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家APP
-
2 # 新格物小站
藝嶼EYESVOT |茶器
這個問題,應該以不同國家飲茶所需茶杯分類回答,中日韓,阿拉伯地區,歐美地區,不一而足。
我只能從宏觀上聊聊,拋磚引玉…
這個問題的意義,在於不同的茶所需茶器不同,茶之潛能皆因“器”昇華使然,以綠茶為例:
綠茶多以蓋碗為主,透明玻璃杯亦可,綠茶香氣需“緩衝”散發,故多選用,淺而口大茶杯。
如斗笠杯
汝窯青瓷
這也是功夫茶,閩粵“呷”茶的標配之一。藝嶼EYESVOT ,看,聽,說!鐵觀音是我的最愛,從小耳濡目染茶人茶事,見到這問題也就想來聊聊…
如上,綠茶以蓋碗和玻璃杯為主。而紅茶、普洱茶和烏龍茶搭配瓷壺、紫砂壺,水溫要高,鎖住香氣,重在品啜;花茶和造型茶則輕鬆許多,重在察言觀色,散熱快。
不同茶配不同器皿圖
接下來,聊聊日本茶藝茶器茶杯(有點跑題了)
如圖,不同形狀的茶杯,如天目,馬上,編笠……
日本茶器分為,和物(“燒”也就是窯的意思)和唐物(從中國或南韓等傳入的器形)。
茶碗
茶入
夏目(盛放抹茶粉)
茶則
茶筅
筒
柄杓
仕覆
燈盞
石臼
以後再看到浮世繪圖中的茶道器具,對日本茶器也就不會一無所知了吧!
(完)
藝嶼EYESVOT ,看,聽,說!
從器型論茶器,感官會告訴人器皿的一切資訊。眼睛看到的紋飾、色彩、手裡摸到的器型,這些特徵也是人們對杯子認識的最大標籤。
搖鈴杯(鈴鐺杯)很像一隻鈴鐺,杯子立在那裡,也像把鍾倒過來的樣子,也有仰鍾杯這一名稱。但是,手裡捏個鐘多不適合,想想畫面也是太辣眼睛,所以多稱呼為搖鈴杯。
搖鈴杯,杯口沿微展、腰腹微收、底足聚攏,亭亭而立,儀態優雅。外壁呈S形,在手裡拿捏、把握,手指自如收放。杯腹深是聚茶香的優勢。是品茶最佳器型。標準的搖鈴杯 杯身的S型線條柔美而不媚態,挺拔而不剛硬,經典形態的標準就是杯子的每個部位之間都有最恰當的比例,美得很有精神。
△墨彩晚歸舟圖搖鈴杯
每一個經典的器型,都會出現保留著它的主要特徵進行改變的樣式,樣式出現的越來越多就形成特徵鮮明的同氣連枝的同系族。就像基因遺傳一樣,好的傳承保留,壞的變異消失去。標準搖鈴杯加大身高就是高鈴鐺杯。高鈴鐺杯是九頭身的模特美人,高挑出眾,長腿細腰,一眼就令人傾倒。
△影青釉高鈴鐺杯
馬蹄杯清代流行的器型。倒著放就像馬的蹄子。最主流的馬蹄杯口沿敞開,斜削身腹,底足平整或內凹。
△青花江崖海潮紋馬蹄杯
△高底足的馬蹄杯圖:天藍釉馬蹄杯
△最傳統的馬蹄杯從底到口,一條直線。剛挺又靈秀。圖:雍正五彩花卉馬蹄杯
壓手杯《陶說》:“此即撇也,坦口折腰,手把之,其口正壓手,故名。”壓手杯是明代永樂時期景德鎮御窯廠創制的新型瓷杯。壓手杯的特點為胎體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時,正壓合於手的虎口處,給人以沉重壓手之感。
△永樂青花壓手杯
△青花纏枝紋壓手杯
雞缸杯缸的外型,杯身以雞為裝飾主題,所以名字就是雞缸杯。雞缸杯的問世傳說種種,現在聽來最有用的是成化元年雞年與及“吉”同音所以雞缸杯是明成化御用珍品。這個很應明年雞年雞杯市場的好景。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雞心杯按慣例,搖鈴是像鈴鐺,馬蹄是蹄型的,但是雞心杯的外型並不像雞心,之所以叫它雞心杯是因為杯子底下藏了一粒雞心。這款杯子口沿比地足要大將近10倍,小小的足抱起大大的杯身,要想避免頭重腳輕,搖搖晃晃,底足就要有聚力的能量。在杯子底下就凸出一粒雞心一樣的厚坯來增加重力。
△永樂青花雞心杯
雞心杯多好玩,都說為人處世多長點心眼會更好,有一顆心的雞心杯卻把心踩在腳底藏了起來。如果把底翻起來卻不見雞心,那就是藏到消失了。按傳統雞心杯的型再做改進,修坯的時候掌握好杯底厚度,不顯痕跡杯子的重心任然聚在底部,就成功改進出了藏起雞心的雞心杯。
△新彩珍禽雞心杯
高足杯從新石器時代就有高足杯的出現,最早應該是解決席底而坐的生活習慣而存在的器皿。高足杯在元代最為盛行,據統計元代出土樞府瓷高足杯數量佔總數的95%以上。元人喜飲好騎,高足杯的手柄就很方便移動飲用,所以高足杯又有馬上杯的別稱。高足杯作為茶器,從高足到杯身比例各有調整,拿起杯子很有茶不停、杯不歇的漫灑之趣。
△新彩青綠山水高足杯
斗笠杯這是一隻有太多故事的杯子,形狀就像俠客的斗笠帽子,光看一部水滸就看到江湖中無處不是斗笠盞。茶的江湖裡也是,人均入手率最高的也是斗笠盞。儘管與搖鈴杯、馬蹄杯等比起來喝茶的使用體驗明顯沒有優勢。口廣茶易涼,腹淺不聚香,身直拿不穩,但是杯身能裝飾的面廣顏值高,所以愛的人就多了。
△碧色釉斗笠盞
民國後出現的杯子大都沒有特定的器型名稱。從前慢,一隻杯子從問世到世人皆知,漫長的時間裡人們能都接受了,並享受著這種杯子帶來的生活方式。 而現代太多的杯子來不及有名字,就消失在快變豐富的生活方式裡了,盛器而已。但是盛器,盛起的是人的生活。認真生活的人會記住它們。茶杯的識別從紋飾、有云雷紋、卷草紋、蕉葉紋、雲龍紋、萬字錦等等的常見紋飾;從色彩還有雞油黃、甜白、影青、霽紅、祭藍等。形態又有方口、花口、瓜稜、葫蘆等。更有各年代各地域的窯口美器。隻言片語,願能向眾多茶器同好拋磚引玉,共同惜器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