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櫻桃番茄GO

    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來看,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同時價格的波動是由供求關係所引起的。

    這樣就很清楚了,價格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價值,一個是供求關係。供求關係大家都容易理解,那什麼是價值呢?是傳統意義上的成本加上利潤麼?我覺得不是。Chanel和LV的包為什麼賣那麼貴?因為品牌和奢侈品的號召力;德國的Benz和BMW呢?因為一流的品質、良好的口碑和德華人的嚴謹;比利時和瑞士的巧克力呢?悠久的歷史、出眾的手工工藝和特別的口感;Sony的電子產品呢?日本人的細膩、穩定的售後服務和對細節的苛求;Apple的Macbook和Iphone呢?酷眩的外形、獨特的設計和超前的產品體驗;Armani和Zegna的西服呢?一流的剪裁、精細的做工和頂級的品牌;還有中國大陸這幾年飛速上漲的房地產呢?真的是房子品質好的一塌糊塗,值幾萬塊一平米麼?不是,成本放在那裡,更多的是泡沫和人們對未來升值空間的預期。

    這些看明白了,大家就會發現,原來價值除了成本和利潤以外,還跟品質、品牌、服務、口碑、工藝、外形、設計、細節、未來升值預期等等因素相關,這些我把它們稱為附加值。

    那現在完整的公式出來了:

    價格=成本+利潤+附加值

    供求關係是外部條件,我們很難去影響和控制,那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這三個環節中下功夫。很多供應商忽略了附加值的關係,只會降低成本,降低利潤,覺得外貿越來越難做,訂單越來越難接,賺錢越來越難,可老外卻要求越來越多,條件越來越苛刻,對供應商還是很不滿意。

    原因何在?是因為國內大部分的外貿企業都沒有特別強的附加值優勢,那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只有成本優勢所引起的價格優勢!我不否認有些企業有獨特的產品,有特殊的設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專利,有很大的工廠和強大的生產能力等等。但是在以上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那價格談判的好壞就直接決定了你的利潤,甚至能不能拿下訂單。

    勞動決定價值這一思想最初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威廉·配第提出的,還指出商品價值量與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生產小麥所用勞動時間和從秘魯銀礦中生產白銀並運來倫敦所需勞動時間相等,後者便是前者的自然價格。雖然這一推斷方法在今天看來有很多弊端和漏洞,但是配第最大的貢獻莫過於首次提出了勞動價值論,為以後的勞動價值學說奠定了發展基礎。

    供求關係

    西方經濟學研究商品價格時主要是從商品的供求來影響價格來考慮的商品價格的決定因素和變動機制

    所謂供給,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者在一定價格條件下願意並且能夠提供的某種商品或勞務的數量。這裡強調的是生產者既願意又能夠提供的商品或勞務的數量,即我們常說的有效供給。所謂需求,是指消費者在某一時點上和某一價格條件下,對某種商品或勞務願意購買並能夠購買的數量。這裡強調的是願意購買並能夠購買,是一種有效需求。當供不應求時,商品短缺,購買者會爭相購買,銷售者就會趁機提價,買方不得不接受較高的價格以滿足自身需要,於是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也就是出現了賣方市場。所謂的賣方市場,就是由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型別。由於供不應求,賣方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即使提高價格也能把商品賣出。

    當供過於求時,商品過剩,銷售者競相出售,購買者會持幣待購,賣方不得不以較低價格處理他們過剩的存貨,於是出現了“貨多不值錢”的現象,也就是出現了買方市場。所謂的買方市場,就是由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型別。由於供過於求,買方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價格通常趨於下降。

    價格變動因素:

    從勞動價值論來考慮:

    當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或勞動生產率變化時,會引起商品價格變化。商品價格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與勞動生產率成反比。

    引起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或者勞動生產率變化的原因有以下可能:工人素質提高,生產效率提升,則勞動生產率提高,商品商品價格的決定因素和變動機制價格下降。技術水平的提高,引進先進的技術或者依靠發明創新,使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商品價格下降。

    從供求關係來考慮:

    有許多方面會對供求關係產生影響,這裡主要分析一下幾個方面。

    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氣候、地域、時間因素等。比如蘋果遭受冰雹減產,價格則會高於往年,是由於氣候的影響。羽絨服在東北賣出高價,在海南減價也少有人買;沿海地區海鮮價格便宜,內地省份得付出高價,這些則是因為地域因素。

    2.政策影響

    當一個國家出現通貨膨脹時,政府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鼓勵人們儲蓄,減少消費,這時,對商品的需求減少,會引起商品價格下降。反之則會引起商品價格的上升。3.人們的心理預期當人們預期某一商品價格會下降時,則會減少此時對它的消費,需求減少引起價格下降。同理,當生產者預期哪種商品會帶來高收益時,就會去生產該商品,供給增加,引起價格下降。

    4.競爭因素

    當市場競爭機制不同時,同樣會引起供求變化,從而影響價格。在完全競爭市場,買者和賣者都大量存在,產品是同質的,不存在質量與功能上的差異,買賣雙方能充分地獲得市場情報。在這種情況下,買方可以決定自己的需求,因為進出該商品市場的門檻低,賣方也可以決定供給。無論是買方還是賣方都不能對商品價格進行影像,只能在市場既定價格下從事生產和交易。同理,在不完全競爭情況下,買賣各方獲得的市場資訊商品價格的決定因素和變動機制

    5 是不充分的,他們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奇特的定價策略有比較大的迴旋餘地,它既要考慮競爭物件的價格策略,也要考慮本企業定價策略對競爭態勢的影響。而在完全壟斷的行業中,交易的數量和價格則都是由壟斷者單方面決定的。

    其他因素

    除去以上兩種因素會對價格變化產生影響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政府扶持、是否有專利、企業形象等。政府重點扶持的產業產品價格可能會偏高,例如農產品,政府會保證一個最低價格,以鼓勵農民進行農業生產。如果一個產品有專利,則會使價格偏高。企業的形象也會造成產品價格的變動,好的企業形象對於價格上漲起到推動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幾歲可以辦存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