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26722064098

      “情景交融”,即情語與景語融為一體,或隨景賦情,情隨景生;或移情於景,景中見 情;或物我情融,主客一體。唐代近體詩誕生之前,情景交融是詩歌抒情手法發展的極致,歷代情景交融的詩篇舉不勝舉。如:

      歸園田居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詩至唐代,唐人在繼承和發掘傳統的基礎上,創造了“融情入景”的特殊表現手法,使抒情詩創作達到前無古人的境界。所謂“融情入景”,乃指將詩人的主觀情感(包括情緒或意念)完全融化在景物描寫之中,或隱藏在景物描寫的背後,即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上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融情入景”是唐代近體詩創作使用最普遍的手法之一,採用此手法的詩作俯拾即是。如: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唐以前歷代情景交融的詩篇,都是運用情景互動的方式抒發情感。詩中固然有“景語”為情感的抒發作鋪墊或烘托,可以起到強化或深化情感的作用,但詩歌情感的表達仍離不開“情語”,是靠“景語”與“情語”的互動配合來實現的。而且,隨著文人創作的興盛,詩中“情語”、“景語”均趨於生活、細膩,往往竭力鋪寫,大肆渲染。如《歸》中不但有榆柳、桃李、遠人村、墟里煙、狗吠、雞鳴、桑樹等田園風光的重筆渲染,還有表現詩人厭惡官場、迴歸自然的心情流露,“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情語”與“景語”的互動配合,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彷彿遺世獨立、超凡脫俗、悠然自得的詩人就在眼前。

      由於體裁的限制,融情入景的詩作往往將抽象的情感透過想象和聯想,轉化成或寄寓在具體的景物景象描寫之中。如《山》一詩的頷聯、頸聯寫景的句子就寄寓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之情。由於融情入景手法對詩作的意向和主旨不做直接的揭示,而是隱蔽在作品的深處,因而使作品更加含蓄、深沉,讓讀者在尋思求索中玩味無窮,獲得豐富深遠的審美享受。《山》是王維的代表作,首聯寫雨後空山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清新,又是初秋傍晚,給整首詩勾勒了一個宏大的背景。頷聯皓月當空、青松如蓋、石上清泉、熠熠生輝,雖是描摹自然卻處處有作者的人格體現。頸聯“竹喧”、“蓮動”、“浣女(歸)”、“漁舟(下)”,以動襯靜,以喧襯幽,表現詩人對幽靜純樸生活的嚮往。尾聯委婉地道出詩人遠離官場、潔身自好、寄情山水的願望。詩人僅用淡淡的幾筆就勾畫了一幅雨後山村的晚景圖,清新、寧靜而又洋溢著和平安樂的氣氛,猶如世外桃源一般,正是蘇軾所贊“詩中有畫。

      唐人融情入景手法與傳統情景交融手法的另一主要差異是:“景語”的構成運用了“虛實相生”的特殊方式。

      傳統情景交融手法中,“景語”的表達無論簡略或細緻,無論是撒點式的渲染還是畫面式的鋪寫,都繪形繪色繪聲,力求具體清晰。《歸》裡就包含大幅景語和大幅情語,把那種辭官歸隱,迴歸自然的歡愉之情毫不掩飾地表露出來。

      王維的《山》則不同,詩人巧妙地捕捉住“明月”、“清泉”、“竹(喧)”、“蓮(動)”等一系列極具特徵的景物,組合成四幅並列的畫面,彼此間的空間關係與邏輯聯絡藏而不露,給讀者留下想象的餘地。藉助生活閱歷,你彷彿見皎潔的月光透過鬆枝灑遍大地,聽泠泠清泉流過石上;更妙的,畫面動了,竹林裡隱隱傳來一陣陣歌聲笑語,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那會是些什麼人隱蔽在其中呢?詩中一個個具象或意象(實景)喚起讀者的想象和聯想,作者想要表現而無法形諸文字的內容,據此在讀者頭腦中構建具體生動的形象(虛象)。因此,這種響中見幽、動中寓靜的審美效果,勝過實景描繪的作用。

      融情入景的詩作中,“景語”中凝聚了大量資訊,故能“以小見大”、“以有限表達無限”,喚起讀者的想象和聯想。

      綜上所述,“融情入景”手法與傳統的“情景交融”手法無論在抒情方式還是審美效果上均有明顯不同。前者抒情更含蓄蘊藉,涵蓋的資訊量更大,拓展了詩意的廣度和深度,不僅如此,而且在審美上還產生了虛實相生的藝術效果,人們藉助聯想與想象在欣賞過程中作了一次審美的飛躍,以“遊於無窮”。由“情景交融”到“融情入景”,是詩歌創作方法的演進,也是詩歌發展的一次更新、一次飛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9年瑞典公開賽男單八強已經產生,1/4決賽賽程安排是怎樣的?你認為有哪些焦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