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諾維茨基的生涯總得分破30000分,楊毅發了篇文章,談到了諾維茨基和王治郅當初的境遇,看完真是為王治郅感到心酸。
王治郅和諾維茨基一樣,都屬於投籃能力強,防守能力弱的球員。想當初,很多中國記者都不覺得諾維茨基絕對強於王治郅,就連當時小牛主帥老尼爾森也說“ 王治郅是我最好的運動員之一”。但如今,諾維茨基已經半隻腳踏進了名人堂,而王治郅只是NBA的匆匆過客。
是什麼導致了兩人天差地別的NBA生涯?是時間,更是中國體制運動員背後的無奈。
諾維茨基,1978年生人,在進入NBA之前只在德國乙級聯賽打過球。1998年被NBA選中之後,他立馬就去了NBA。雖然新秀賽季場均只有8.2分,但由於得到小牛隊的重點培養,諾維茨基的場均得分迅速飆升到了2000-2001賽季的21.8分。
也正是2000-2001賽季,王治郅終於迎來了他的第一個NBA賽季。要知道,在之前,他通往籃球運動員最高殿堂的路,走得多麼艱難。當然,之後的路也走得很艱難。
1999年,王治郅22歲。小牛隊在第二輪總第36順位選中了他,但國家隊和八一隊依然不放人。
2001年,王治郅24歲。在幫助八一隊奪得CBA總冠軍後,王治郅終於獲准進入NBA。但那時候,已經是NBA的賽季末了,王治郅只打了5場比賽,場均出場7.6分鐘,得到4.8分1.4籃板。
“那時候,大郅每打出一場好球,高興極了。回家,在車庫裡就喊他的未婚妻宋洋:‘石頭!快做好吃的吧!’有一回,大郅吃高興了,我就問:你說,什麼時候能讓你打主力啊?大郅放下了筷子,長嘆了一聲說:你看,德克被選中就來了,在這好幾年了。”
讀到楊毅這段話,真是心酸又感動。心酸的是,個人在國家至上面前的無力感,對現實的無奈;感動的是,王治郅仍在為立足NBA而努力著。
新秀賽季結束後,王治郅又馬不停蹄地參加申奧、東亞運動會、亞洲籃球錦標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國家任務,錯過了最關鍵的NBA夏季訓練營、夏季聯賽和新賽季初的一些比賽。
2002年,王治郅和小牛合同到期,沒有得到續約。他想留在美國參加夏季聯賽以提高能力、展示自己,不參加2002年釜山亞運會,直接參加世錦賽。但因為這個決定,王治郅迎來人生的轉折點——被國家隊開除。更殘忍的是,他在中國被封殺,沒有了市場號召力。凡此種種,讓王治郅心力交瘁,失去了訓練、比賽的動力,加之難以融入美國文化,王治郅最終淪為NBA的匆匆過客。
作為中國登陸NBA的第一人,王治郅成了“在為國效力和個人發展中得平衡”的一塊試金石和犧牲品。因為後來,中國籃協對登陸NBA的姚明、易建聯變得“寬容”了:允許晚點參加中國隊的集訓,允許不參加不重要的洲際賽。
前段時間,諾維茨基的生涯總得分破30000分,楊毅發了篇文章,談到了諾維茨基和王治郅當初的境遇,看完真是為王治郅感到心酸。
王治郅和諾維茨基一樣,都屬於投籃能力強,防守能力弱的球員。想當初,很多中國記者都不覺得諾維茨基絕對強於王治郅,就連當時小牛主帥老尼爾森也說“ 王治郅是我最好的運動員之一”。但如今,諾維茨基已經半隻腳踏進了名人堂,而王治郅只是NBA的匆匆過客。
是什麼導致了兩人天差地別的NBA生涯?是時間,更是中國體制運動員背後的無奈。
諾維茨基,1978年生人,在進入NBA之前只在德國乙級聯賽打過球。1998年被NBA選中之後,他立馬就去了NBA。雖然新秀賽季場均只有8.2分,但由於得到小牛隊的重點培養,諾維茨基的場均得分迅速飆升到了2000-2001賽季的21.8分。
也正是2000-2001賽季,王治郅終於迎來了他的第一個NBA賽季。要知道,在之前,他通往籃球運動員最高殿堂的路,走得多麼艱難。當然,之後的路也走得很艱難。
1999年,王治郅22歲。小牛隊在第二輪總第36順位選中了他,但國家隊和八一隊依然不放人。
2001年,王治郅24歲。在幫助八一隊奪得CBA總冠軍後,王治郅終於獲准進入NBA。但那時候,已經是NBA的賽季末了,王治郅只打了5場比賽,場均出場7.6分鐘,得到4.8分1.4籃板。
“那時候,大郅每打出一場好球,高興極了。回家,在車庫裡就喊他的未婚妻宋洋:‘石頭!快做好吃的吧!’有一回,大郅吃高興了,我就問:你說,什麼時候能讓你打主力啊?大郅放下了筷子,長嘆了一聲說:你看,德克被選中就來了,在這好幾年了。”
讀到楊毅這段話,真是心酸又感動。心酸的是,個人在國家至上面前的無力感,對現實的無奈;感動的是,王治郅仍在為立足NBA而努力著。
新秀賽季結束後,王治郅又馬不停蹄地參加申奧、東亞運動會、亞洲籃球錦標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等國家任務,錯過了最關鍵的NBA夏季訓練營、夏季聯賽和新賽季初的一些比賽。
2002年,王治郅和小牛合同到期,沒有得到續約。他想留在美國參加夏季聯賽以提高能力、展示自己,不參加2002年釜山亞運會,直接參加世錦賽。但因為這個決定,王治郅迎來人生的轉折點——被國家隊開除。更殘忍的是,他在中國被封殺,沒有了市場號召力。凡此種種,讓王治郅心力交瘁,失去了訓練、比賽的動力,加之難以融入美國文化,王治郅最終淪為NBA的匆匆過客。
作為中國登陸NBA的第一人,王治郅成了“在為國效力和個人發展中得平衡”的一塊試金石和犧牲品。因為後來,中國籃協對登陸NBA的姚明、易建聯變得“寬容”了:允許晚點參加中國隊的集訓,允許不參加不重要的洲際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