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64199609548

    不用如果,歷史上的李世民已經做過了。

    玄武門之變發生在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但是兩個月之後的八月初九李世民才正式登基稱帝,這兩個月裡他幹了下面這幾件事。

    第一、以李淵的名義大赦天下,只誅李建成和李元吉,餘黨一概不問,這裡面就有魏徵、王珪、韋挺等東宮僚屬以及馮立、謝叔方、薛萬徹等攻打玄武門的武將。

    第二、被李淵立為皇太子,同時軍國大事全部交由李世民處理。

    第三、更換朝堂官員,將三省宰相及十二衛大將軍全部更換為天策府的屬下,徹底掌控朝堂。

    以秦叔寶為左武衛大將軍,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候大將軍。以高士廉為侍中,房玄齡為中書令,蕭瑀為尚書左僕射,長孫無忌為吏部尚書,杜如晦為兵部尚書,宇文士及為中書令,封德彝為尚書右僕射(除了封德彝這個腳踩兩隻船的,其他都是李世民的鐵桿手下)。

    而此時,幽州發生了李建成的黨羽幽州大都督廬江王李瑗謀反的事情,謀反被迅速平定後,李世民再次下令赦免相關人員,不得相互告發,違者一律反坐。

    雖然李世民一再頒佈赦令,但還是有人想捉拿建成黨羽,意圖邀功請賞,於是李世民派遣魏徵前往山東安撫人心,而魏徵在磁州也赦免了建成黨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至此,李世民完全掌控朝堂,天下人心也基本安定,李淵已完全被架空,而此時突厥兵臨渭水,進逼長安,除了李世民之外,無人能解此危局,李淵也只能順水推舟,下詔退位,才有李世民六騎臨渭水,與突厥結便橋之盟。至於滅東突厥,擒頡利可汗,四夷共尊“天可汗”,那就是四年後的事情了。

    針對有的答案說什麼弒父,我只能說真是太naive,中國古代幾千年一直講究以孝治天下,李建成李元吉只是兄弟,殺了也就殺了,而李淵是皇帝,是父親,殺了李淵那就是謀殺君父,不忠不孝,南北朝+隋朝幾百年弒君父的有幾個有好下場?李世民不是傻子,他要敢殺李淵,他的統治合法性立刻就會動搖,畢竟此時山東人心不穩,外部突厥入侵,他要敢這麼做立刻就是滅頂之災,所以他才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逐步控制朝堂,安撫天下人心,完全架空李淵,至此大權在握,李淵此時政治生命已經終結,就是一個普通人,李世民好吃好喝把他供起來就行了,幹嘛非要把弒父這個屎盆子往自己頭上扣呢?

  • 2 # 使用者4645885161158

    唐太宗有十四個兒子:皇后長孫氏生恆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楊妃生吳王李恪、蜀王李愔;陰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貞、江王李囂;韋妃生紀王李慎;楊妃生趙王李福;楊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蔣王李惲;後宮宮女生楚王李寬、代王李簡。

    唐太宗的大兒子生於承乾殿,取名“承乾”,隱含承繼皇業,總領乾坤之意。承乾秉性聰明,武德三年,封恆山王。太宗即位,為皇太子,時年八歲。不想成年後喜好聲色,漫遊無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兩面派,當著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宮,便與群小褻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廢,深嫉受太宗喜愛的魏王李泰。後來,李承乾甚至想謀老子的反,被人告密,繫獄當死。“帝詔長孫無忌、房玄齡、蕭瑀、李績、孫伏伽、岑文字、馬周、褚遂良雜治,廢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帝為廢朝,葬以國公禮。”(《新唐書·太宗諸子》)唐太宗有鑑於此,曾下了一道詔書:“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窺望者,兩棄之,著為令。”(《新唐書·太宗諸子》)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紙空文。

    第2子楚王李寬,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雲,早薨,無後,國除。

    第3子吳王李恪,是隋煬帝女兒楊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吳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稱其肖己,欲立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長孫無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對。長孫無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個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後來,無忌輔立李治後,就藉口“謀反案”殺李恪“以絕眾望,海內冤之”。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數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卻死於冤獄。

    第4子李泰,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進封衛王,貞觀二年,改封越王,授揚州大都督,十年,改封魏王,心懷奪嫡之計。於是太子和魏王雙方各樹朋黨,想下毒手。太子李承乾被殺後,李泰也被“幽閉”起來,後改封泰為順陽王,遷居均州的鄖鄉縣。貞觀二十一年,進封濮王。35歲就死了。高宗永徽三年,薨於鄖鄉,年三十有五。

    第5子李祐,武德八年,封宜陽王,其年改封楚王。貞觀二年,改封燕王,十年,改封齊王,授齊州都督。他整天與小流氓鬼混,尤其愛好打獵。長史屢諫不聽。太宗怪長史輔導無方,換了敢於犯顏直諫的權萬紀任長史。貞觀十七年,李祐派刺客殺了權萬紀,發動叛亂。結果李祐事敗,賜死於內省,貶為庶人。國除。

    第6子李愔,貞觀五年,封梁王,十年,改封蜀王、益州都督。田獵無度,不避禾稼,深為百姓所怨,屢次為非作歹,是個浪蕩公子,太宗怒曰:“禽獸調伏,可以馴擾於人;鐵石鐫煉,可為方圓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獸鐵石乎!”貶為虢州刺史。高宗永徽四年,李愔被廢為庶人,死於流配地巴州。

    第7子李惲,貞觀五年,封郯王,十年,改封蔣王、安州都督。縱情享樂,使州縣不堪其勞。唐高宗上元元年,有人誣告李惲謀反,惶懼自殺。

    第8子李貞,貞觀五年,封漢王,十年,改封越王、揚州都督。“頗涉文史,兼有吏幹”,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後來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第9子李治,貞觀五年,封晉王。就是後來的唐高宗,雖貴為天子,卻把大權拱手交給武則天。後來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殺戮,不能不說是高宗的昏聵所致。

    第10子李慎,貞觀五年,封申王,十年,改封紀王。雖然聰明好學,可惜是個懦弱無能的膽小鬼。越王李貞勸其反武,他不肯“同謀”,可武則天還是殺了他。

    第11子李囂,貞觀五年封江王,六年薨,諡曰殤。

    第12子李簡,貞觀五年封代王,其年薨,無後,國除。

    第13子李福,貞觀十三年封趙王,十八年,授秦州都督。雖得善終,卻平庸無能。

    第14子李明,貞觀二十一年封曹王。在太宗晚年,與庶人串通謀反,貶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殺。這顯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認可的。

    總計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於非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ota2目前還差哪些新裝備,有哪些合理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