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丁酉新春#在不同的地方,元宵節有不同的習俗,比如在滇東北地區,每年的元宵節,頭等大事就是要去上墳,而且要在晚上去。在你的家鄉,元宵節都有些什麼習俗呢?
7
回覆列表
  • 1 # 微莆田網

    莆田鬧元宵,“十里不同風,一村一習俗”,每個村莊鬧元宵的習俗都別具一格,各有千秋。現在,我們一起看看莆田各地元宵。

    在莆田仙遊縣後沈村,行儺遊神是鬧元宵的重要內容。正月初八那天,會抬本境神明金身出殿巡遊,行走於村舍阡陌之間,繞境一圈,到各家各戶巡安布福,保佑信眾吉祥平安。行儺隊伍或騎大馬,或擎執事,或護龍輦,或舉旗幟,儼然遠古帝王出巡。出遊路線沿途各家都已在門前擺設好供桌香案,果品茶酒,貢銀柴草,預備接行儺。隊伍所到之處,鄉民放炮迎拜,叩首祈福,人聲鼎沸,人群如潮,著實蔚為壯觀。

    四海航安懷聖德,七星劍舉沛甘霖,2017年正月初十,莆田涵江霞徐順濟廟元宵擺齋宴祈福,很是壯觀。

    世界最大“紅團”莆田出爐,該“大紅團”直徑有八十八公分,象徵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大團結的五十六個小紅團圍繞旁邊,邊緣還有一圈小福桔,製作十分精緻。現場有個阿婆每隔一會兒就會給“大紅團”抹刷上花生油,以防天氣乾燥糯米皮破裂。抹上花生油的“大紅團”油光可鑑,更加精美呢。據瞭解,這個亮相莆田霞徐順濟廟的超級大“紅團”得提前一兩天製作,一年只在元宵之際做一個。“大紅團”寓意祈福祝願大家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紅紅火火,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這個煙筒鬧元宵也很獨特。

    荔城區拱辰街道朱墩村元宵

    莆田華亭的元宵

    湄洲島,每年正月初十至十四,“媽祖故里”的媽祖信眾都會準時前往祖廟恭請媽祖金身回家,並前往本村各家各戶巡安繞境布福,保佑孃家人吉祥安康,平安順利。

    平海城隍廟都會舉行由城隍爺代玉皇巡遊的“抬神巡遊”傳統民俗活動,巡遊路線達幾十公里,隊伍浩浩蕩蕩,陣容威嚴壯觀,規模隆重盛大,氛圍盛況空前,節日氣氛濃厚熱烈,難得一見。

    看了上面的元宵,真是精彩,莆田各地的元宵還在上演,精彩不斷。

  • 2 # 你瞎~

    #丁酉新春#我們濰坊的元宵節習俗有什麼呢!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

    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湯圓,又名“湯糰”、“元宵”.吃湯圓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 乳糖圓子”、“湯丸”、“湯糰”,生意人則美其名日:“元寶”.宋元元初時,湯圓已成為元宵節的應節食品,所以人們又稱它為“元宵”.如今,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元宵依餡論,分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元宵又有鹹、甜、葷、素之分;按製作方法分,有手中搓制、元宵機制和竹匾水滾等諸種;按粉制區別,則有糯米麵、高梁米面等。

    猜燈謎

     玩燈是元宵節的一個重要專案。燈謎是元宵燈節派生出來的一種文字遊戲,也叫燈虎。將謎面貼在花燈上供人猜射,謎底多著眼於文字意義,並有謎格24種,常用的有捲簾、鞦韆、求鳳等格,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一次燈謎盛會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市燈謎會猜”,設有燈謎上萬條,3天裡參加的人次達兩萬多人。

  • 3 # 德科陣營

    #丁酉新春#元宵節是全國統一的節日,但是每個地方的習俗又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地方是吃湯圓,有的地方是吃元宵。

    我們北方的元宵節的習俗歷來是早晨吃餃子,一家人一起包餃子,而晚上就是吃元宵啦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 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後稱“元宵” ,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陝西的湯圓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滾"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熱熱火火,團團圓圓。

    也有一些比較“傳統”的習俗,比如正月十五這一天不能洗頭髮不能洗澡,這都是以前的時候的習俗。聽說說初一、十五不能洗頭,據說會褻瀆神明。為什麼初一十五理髮店都關門休息了,別人說洗了會帶來晦氣 把好運沖走 通常說這樣會嫁不出去,老人們說會死舅。家裡這邊的長輩都不讓在農曆的初一、十五洗頭。

  • 4 # 怪誕獵奇

    #丁酉新春# 元宵佳節,家家戶戶張燈結綵,共同慶祝傳統節日元宵佳節。地處揭東縣炮臺鎮的新寨村、石牌村更是熱鬧非凡,凡在上一年生男孩或娶媳婦的村民,都點燃象徵吉祥如意的紅燈籠,開始操辦“燈酒”,賓主共歡,一派喜氣洋洋。

    新寨村燈酒始於南宋,發展於明清。那些過去一年生了男孩或娶媳婦的村民準備做燈酒,他們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籌備宴請親戚朋友,規模有大有小,有辦十多桌的,也有辦三至四桌的,最多時全村共辦了一千多桌,操辦燈酒的村民根據來賓的身份、地位安排席位。並考慮進食和飲酒的禮節、儀式和上菜的程式,選聘操廚廚師。古時辦燈酒的人家,還必須張貼紅紙於祖祠公告,並敲鑼打鼓告知全村,稱為“報喜”,並以“石榴花”水為孩子沐浴,祭拜“公婆母”,祈求孩子平安健康,現在“報喜”習俗被取消,逐漸沿襲為品嚐美味飲食的習俗。

    #元宵節# 元宵做燈酒的菜餚,不僅講究色香味俱全,還講究葷菜和素菜的搭配。元宵之夜,燈燭通明,賓主入座,酒席開始,主桌上披著大紅桌布,桌面上四角擺著四個圓盤子,盤子上盛著全雞、全鴨和豬蹄子,這四種菜都塗成紅色,是隻看不吃的陳列品,其時手抱嬰兒的首席長輩代表嬰兒發表祝酒詞,表示歡迎前來參加元宵燈酒的嘉賓,並請各位多多關照。接著開始上第一道菜“五福甜湯”,這道菜用紅棗、龍眼、蓮子、銀杏、百合加糖煮成,象徵福澤綿綿,甜甜蜜蜜。燈酒間的每道菜都由長輩夾第一筷送給嬰兒象徵性的吃一下,其他人才開懷吃喝,品燈酒,評廚師,大家對每道菜進行品評,氣氛十分熱烈。由於做燈酒的活動,湧現了許多名廚,繁榮和發展了潮汕地區的飲食文化。燈酒的結束菜———爆炒青菜,清醇爽口,奇香四溢,同時配以羅卜雕刻而成的雙“喜”字,相映成趣,餘味無窮。

    每年的元宵節,許多旅居異地的遊子,海外僑胞紛紛迴歸梓里,品燈酒,敘鄉情,興趣盎然地參加當地的做燈酒活動,共圖興旺發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有哪些麵食發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