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第三、四則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譯文:詩詞創作,有兩種所謂“境界”,一種是“有我之境”,一種是“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就是有我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就是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怎麼回事呢?是“我”來觀察景物,景物都帶著“我”的感情色彩。無我之境,是從“物”的角度來觀察物,所以也不知道哪個是“我”,哪個是“物”。古人寫詞,有我之境用的比較多,當然也不見得就寫不出無我之境,無我之境是豪傑之士能自然寫出來的。無我之境,詩人只能在心思寧靜的時候寫出來。有我之境,是詩人心潮澎湃之後轉為寧靜時寫出來的。所以,無我之境優美,有我之境宏壯。疏證:第三、四兩則,都是討論所謂“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這兩種境界都是怎麼回事,爭論很多。但咱們解讀這東西,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把這東西想的太玄妙,不要覺得哎呀媽呀了不得,這是替王國維想多了。其實王國維的意思很簡單,“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要對比著看,兩者就是個程度的區別。“有我之境”是詩人的感情比較外顯,比較奔放,抒情色彩特別濃重。“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說詩人強烈的想用寫境來抒情,以至於景物有明顯的詩人自我的色彩。比如他舉的例子,“淚眼問花花不語,亂花飛過鞦韆去”,寫景帶有強烈的人的主觀情緒。淚眼問花,傷心事想要跟花說,花不但不說話,還無可奈何的“飛過鞦韆去”。這乾脆就不是寫境,就是直白的寫自己的心境,所以叫“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其實不是真的無我,詩人寫景一定不是為了寫景,詩人絕對不會客觀的觀察世界,一定會有自己在裡面。所以“無我之境”不是真無我,還是有,只不過不那麼彰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什麼是無我之境呢?我們結合第四則,“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來理解。無我之境,突出的就是一個“心靜”。大白話說,寫詩的人當時當刻,基本看開了,豁達了,心態寧靜,沒有多大情緒波瀾,“以物觀物”,寫景相對客觀。雖然也是為了抒情,但是自然平和,心融於物,潛藏不露。詩人只是儘可能的平實的還原景物,但是仍然是在寫自己的心情。“有我之境”,很自我,很感性,情感洋溢,個人化。“無我之境”很超脫,比較理性,比較冷靜,比較客觀和普遍化。這兩者的區別,不是真的“有”和“無”的區別,只是“顯”和“隱”的區別。很多學者批判王國維,說王國維講的“無我之境”太絕對,怎麼可能“無我”。實際上人家王國維本來就沒說真的無我,“有無”都是相對的。真的“無我”還寫詩幹什麼。王國維說,“夫境界之呈於吾心而見於外物者,皆須臾之物也。惟詩人能以此須臾之物,鐫諸不朽之文字,使讀者自得之。遂覺詩人之言,字字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所能言,此大詩人之秘妙也。”王國維本人也沒說寫詩能真的“無我”。劉鋒傑、章池《人間詞話百年解平》說,“無我之境的我,不像有我之境的我那麼張狂罷了。”一語中的,就是這個意思。“有我”“無我”哪個更厲害?王國維說,古人寫詩一般都是“有我”,“無我”也不是寫不出來,少。這是實話。其實寫詩大多數都是這樣,“有我”帶有強烈的個人情感,這時候往往是詩人創作慾望最強的時候。“無我”要經過一些事,最後沉澱,釋然,看淡了看開了,情感成為一種人生體悟,這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都說陶淵明“淡”,真的淡?真淡就不寫詩了。另外,學者解讀此二則,多舉莊子和叔本華出來。莊子我們知道,愛講“忘我”、“喪我”,但是其實這些概念跟王國維的“無我”有點關係,但不能拿來相互理解,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叔本華也講“觀物”,愛講“絕對寧靜”,所以很多人把他拎出來,跟王國維的“觀物”對照著看。王國維跟叔本華之間確有關係,會受到他的影響,但是未必此處就是本叔本華。叔本華講“觀物”的意思,人要滅絕慾念,得到最高解脫,“我”跟“物”沒關係了,我看物好像鏡子照東西。純粹講美學,這麼講可以。寫詩要是這麼寫,用我不喜歡用的網路語言來說,那還寫個毛線?西方美學跟東方美學,大家要注意,不是說完全沒關係,但是出發點有本質的不同。東方美學更多還是從“人”出發,西方是從“客觀世界”出發。叔本華我不喜歡,本身他也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把人家很多東西拿過來(說好聽了是借鑑),最後弄些玄乎的東西出來。悲觀主義有種特殊的魅力,但這種魅力好像塞壬海妖的歌聲,一旦沉迷,必死無疑。當然這是題外話。講文藝美學,肯定有很多概念是模模糊糊的,你怎麼說都行。我們解讀這些東西,千萬不要為人的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來表現我們很牛),要多做減法,少做加法,寧可去葉,不要添枝。第四則,王國維說“無我之境”是“優美”,“有我之境”是“宏壯”。宏壯好理解,“優美”什麼意思?很多人費盡心機去解釋,其實大可不必。文字這東西,本身就不能完全準確的表達人的意思。文字好像人眼,只能看見可見光,而“意思”好像所有波長的光,很多東西看不見。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裡說,“吾心寧靜之狀態,名之曰優美之情,而謂此物之優美。”他的意思,我跟物沒什麼關係,在關係之外看物,今天看到的跟以前看到的不一樣,這就叫“優美”。他說叫優美就叫優美吧,我覺得還不如叫“靜美”。第四則裡的“由動之靜”雜釋頗多。從“動”到“靜”,怎麼就成了“有我”和“宏壯”了?此“靜”與彼“靜”有什麼不同?“亂紅飛過鞦韆去”怎麼就“靜”了?其實不是很好理解。不理解就不強解,咱們水平低就要這樣。很多學者胡亂解釋一氣,自己都不能自圓,也挺沒意思。比如佛雛《王國維美學思想批判二》非說“亂紅飛過鞦韆去”之後,“他終於把慾念驅走”,他怎麼知道的?這兩則,大家最後把“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分清楚就行了,注意是王國維本人的“有我”和“無我”。並且,“有我”“無我”之間,其實還能分出很多不同的程度來,這兩者其實是兩個典型的極端。最後留一個思考題。我的一句詩:“減燭星愈近,忘雪片刻春”,有閒情逸致的,大家看看這是“有我之境”還是“無我之境”。
《人間詞話》第三、四則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有我之境,於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譯文:詩詞創作,有兩種所謂“境界”,一種是“有我之境”,一種是“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就是有我之境。“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就是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是怎麼回事呢?是“我”來觀察景物,景物都帶著“我”的感情色彩。無我之境,是從“物”的角度來觀察物,所以也不知道哪個是“我”,哪個是“物”。古人寫詞,有我之境用的比較多,當然也不見得就寫不出無我之境,無我之境是豪傑之士能自然寫出來的。無我之境,詩人只能在心思寧靜的時候寫出來。有我之境,是詩人心潮澎湃之後轉為寧靜時寫出來的。所以,無我之境優美,有我之境宏壯。疏證:第三、四兩則,都是討論所謂“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這兩種境界都是怎麼回事,爭論很多。但咱們解讀這東西,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把這東西想的太玄妙,不要覺得哎呀媽呀了不得,這是替王國維想多了。其實王國維的意思很簡單,“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要對比著看,兩者就是個程度的區別。“有我之境”是詩人的感情比較外顯,比較奔放,抒情色彩特別濃重。“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就是說詩人強烈的想用寫境來抒情,以至於景物有明顯的詩人自我的色彩。比如他舉的例子,“淚眼問花花不語,亂花飛過鞦韆去”,寫景帶有強烈的人的主觀情緒。淚眼問花,傷心事想要跟花說,花不但不說話,還無可奈何的“飛過鞦韆去”。這乾脆就不是寫境,就是直白的寫自己的心境,所以叫“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其實不是真的無我,詩人寫景一定不是為了寫景,詩人絕對不會客觀的觀察世界,一定會有自己在裡面。所以“無我之境”不是真無我,還是有,只不過不那麼彰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什麼是無我之境呢?我們結合第四則,“無我之境,人惟於靜中得之。”來理解。無我之境,突出的就是一個“心靜”。大白話說,寫詩的人當時當刻,基本看開了,豁達了,心態寧靜,沒有多大情緒波瀾,“以物觀物”,寫景相對客觀。雖然也是為了抒情,但是自然平和,心融於物,潛藏不露。詩人只是儘可能的平實的還原景物,但是仍然是在寫自己的心情。“有我之境”,很自我,很感性,情感洋溢,個人化。“無我之境”很超脫,比較理性,比較冷靜,比較客觀和普遍化。這兩者的區別,不是真的“有”和“無”的區別,只是“顯”和“隱”的區別。很多學者批判王國維,說王國維講的“無我之境”太絕對,怎麼可能“無我”。實際上人家王國維本來就沒說真的無我,“有無”都是相對的。真的“無我”還寫詩幹什麼。王國維說,“夫境界之呈於吾心而見於外物者,皆須臾之物也。惟詩人能以此須臾之物,鐫諸不朽之文字,使讀者自得之。遂覺詩人之言,字字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所能言,此大詩人之秘妙也。”王國維本人也沒說寫詩能真的“無我”。劉鋒傑、章池《人間詞話百年解平》說,“無我之境的我,不像有我之境的我那麼張狂罷了。”一語中的,就是這個意思。“有我”“無我”哪個更厲害?王國維說,古人寫詩一般都是“有我”,“無我”也不是寫不出來,少。這是實話。其實寫詩大多數都是這樣,“有我”帶有強烈的個人情感,這時候往往是詩人創作慾望最強的時候。“無我”要經過一些事,最後沉澱,釋然,看淡了看開了,情感成為一種人生體悟,這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都說陶淵明“淡”,真的淡?真淡就不寫詩了。另外,學者解讀此二則,多舉莊子和叔本華出來。莊子我們知道,愛講“忘我”、“喪我”,但是其實這些概念跟王國維的“無我”有點關係,但不能拿來相互理解,容易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叔本華也講“觀物”,愛講“絕對寧靜”,所以很多人把他拎出來,跟王國維的“觀物”對照著看。王國維跟叔本華之間確有關係,會受到他的影響,但是未必此處就是本叔本華。叔本華講“觀物”的意思,人要滅絕慾念,得到最高解脫,“我”跟“物”沒關係了,我看物好像鏡子照東西。純粹講美學,這麼講可以。寫詩要是這麼寫,用我不喜歡用的網路語言來說,那還寫個毛線?西方美學跟東方美學,大家要注意,不是說完全沒關係,但是出發點有本質的不同。東方美學更多還是從“人”出發,西方是從“客觀世界”出發。叔本華我不喜歡,本身他也是受到佛教思想的影響,把人家很多東西拿過來(說好聽了是借鑑),最後弄些玄乎的東西出來。悲觀主義有種特殊的魅力,但這種魅力好像塞壬海妖的歌聲,一旦沉迷,必死無疑。當然這是題外話。講文藝美學,肯定有很多概念是模模糊糊的,你怎麼說都行。我們解讀這些東西,千萬不要為人的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來表現我們很牛),要多做減法,少做加法,寧可去葉,不要添枝。第四則,王國維說“無我之境”是“優美”,“有我之境”是“宏壯”。宏壯好理解,“優美”什麼意思?很多人費盡心機去解釋,其實大可不必。文字這東西,本身就不能完全準確的表達人的意思。文字好像人眼,只能看見可見光,而“意思”好像所有波長的光,很多東西看不見。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裡說,“吾心寧靜之狀態,名之曰優美之情,而謂此物之優美。”他的意思,我跟物沒什麼關係,在關係之外看物,今天看到的跟以前看到的不一樣,這就叫“優美”。他說叫優美就叫優美吧,我覺得還不如叫“靜美”。第四則裡的“由動之靜”雜釋頗多。從“動”到“靜”,怎麼就成了“有我”和“宏壯”了?此“靜”與彼“靜”有什麼不同?“亂紅飛過鞦韆去”怎麼就“靜”了?其實不是很好理解。不理解就不強解,咱們水平低就要這樣。很多學者胡亂解釋一氣,自己都不能自圓,也挺沒意思。比如佛雛《王國維美學思想批判二》非說“亂紅飛過鞦韆去”之後,“他終於把慾念驅走”,他怎麼知道的?這兩則,大家最後把“有我之境”“無我之境”分清楚就行了,注意是王國維本人的“有我”和“無我”。並且,“有我”“無我”之間,其實還能分出很多不同的程度來,這兩者其實是兩個典型的極端。最後留一個思考題。我的一句詩:“減燭星愈近,忘雪片刻春”,有閒情逸致的,大家看看這是“有我之境”還是“無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