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Pleeza
-
2 # 一個考研過來人
在研究生生涯中,大家都繞不開學術論文的發表。題中的“一作”的意思是論文的第一作者;同樣,“二作”就是第二作者,依次類推。
以我們學校規定為例,中文核心期刊是“一作”和“二作”才有份量。在碩士畢業資格和學業獎學金評選中,中文期刊以及其他外文期刊等的“一作”和“二作”才有效。如果論文是“三作”或者以後順序,不符合學校規定,所以基本是無效的。
據我瞭解,有少數學校對於碩士階段是沒有發表學術論文,或者專業等相關要求的。導致了許多同學碩士畢業都不知道學術論文如何發表;另外,大多數學校對碩士還是有很多要求的,比如發表至少一篇C類或者B類等一篇學術論文,對於這類要求,大部分只有論文的“一作”,“二作”才有效;也有少數學校有“三作”也有效。
大家的學校對此是如何規定呢?
-
3 # 高校人才真經先來說說論文中作者排名的講究
按照學術慣例,論文的第一作者一般是論文的主要貢獻者,包括主執筆、觀點的提出、實驗的設計等,大多數情況下第一作者只有一個人,但目前也有很多論文出現共同第一作者(在論文說明中有明確標註)。而後面的幾個作者則是研究的協助者,包括實驗的具體實施,提供實驗資料,部分內容的撰寫,而通訊作者則是專案的管理者和負責人,要對研究結果的真實性負責,同時也是研究得以開展的保障,所以通訊作者一般是導師或課題組負責人。
也有不少情況下,第一作者是觀點提供者,第二作者是執筆者,比如很多研究生的論文寫完後都是掛導師第一作者。而第三、第四作者基本上都只是協助者。
對於非第一作者,我曾經給老師們打了一個比方:如果一篇論文值100分的話,那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貢獻要佔到80%,後面其他作者則根據貢獻來分剩下的20%。就算沒有三作四作,也只有20%的貢獻。而且,這20%的價值還要看論文的價值。如果說CNS這種頂刊價值100的話,那普通中文核心的價值多半隻有個位數(當然人文社科領域也有很牛的中文核心期刊),再乘上20%的話,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
再來說說論文中作者排名的認可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第三第四作者的貢獻度不顯著,所以在評價時難度較大。而且,對論文作者排名的認定和認可是分場合的,除了常見的職稱評審,還有研究生學位認定、人才招聘、年度考核、人才稱號評定等等場合,每種場合每個學校對作者排名把握的尺度是不一樣的。
一般來說,在團隊內部評定貢獻時,第三第四作者的貢獻是可以得到體現的,也是必須得到體現,否則,大家都願意去當主角,沒有人願意去給別人做嫁衣。因此,在年度考核、績效發放中,特別是在有經費自主權的團隊中,第三第四作者也是可以獲得回報的。
另外,在人才稱號評定中,一些第三作者論文也可能會作為申報者的代表作,這是因為這些論文通常都是高水平論文,比如一篇nature論文的第三作者,其價值多半比一篇四區SCI更高。
但是,在職稱評審、學位認定、人才招聘工作中,非頂級期刊論文的第三第四作者基本上沒有用處,因為要準確評價難度太大,意義也不大。
另外,由於國內學術界對論文作者排名認定上很不嚴謹,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一篇中文核心論文,一個作者也可,兩個、三個、四個作者也可,有貢獻的能寫上,沒有貢獻的也能寫上,明知道是掛名也沒人舉報。所以,對國內學術評價者來說,底線就是第一作者。當然,由於目前中國學者論文灌水已經灌遍全球了,所以很多國外期刊的非第一作者也不太可信了(即便是寫明瞭具體貢獻也不一定可信)。所以,第三第四作者不被承認,某種程度上也是學術界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果吧。
-
4 # YINANRENSHI
我們的體會是,文史哲文章最好一位作者,一期期刊,二人作者也要控制在百分之二十以內。原因主要是博士生的文章署名一般兩人以上(含導師),這一點非常讓人頭疼,暑博士個人吧,文章份量不夠暫且不說,作者的名頭也達不到發稿要求,只好搭上一位學術界有點份量的導師,以兩人為限。碰到連導師都沒啥資質的,這位博士的文章就很難發了。
坊間稱學術期刊收版面費純屬胡扯,我們一期就發十來篇稿子,大部分都是約稿,不僅不收版面費,而且給以較高稿酬,否則就約不到好稿,造成刊物質量急劇下降的後果,砸了自己的品牌,被逐出C刊。另外,好的學術刊物有國家社科基金資助,也根本不需收受版面費,況且收受版面費還會面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取消資助的重罰,如求索等刊。
回覆列表
中文核心期刊一般來說只有第一作者被認可。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方面,中文核心期刊並沒有建立被學術界公認的通訊作者制度或者貢獻率排名制度,從而導致科研人員和公眾以傳統的慣性思維,按照作者署名先後次序來評定所有作者的貢獻率。就算有的中文期刊注有通訊作者,在做成果評價時也會被忽視。另一方面,傳統的管理制度,片面引導了科研人員和社會大眾對論文第一作者的重視,反而忽略了其他作者的貢獻率問題,缺乏更細緻的除第一作者以外的其他作者的規定。再一方面,科研人員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時確實存在很多亂署名的問題,比如有的論文實質上明明是學生寫的,卻因為種種原因將導師作為第一作者;還有的論文明明是導師寫的,卻也因為種種原因將其他人或者學生作為第一作者。正因為存在這樣的亂象,也因為“種種原因”並無實質的證據,所以在評價時為了方便,便只認可第一作者。至於有真正貢獻的其他作者只是和第一作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關係。中文核心期刊第一作者的重要性是有很多表現的比如在評職稱的時候,雖然你作為非第一作者的成果也可以算作你的成果,但你的代表作必須是你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或者著作才行,在各類專案申請書的代表性論著部分撰寫時,也只認可你作為第一作者的論著,甚至SCI和SSCI,也需要是第一作者才可以。再比如,在高校內部的科研表彰制度中,一般都預設只獎勵和表彰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不獎勵;在各類成果評獎過程中,原則上只有第一作者才可以申報評獎,如果第一作者不申報其他作者想申報則必須得到第一作者的授權,而且有的省市在發放獲獎證書的時候只頒發給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