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重陽節有著怎樣的歷史演變,有什麼民俗?
12
回覆列表
  • 1 # 鄉野的樹姐

    重陽節,是有著悠久傳統的中國文化節日之一,也是敬老的節日。重陽節什麼時候開始有的?這得回溯到漢代。

    一、據漢代《西京雜記》中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可見,在當時已有了重陽節求壽的風俗,而漢代距今已有2200年。

    二、在古時,人們賦予清明節活動為“踏青”,賦予重陽節的活動內容則為“辭青”,和清明節一樣,人們這一天走進大自然,郊遊登山遠眺,所以民間也有重陽節登高的習俗,許多地方還將重陽節稱作“登高節”。我們熟知的唐朝王維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中,也明確說明了重陽節這天的風俗活動: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三、中國儒家觀點中有有六陰九陽之論,九是陽數,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所以又叫“重陽”。古時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 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必不可少。“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也是當時閤家過節、款待親朋的禮節。

    四、重陽節為農曆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因而引深成為祭拜祖先與敬老節日。發展到今天,重陽節已然成為“老人節”,成為人們愛老、敬老的一種表達方式。這個節日和中國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文化內涵深蘊,源遠流長,是值得倡導及傳承的美好節日。

    重陽節什麼時候開始有的?至少從漢代就已經開始。讓我們在這天登高望遠、戶外呼吸,走進大自然,在這一天兄弟相親,家人相聚,尊老、愛老,紅葉、菊花、美酒、大闡蟹走起!

  • 2 # 楊醫生閒話健康

    清明還未過,又來聊重陽,小秘書,日子的腳步能放慢一點嗎?

    清明祭祖我們都知道,重陽節也祭祖,你知道嗎?福建莆仙人重陽祭祖比清明祭祖多,故俗有3月小清明,重陽大清明之說。

    九九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節日,文字記載可追溯到春秋戰國,屈原都曾留下筆墨:集重陽入帝宮兮。但此重陽非彼重陽,此處重陽僅指天;魏文帝曹丕的: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此處重陽就應是現在所指了。

    其實重陽節源於一個道教仙家故事。

    相傳東漢,汝南有個瘟魔,只要他一出現,家家有人生病,天天有人喪生,哀鴻遍野。

    汝南縣青年恆景,家中徒遭厄運,父母因此雙亡,自己也差點丟了性命。病癒之後告別妻兒,決定訪仙學藝,為民除害。

    過千山,涉萬水,終於在一個古山裡尋到一位仙人,仙人被其感動,收他為徒。仙人送他一把降妖寶劍,並授他降妖秘訣。恆景苦練,寒來暑往多年,終成降妖高手!

    一天仙師把恆景叫到身邊,你藝已學成,明天九月初九是瘟魔出來的日子,該下山為民除害了。臨行前交給恆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化酒,並口述降妖秘訣。

    是日清晨,青年騎著仙人所贈仙鶴趕回家鄉。按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山上,發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昏天黑暗,天搖地動,瘟神再次出現,尋到鄉親們藏身山前,不過此番前來,該著瘟神喪命。山風吹來,花香草香及酒香直撲瘟神的鼻,再見瘟神全無往日凶神惡煞模樣,瑟瑟發抖,說時遲那時快,恆景手持寶劍,衝下山,念著降妖秘訣,與垂死掙扎的瘟神展開殊死搏鬥。結局沒有懸念,瘟神被殺死,還了一方太平!從此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登高避瘟,年復一年傳統便流傳下來。

    在中原的傳統意識裡雙九是長久之意,寓意健康長壽,所以又稱老人節!

    重陽節,正值9月,菊花遍開,中華大地各地方的此節習俗雖不盡相同,但佩須臾,簪菊花(晉變俗)以去穢招祥;登高賞菊,對月飲酒遍訪親友,敬老、愛老、遵老的形式卻完全相同!

    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一部我們的老祖宗與天鬥與地斗的歷史,不靠天不靠地,就靠自己的雙手,不惜拋血灑汗,一代又一代,才有今天的富庶和安寧,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心懷感激?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敬老、愛老,尊老!

    不知來路,何知去路?!

    不念恩情,何處尋愛?!

    當下中國將邁入老年社會,強調敬老、愛老、尊老,即是傳統使然,也是時代的需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為何自己不研究飛機,反而加入歐洲聯合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