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續寫明雪
-
2 # 美子夢工廠
電視劇《清平樂》主要以北宋為歷史背景,講述了趙禎在知道太后不是生母后,將自己的女兒嫁給生母李家的子孫李瑋。但是由於兩人的感情不和,女兒跑回皇宮。由於趙禎一直以來的德政,女兒的這一行為對他的威嚴形成了挑戰。
於是,一場公主抗爭,不屈服命運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當趙禎選擇承受這份來自帝王身份的剋制與權衡,就已無法再兌現自己曾對女兒許下的諾言——要讓她成為大宋最快樂的姑娘。
《清平樂》透過對仁宗時期朝堂風雲的深度刻畫和對兒女情長的細緻描摹,展現宋仁宗趙禎開創的“仁宗盛治”。
在《清平樂》中,當仁宗要廢后時,臺諫官紛紛跑去拍皇帝的宮門,大喊大叫,要他出來“賜對”,這個看來非常“僭越”的行為,在當時的確有過其事。“當時的言官有進諫皇帝、監督政府的權力,這是士大夫的職責。就像范仲淹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和自覺。”
在人治文化的大背景下,宋代由君主、宰執、臺諫組成制衡態勢,有相對健全的制度與程式。因而有觀點認為宋代是“皇帝與士大夫、官僚共治天下”。“這個說法在宋史學界比較盛行,大體上沒錯,但一般大眾也容易誤解,認為這種政治生態會永遠好下去。而皇帝畢竟是最高統治者,對君權的制衡能否實現,主要倚賴制衡各方的個人道德修養和賢明程度。”虞雲國認為,只有同時滿足明君、賢相、真臺諫這些人治文化的充分條件,宋代中樞權力結構的分權制衡態勢才有可能維持住。這一點上,整個宋代,似乎只有宋仁宗時期差強人意。
宋仁宗在位時期,除卻軍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都頗有些盛世氣象。吳鉤用“庸常又仁聖”來評價宋仁宗。“宋仁宗是我最讚賞的一個古代皇帝,他可能沒有開國平亂的能力,也沒有什麼藝術才情,就是一個老老實實做好皇帝本分的人。他在位四十餘年裡,基本做到國泰民安,也湧現了一大批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宋仁宗可謂是守成之君中的典範。”
“宋仁宗之後,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乃至宋徽宗四朝的很多人才,都是在仁宗朝已經出現或培育成功的。”虞雲國認為,仁宗朝人才在宋朝歷史上可謂首屈一指,連《水滸傳》也是從仁宗朝寫起,但在這些故事演義中,趙禎總是充當“背景板”,從未唱主角。
《清平樂》這部電視劇的室內佈景、人物服飾、道具等都比較講究,但也存在一些細節上的疏漏。比如劇中出現晏殊拿了茶壺倒茶的情節,其實宋代人流行的是點茶,所用的茶具和現在的茶壺不同。
專家認為,電視劇未必會對宋史普及起到多大作用,但至少吸引了觀眾對宋史的關注。“此前,古裝電視劇裡有太多的宮鬥權謀、鉤心鬥角,而真正體現歷史文化美好一面的作品不多。《清平樂》讓我們感受到那個美好優雅、文化興盛的歷史時代,讓人對傳統有一種美的理解,我期待能有更多這樣的歷史劇出現。”
回覆列表
電視劇《清平樂》,是發生在北宋時期,以宋仁宗為主線的一部劇,描述了當時的社會現狀,才子能臣,經濟繁榮,穿插著愛、怨、敬和無奈。
帝王的遠大志向,現實的壓制無奈,知人善用,愛惜民眾,一步步發展農業、養蠶、貿易等,使京城一片繁華。愛民如子做好子民的君父,在劉太后、曹皇后和眾位臣子的幫助下,雖然有戰爭,依然是宋朝發展史上,一個好的時期。
開疆拓土難,守城也不易,做個好皇帝,人民安居樂業,一片繁華,也不易。宋仁宗趙禎以仁愛治國,百姓稱讚,是歷史上的有名的盛世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