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惜彥36156457
-
2 # 亦白品牌設計
當年沒趁便宜的時候,在自己發展的城市買下一套房,現在想買也買不起。但是到這個城市來工作,真的讓自己學到很多見識很多成長也很多。
-
3 # 鄭秦雲
《鄭國渠岸話風雲》
2019年,本人跟隨九三學社咸陽綜合支社等單位遊歷了不少地方,最能令我心靈振撼的,惟關中大裂谷一處也。總的感覺是不虛此行,使我在多彩的深秋、多思歷史風雲的浩蕩,發思古之幽情,對鄭國渠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鄭國渠首孔雀灣位於咸陽北35㎞,涇陽縣西北25㎞的關中大裂谷上。西引涇水,東注洛河,全長300餘里,據稱可澆灌旱田4萬畝。從久遠的戰國末年,秦穆公聘請南韓水利專家鄭國從紀元前246年起主持修建鄭國渠,歷經十年竣工。此項大工程,使八百里秦川成為天府之國。與蜀中的都江堰工程並稱為中華水利工程的雙璧,而都江堰造就了另一個天府之國一一成都平原。
在鄭國渠的澆灌下,八百里秦川成為秦國重要的糧倉,糧食和物資的豐富使高大俊朗的秦國壯漢所向披靡,戰鬥力特別強,陸續打敗了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在偉大的秦始皇時代,創造了中華大一統的萬古基業。
我生在西安,長在寶雞,落腳在咸陽,從書上讀過關於鄭國渠的隻言片語,從未想到過鄭國渠從關中大裂谷借涇入洛的雄偉壯麗。這次我跟團壯遊了鄭國渠,心裡邊油然昇起懊惱與驚喜交織的複雜感情。懊惱地是我一個在關中道成長的秦山渭水兒女竟然連近在咫尺的鄭國渠都沒有領略過,驚喜地是在我的暮年看到了它奇絕的真面目,的確是:"飛流湍白浪,巨石作山基,濤聲驚飛鳥,折轉群峰立。"關中大裂谷東西長不過9km多,山與地坪的傾角達70多度,深達300多米。涇河正源從甘肅的涇川縣發出,名為白龍江,融匯到關中大裂谷以後,被開鑿鄭國渠的人們巧妙的利用,形成了水庫及河溝湖汊的完整體系,使存、取、用水的機制完善配套,在關中大地上成功地運轉了兩千多年,關中獲利非淺,秦國和歷朝歷代都獲利非淺,成為中華民族壯碩歷史的一部分。西安和關中城市群的發育及形成與鄭國渠的開鑿不無密切的關係。
鄭國渠的典型風光被人為的列了八處,其中有幾處提綱挈領的地方最有特色。第一,孔雀灣觀瀑布。有三處地方,一在一箇舊時鑿巖成洞的洞口上部,從一隻預設龍頭的大嘴裡噴出白沫,化作冷霧,飄散在圍觀和拍照的人群裡,引起一陣陣驚叫。二是在裂谷的立壁上探出一隻龍頭,一股猛水自龍頭噴出,飄飄蕩蕩直達100多米的谷底,與奔流的涇河水融匯在一起,濤聲振天。沿著隧洞可達瀑布落水處的上部,涼霧飛來,人們自然不敢靠得太近。三是在裂谷折轉處有一條攔水大壩,涇河水顯然儲量相當豐富,越過大壩形成一線瀑布群,白浪翻滾,煞是壯觀。為了旅客的安全,豐水期只讓遠觀,禁止接近,使人們充滿了遺憾。我曾經用"毛龍千鱗吸水去,綵鳳萬羽氤氳懸。水簾罩洞仙人住,涇河飛濤雪霧連。"的詩句概括孔雀灣觀瀑的盛況。當然還有鄭國渠隧洞壁上的神話故事繪畫,無不使人回味悠長。
鄭國渠另一個精彩的景點是黑溝。沿著一條宛如一線天一樣的小溝從臺階上走下,逐漸接近渠的水平面,發現渠裡自由地遊著數不清的彩色鯉魚,紅白黃黑成為主色調,大小不一,有的還躍出水面。很少有人投食。當渠水聚成一個小潭後,樓梯又折轉向上。自然形成還是開鑿的大廳上部有龍吻設定,飄灑出數不清的水滴在小潭裡敲出音樂般的叮咚聲。摺梯通向Sunny照耀下的公路,我沿著小潭走向大廳另一邊,欣賞了小潭裡的睡蓮。回頭望見一個院落,一個如常人般的龍首人身帝君竟坐在一處窯洞門口,一隻香爐上嫋嫋飄蕩著青煙。據稱這就是涇河龍王,當年由姜子牙封的神。渭河尚無龍神,涇河是渭河的支流,有涇渭分明的歷史典故和鄭國渠濱從的裂谷山川,有了一點靈氣,故成就了小龍。我發現龍王的眼睛雕刻得很奇特,竟一直望著我們的一舉一動。我告別了龍王,沿著一條次第懸掛燈籠的山洞走了二里地,拐進一個更大的山洞裡,出口的洞壁上掛了一張雕有一條細龍的銅牌。牌上刻的竟是五爪金龍,說明涇陽龍雖然很小,竟然也是一方帝君神祇。我在一首小詩中描述當時的心境:"天縫細,階梯陡,龍王見我多回首,未拜心生疚。"
其餘尚有鄭國湖景點,有船泊在湖邊,儘管旗幟招展,號帶飄揚,似乎與城市公園大同小異,引不起人們大的興趣。還有人為的建築,什麼書院,畫樓…實在趕不上僧廟道場的人氣,至多走走完事。
關於鄭國渠,中國向世界申遺已經成功,這裡成了陝西省一處具有世界級遺產光輝的文物基址,在世界灌溉工程中佔有一席之地。數千年來,鄭國渠為中華民族解決吃飯穿衣立下了汗馬功勞,它不僅"強秦富關中,灌溉釀雄奇",它還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永遠載入史冊。
來這裡一遊,不虛此行。
咸陽人
回覆列表
我自己追悔莫及的事到現在還沒有,不虛此行的事是今年六月進藏,好多年一直想去西藏看看只是時間不允許,加上聽說高反的事多自己也有點怕,今年六月得空就去了,坐飛機到拉薩,節奏很慢的轉轉看看,宏偉的布達拉宮、聖潔的大昭寺、異域風情的八廓街和虔誠的朝拜者、讓我深深的喜歡這座城。待了十天沒有高反,身體還可以。雖然沒能到阿里,但給我下次進藏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