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姐姐講史
-
2 # 談古論金
在歷史上,劉伯溫沒有當過朱棣的大臣,劉伯溫去世的時間是1375年5月16日,這一年是洪武八年,生於1360年5月2日的朱棣這時16歲,離洪武十三年(1380)就藩燕京北平還有5年,離1402年登基稱帝還有27年,劉伯溫完全不可能成為朱棣的大臣哪怕是隸屬藩王的陪臣。
在傳說中劉伯溫幫助朱棣主要是設法鎮服苦海幽州底下的孽龍,建造北京城,民間傳說劉伯溫按照八臂哪吒的樣子畫了北京城的規劃圖,建起了一座八臂哪吒城——正陽門是哪吒的腦袋;東邊的崇文門、東便門、朝陽門、東直門,是哪吒半邊身子的四臂;西邊的宣武門、西便門、阜成門、西直門,是哪吒另半邊身子的四臂;北面城門的安定門、德勝門,是哪吒的兩隻腳;而皇城則是哪吒的五臟。因為這樣,八臂哪吒制服了孽龍,北京城就能順利建成並長治久安。
傳說中上述建城的事發生在永樂帝時期,正如前述,真實歷史上這時候劉伯溫已經離世,與劉伯溫不可能有關,但是,這個傳說不是完全的向壁虛構,有其傳播上的淵源。
首先,與人們通常認為的永樂年間建城不同的是,洪武元年(1368)明朝政府就對北京內城做過改造,僅僅從時間線上,劉伯溫參與過當然也有可能——雖然並無證據。
其次,北京內城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修建的,忽必烈的大臣劉秉忠參與了元大都的規劃設計,奠定了北京城的雛形,元代就有『劉秉忠建八臂哪吒城』的傳說,到了明代,劉秉忠被替換成了劉伯溫。
劉伯溫沒有當過朱棣的大臣。1375年5月16日,64歲的劉伯溫就去世了,當時15歲的朱棣還是燕王。
1311年7月1日劉基出生在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字伯溫,他也叫劉青田。他博通經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會算,當時人們把他比作諸葛亮。他曾在元朝為官不得志,歸隱山林。
後半生一直輔佐朱元璋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聽聞劉基的大名,帶著禮品多次請他出山。1360年他跟隨朱元璋來到南京,當了朱元璋的謀士。在朱元璋平定天下時,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朱元璋的寵信。他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有定軍策之功。
1368年朱元璋坐上了大明開國皇帝的寶座,劉伯溫奏請朱元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授劉基為弘文館學士。11月,朱元璋大封功臣,封劉基為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資善大夫、上護軍,封誠意伯,食祿二百四十石。1371年,賜劉基回了老家。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後,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御醫開了藥方,他照單抓藥回來煎服用,覺得肚子裡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讓他十分痛苦,不久死去。
劉伯溫在輔佐朱元璋打天下以及治國方面都充當了大智囊的角色,功不可沒。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的形象是一位神人、先知先覺者、料事如神的預言家,有“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之說。
關於劉伯溫輔佐朱棣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亂,戰火綿延不絕,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玉帝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他一把“斬仙劍”,號令四海龍王,因為龍王太老了,又非常繁忙。因此他就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跟隨劉伯溫。他的這九個兒子分別是
1、長子囚牛,喜音樂,蹲立於琴頭
2、睚眥(yá zì)古代史書記載其嗜殺喜鬥,刻鏤 於刀環、劍柄吞口。性格剛烈、好勇擅鬥。請看圖:
3.嘲風,形似獸
4、蒲牢 ,平生好音好吼,洪鐘上的龍形獸鈕是它的遺像。
5、狻猊(Suān ní),形似獅子
6、贔屓(bì xì長得像烏龜)也叫“霸下”
7、狴犴(bì àn)古代在牢獄的大門上畫著狴犴的頭形,後用作監獄的代稱
8、八子負屓(fùxì),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
9、九子螭吻(chī wěn),又名鴟尾或鴟(chī)吻,口潤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取其滅火消災
龍王的這九個兒子都很勇猛,法力無邊,神通廣大。
劉伯溫和九子完美合作,果然不負玉帝的期望。他們幫朱元璋平定了戰亂,一統大明江山。完成這些之後,劉伯溫和九子又輔佐朱棣登上了皇位。所有的任務都完成了,他們準備返回天庭覆命時,野心極大的明成祖朱棣竟然動了歪歪心思。他已經探明瞭劉伯溫和九子的身份,他心裡認為如果把劉伯溫這位天神和九子神獸能永遠留在大明,那就必定能保大明江山流傳萬世,然後還能進行進一步的打算,戰勝全球各個國家,當世界的君王。可是他們都是玉皇大帝的“天神”,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一個小小的凡人如何才能將他們留在人間呢?朱棣犯了難。
於是他便借修築紫禁城為名,偷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天仙劍是劉伯溫的專有法器,一個小小的凡人豈能使用得了?更何況九子是神獸,他們頓時吞雲吐霧、呼風喚雨,大發雷霆。
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使用計謀,他對九子老大贔屓說:
“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贔屓一看原來是一塊小小的石碑,這有何難?他呵呵一笑,輕而易舉地就馱在了身上,但是無論他怎樣使用法力,都寸步難行。
原來,神功聖德碑乃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無量的),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能鎮四方神鬼。
另外的八個龍子看到大哥被壓在碑下,不忍離去,便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他們發誓永不現真身。朱棣雖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般的神獸。
劉伯溫得知此事後,認為朱棣不守信用,歪點子太多,他一氣脫離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後悔莫及,為了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為了表示自己深深的懺悔,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
現在,在民間的許多建築中就用了九子的雕塑形象以取祥瑞之兆,象徵著威嚴,還象徵著消災滅禍,逢凶化吉,剪除邪惡、主持公道的寓意。將它們置於屋脊之上,以希望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