策:魏國稱霸時期對外政策說好聽些是有錢(有實力)任性說難聽些就是白痴外交,本來趙魏韓三國同出一源(三家分晉)是天然的同盟可以拉趙韓進行魏國版的遠交近攻,主力對付秦國交好其餘各國,等秦國滅亡魏國也就有了穩定的大後方進行統一大業但是魏惠文王時期對外政策使人感覺就像現在的美國特朗普一樣不靠譜,想打誰就打誰將周圍各國打了個遍。使得各國都想方設法的對付魏國(雙拳難敵四手啊)。
五、人口方面:因為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資料,採用一個大約的數字。燕國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人、齊國三百萬至三百五十萬、楚國五百萬、南韓三百萬左右、趙國三百萬至三百五十萬、秦國四百五十萬左右而魏華人口值是在五百萬上下。各華人口值差異不大在當時的生產力情況下人口就是國力的體現,從這一數字可以看出戰國時各國實力大致情況。第一檔魏國、楚國、秦華人口四百萬到五百萬,第二檔趙國、南韓、齊國三百萬至四百萬,第三檔燕國一百五十萬至兩百萬。
六、軍事實力:這個分兩方面分析第一方面是軍隊數量,第二方面是軍隊素質及軍隊將領。首先第一方面看看各國軍隊數量按照十分之一的演算法燕國十五至二十萬,齊國三十至四十萬,南韓三十萬,南韓也是三十萬,趙國是三十萬至四十多萬,楚國是四十萬左右,秦國四十至五十萬,魏國是四十餘萬。第二方面軍隊素質和高階將領,魏國因吳起訓練出魏武卒等後期龐涓對魏軍進行了全面的訓練使得魏軍素質提升較大但是龐涓死後魏軍素質急劇下降,魏國高階將領方面有吳起、龐涓等,總體來說魏國軍隊實力並不突出。燕國軍隊素質整體不高對付東北方零散弱小的遊牧民族綽綽有餘但是中原爭霸就不夠看了,只在燕昭王時樂毅進行了整訓但是不徹底攻打齊國時還是拉上其餘各國不然真不好說,後來燕國沒辦法只好想東北和北韓半島方向發展,高階將領方面就樂毅能拿出手。齊國軍隊素質一般,齊國戰爭方面基本靠高階將領的謀劃取得戰爭勝利,高階將領有田忌、孫臏、田單等。楚國軍隊素質低下每次戰爭基本靠人多取勝,高階將領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厲害的 但是架不住楚國地廣人多,實力雄厚。南韓軍隊素質更為不堪,將領方面更加乏善可陳對外戰爭敗多勝少。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軍隊素質較高,人心思戰,高階將領方面王翦、王賁父子、白起等一大批。趙國軍隊素質較高長期對戰塞北匈奴軍事實力很強,高階將領有李牧,廉頗等。總體來說魏國軍事實力一般處於準一流。
七、經濟方面:秦國獎勵耕戰百姓重視經濟發展,魏國變法沒有獎勵耕戰這一說。所以總體來說魏國經濟實力一般。
有鑑於此魏國沒有統一六雄是因為沒有一套完整的統一各國政策,且本身實力不足。
戰國初期,七雄並立。各國剛剛從春秋時期過度而來,都在忙於消化春秋時期吞併的小國,也就是忙於消除國內的矛盾。
魏國未能統一的原因有很多,這裡我只說幾個比較淺顯的。
一、國策方面:魏國沒有一個核心的主線政策幫助魏國去統一天下,她只是想稱霸並沒有上升到統一的這個層次。這是戰國初期各國的侷限性,大家都從春秋時期過度而來大家都只是想著成就齊桓晉文之霸業讓其他各國臣服與她而不是消滅其餘各國,而且大家實力相差不大各國也不敢有這種想法,即使是秦國商鞅變法也沒有將統一作為核心政策,秦孝,秦惠文時期也只敢稱霸不敢言統一天下,昭襄初期也只達到稱霸,後期積蓄實力後才開始想到統一。商鞅的變法獎勵耕戰,沒有統一天下的想法只是想著收復河西打敗魏國接替魏國稱霸,恢復秦穆公的霸業。魏國也是同樣的情況魏韓趙三國初立魏國沒有想著統一天下因為各國都不是省油的燈魏國不敢吞併其餘六雄不然其餘各國會聯合起來攻打魏國,而魏國沒有同時面對六國的實力。所以戰國初期就統治階級而言沒有統一七國的想法。
二、人才方面:魏國戰國初期稱霸近百年是因為初期魏國重視人才(李俚、吳起等),重視軍隊建設(著名的魏武卒)魏國君主有納天下賢才為己用的氣度,廣招天下有才之士前來魏國效力。這一政策使得當時魏華人才濟濟。國力也蒸蒸日上,但是後來魏國君主摒棄這一政策,人才逐漸流失(商鞅,張儀,孫臏都曾在魏國效力最後商鞅,張儀成就了秦國,孫臏前去齊國終結了魏國的稱霸局面。)而國君的昏庸也加速魏國本土人才的流失進一步加速了魏國的衰退。
三、地理方面:魏國國土成一個啞鈴形狀東西各有一個球形中間一條走廊聯通兩個球形。這樣的國土形狀使得魏國的軍事力量分散無法有效的統籌利用。同時魏國地處中原和其餘六國的領土除燕國都連線(東齊,南楚,北趙,西秦、韓)沒有一個有利的天然屏障幫助魏國進行領土防守(秦有函谷關之險,使得秦國只用少量兵力就能進行國土防禦),使得魏國在攻擊他國時不敢將所有軍隊派出怕有人偷襲國內(魏齊馬陵之戰、桂陵之戰),但是當時各國實力相差不大在不能用上全力就更不可能說去滅亡其餘六雄。
四、外交政策:魏國稱霸時期對外政策說好聽些是有錢(有實力)任性說難聽些就是白痴外交,本來趙魏韓三國同出一源(三家分晉)是天然的同盟可以拉趙韓進行魏國版的遠交近攻,主力對付秦國交好其餘各國,等秦國滅亡魏國也就有了穩定的大後方進行統一大業但是魏惠文王時期對外政策使人感覺就像現在的美國特朗普一樣不靠譜,想打誰就打誰將周圍各國打了個遍。使得各國都想方設法的對付魏國(雙拳難敵四手啊)。
五、人口方面:因為沒有一個具體的統計資料,採用一個大約的數字。燕國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人、齊國三百萬至三百五十萬、楚國五百萬、南韓三百萬左右、趙國三百萬至三百五十萬、秦國四百五十萬左右而魏華人口值是在五百萬上下。各華人口值差異不大在當時的生產力情況下人口就是國力的體現,從這一數字可以看出戰國時各國實力大致情況。第一檔魏國、楚國、秦華人口四百萬到五百萬,第二檔趙國、南韓、齊國三百萬至四百萬,第三檔燕國一百五十萬至兩百萬。
六、軍事實力:這個分兩方面分析第一方面是軍隊數量,第二方面是軍隊素質及軍隊將領。首先第一方面看看各國軍隊數量按照十分之一的演算法燕國十五至二十萬,齊國三十至四十萬,南韓三十萬,南韓也是三十萬,趙國是三十萬至四十多萬,楚國是四十萬左右,秦國四十至五十萬,魏國是四十餘萬。第二方面軍隊素質和高階將領,魏國因吳起訓練出魏武卒等後期龐涓對魏軍進行了全面的訓練使得魏軍素質提升較大但是龐涓死後魏軍素質急劇下降,魏國高階將領方面有吳起、龐涓等,總體來說魏國軍隊實力並不突出。燕國軍隊素質整體不高對付東北方零散弱小的遊牧民族綽綽有餘但是中原爭霸就不夠看了,只在燕昭王時樂毅進行了整訓但是不徹底攻打齊國時還是拉上其餘各國不然真不好說,後來燕國沒辦法只好想東北和北韓半島方向發展,高階將領方面就樂毅能拿出手。齊國軍隊素質一般,齊國戰爭方面基本靠高階將領的謀劃取得戰爭勝利,高階將領有田忌、孫臏、田單等。楚國軍隊素質低下每次戰爭基本靠人多取勝,高階將領方面也沒有什麼特別厲害的 但是架不住楚國地廣人多,實力雄厚。南韓軍隊素質更為不堪,將領方面更加乏善可陳對外戰爭敗多勝少。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軍隊素質較高,人心思戰,高階將領方面王翦、王賁父子、白起等一大批。趙國軍隊素質較高長期對戰塞北匈奴軍事實力很強,高階將領有李牧,廉頗等。總體來說魏國軍事實力一般處於準一流。
七、經濟方面:秦國獎勵耕戰百姓重視經濟發展,魏國變法沒有獎勵耕戰這一說。所以總體來說魏國經濟實力一般。
有鑑於此魏國沒有統一六雄是因為沒有一套完整的統一各國政策,且本身實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