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諾克的起源
雖然檯球運動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的發明要相對晚一些。目前關於斯諾克的起源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檯球運動風行於駐紮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這種玩法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的一天,駐紮在印度賈巴爾普爾(Jubbulpore)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戰友們覺得這種玩法過於簡單、乏味,便決定增加黃色、綠色和粉色3個綵球上去。不久,又嫌難度不夠便再加上了棕色和藍色球。這種新玩法很快流行開來,其實就是現代斯諾克的前身。
1885年,當時的英國英式檯球冠軍約翰·羅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時見到了張伯倫並從他那裡知道了斯諾克這種新玩法。回國後羅伯特就把斯諾克檯球帶回到英格蘭。但是當時還是英式檯球的天下,斯諾克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直到1930年代,英式檯球日漸衰落,許多選手才逐漸轉向斯諾克。
英國斯諾克
每一種體育運動的興起,都與一兩位傳奇人物有關,斯諾克也不列外。斯諾克史上最傳奇的人物就要數喬·戴維斯(Joe Davis),是他首先意識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他清楚的看到只有將主球控制在最佳的射程範圍內,才能有效避免打擊遠距離長球造成失誤。而在此之前,打斯諾克檯球的普遍策略是以進攻為主,簡單來說就是先把短距離或容易擊打的球打進後再考慮進攻遠距離長球或防守。這種思路只能讓選手進階到一半,會在連續得分的能力上進入到一個瓶頸期,很難成為頂尖大師。
而喬·戴維斯透過良好的全域性觀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在擊打這顆球是充分考慮下顆球的位置,大大增加了下一顆球的進球機率。也正是這樣將斯諾克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講策略,講大局。
目前斯諾克最重要的比賽是Embassy世界錦標賽,比賽從1977年來,一直都是在英格蘭謝菲爾德的克魯斯堡劇院舉行。
英華人與斯諾克的相似之處
1. 講規則
毫無疑問,任何一種運動都需要規則,就連最粗暴的橄欖球也有一套完整的規則。斯諾克的規則很複雜,要求也很細緻,裁判主觀判罰的自由度不高,完全“依法辦事”,而英華人也是這樣,無論是誰都按照法律規定的來辦,犯了法自覺接受“裁判”的懲罰,扣除相應的分數以作警告。
2. 懂節制
斯諾克是一項對人自我控制要求非常高的運動,該出手時就出手,該防守時就必須防守,否則衝動的代價會讓人因為一顆球而丟掉一局,甚至丟掉一場比賽。 即使面前有一顆“近在咫尺”的紅球,可惜如果自己分差落後,這顆紅球就不能選擇進攻,進攻的後果就是檯面上分值根本不夠反超。畢竟面對高手時,做“斯諾克”(有障礙的球)並不會十分湊效,所以這時必須忍痛放棄進攻得分的機會,認真做好一顆防守球,靜靜等待自己的機會。 而生活中的英華人也是講節制,不越禮。無論在公車站還是蘋果新產品釋出會當天,英華人總是在那排隊,從不見人插隊或“走後門”。節制自己不僅是自我修養的體現,也是尊重他人的體現。
3. 有風度
英國斯諾克 對於一場足球比賽或是籃球比賽來說,衝撞和肢體接觸無法避免,有的時候還經常賜予觀眾們“彩蛋”。比賽中選手與對手打一架或與裁判打一架這種事情很常見,可是有誰見過在斯諾克進行時打起架來? 除了禮節性的握手外,整場比賽下來球手之間沒有任何身體交流和接觸,兩人輪流上場。無論其中一方多麼急躁,他/她所能做的只有貌似冷靜的坐在椅子上,看著場上的球員一顆有一顆的進攻,除了想想策略,其他什麼都做不了。 而更能體現風度的時刻是在比賽結束後。當比分定格時,一般選手之間會相互握手,輸球的一方會讚揚對方的球技,而贏球的一方會感謝對手的謙讓,並給予鼓勵。 英華人也是出了名的有風度。尤其是那些紳士們,再緊迫的情況也保持冷靜,風度翩翩的“走自己的路”。並且在英國的社會規範裡,“女士優先”已是基本準則之一,就像《泰坦尼克號》裡那些讓位於女士和兒童的紳士們,面對即將沉如無邊大海里的事實,也堅持西裝革履,讓女士兒童先走,最後留下一句:“我要死得體面,像一個紳士。”
4. 重穿著
英國斯諾克 在正規斯諾克場所裡,不管球手是正在比賽還是朋友之間的娛樂,很少見人手握球杆,腳穿一雙人字拖而來,而背心這種裝扮是絕不會出現在斯諾克這項運動中。回想下這些球員,個個都是正式裝,西褲、背心、領結、亮到足以反光的皮鞋,這不就是英國紳士經典的打扮之一嗎?
5. 不張揚
即便是打進一個超直遠距離長臺還帶拉桿到低庫,球手也不會像許多其他型別的運動員一樣揮舞著手臂,上串下跳,甚至把上衣豪爽的一脫......(畫面太美,自行腦補),當然也不是說這樣的慶祝方式不好,只是說這樣的張揚就違背了斯諾克追求的內涵和精神。 哪怕是拿了最夯的Embassy世界錦標賽,選手也只是舉起球杆慶祝一番,臉上還要保持含蓄的笑容,這,就是斯諾克,講究低調的斯諾克。 英國斯諾克 英華人生性保守,大部分人具有感情不外露的冷淡和緘默的性格。通常來說英華人一般不會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他們高興時不會喜形於色,當他們悲傷時也不會愁容滿面,這一特點在上層社會中非常明顯。如此看來是不是有一種斯諾克範兒?
6. 距離感
看過美國超級碗(Super Bowl)的比賽,也看過世界盃決賽,感覺球員和觀眾之間是零距離。觀眾們呼喊得越高漲,球員越興奮,表現越賣力。時不時還能見到球員和觀眾的互動和交流,彷彿置於同一個球場的球員和觀眾是一體的,恨不得將熱烈的氣氛衝上雲霄。而斯洛克不是這樣,觀眾是隔著玻璃般在觀賞一場比賽,不做聲、不開閃光照相,更不會衝下場擁抱球員慶祝。 這就是一種距離感,是這項運動與生俱來的特質。而多數的英華人恰好也有這個特質。幾乎不談論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會喜形於色,讓人感覺很難走進他們的內心,不是嗎? 所以說,英華人愛上斯諾克並將這項運動一次又一次的推向極致,絕非偶然。或許在他們骨子裡就和這項運動無比契合,註定了斯諾克就是英華人在球類運動上的人格化和自我定位,那麼面對兩者如此多的相似的時候也不足為奇了。
斯諾克的起源
雖然檯球運動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5世紀,但斯諾克的發明要相對晚一些。目前關於斯諾克的起源比較可信的說法是:在19世紀晚期,檯球運動風行於駐紮在印度的英國軍隊中,當時流行的玩法是黑球入袋(Black Pool)。這種玩法用1個白球,15個紅球和1個黑球。1875年的一天,駐紮在印度賈巴爾普爾(Jubbulpore)的英國陸軍上校內維爾·張伯倫(Neville Chamberlain)和他的戰友們覺得這種玩法過於簡單、乏味,便決定增加黃色、綠色和粉色3個綵球上去。不久,又嫌難度不夠便再加上了棕色和藍色球。這種新玩法很快流行開來,其實就是現代斯諾克的前身。
1885年,當時的英國英式檯球冠軍約翰·羅伯特(John Roberts)在印度旅行時見到了張伯倫並從他那裡知道了斯諾克這種新玩法。回國後羅伯特就把斯諾克檯球帶回到英格蘭。但是當時還是英式檯球的天下,斯諾克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直到1930年代,英式檯球日漸衰落,許多選手才逐漸轉向斯諾克。
英國斯諾克
每一種體育運動的興起,都與一兩位傳奇人物有關,斯諾克也不列外。斯諾克史上最傳奇的人物就要數喬·戴維斯(Joe Davis),是他首先意識到了控制主球走位的重要性。他清楚的看到只有將主球控制在最佳的射程範圍內,才能有效避免打擊遠距離長球造成失誤。而在此之前,打斯諾克檯球的普遍策略是以進攻為主,簡單來說就是先把短距離或容易擊打的球打進後再考慮進攻遠距離長球或防守。這種思路只能讓選手進階到一半,會在連續得分的能力上進入到一個瓶頸期,很難成為頂尖大師。
而喬·戴維斯透過良好的全域性觀和精湛的杆法控制主球的走位,在擊打這顆球是充分考慮下顆球的位置,大大增加了下一顆球的進球機率。也正是這樣將斯諾克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講策略,講大局。
目前斯諾克最重要的比賽是Embassy世界錦標賽,比賽從1977年來,一直都是在英格蘭謝菲爾德的克魯斯堡劇院舉行。
英華人與斯諾克的相似之處
1. 講規則
毫無疑問,任何一種運動都需要規則,就連最粗暴的橄欖球也有一套完整的規則。斯諾克的規則很複雜,要求也很細緻,裁判主觀判罰的自由度不高,完全“依法辦事”,而英華人也是這樣,無論是誰都按照法律規定的來辦,犯了法自覺接受“裁判”的懲罰,扣除相應的分數以作警告。
2. 懂節制
斯諾克是一項對人自我控制要求非常高的運動,該出手時就出手,該防守時就必須防守,否則衝動的代價會讓人因為一顆球而丟掉一局,甚至丟掉一場比賽。 即使面前有一顆“近在咫尺”的紅球,可惜如果自己分差落後,這顆紅球就不能選擇進攻,進攻的後果就是檯面上分值根本不夠反超。畢竟面對高手時,做“斯諾克”(有障礙的球)並不會十分湊效,所以這時必須忍痛放棄進攻得分的機會,認真做好一顆防守球,靜靜等待自己的機會。 而生活中的英華人也是講節制,不越禮。無論在公車站還是蘋果新產品釋出會當天,英華人總是在那排隊,從不見人插隊或“走後門”。節制自己不僅是自我修養的體現,也是尊重他人的體現。
3. 有風度
英國斯諾克 對於一場足球比賽或是籃球比賽來說,衝撞和肢體接觸無法避免,有的時候還經常賜予觀眾們“彩蛋”。比賽中選手與對手打一架或與裁判打一架這種事情很常見,可是有誰見過在斯諾克進行時打起架來? 除了禮節性的握手外,整場比賽下來球手之間沒有任何身體交流和接觸,兩人輪流上場。無論其中一方多麼急躁,他/她所能做的只有貌似冷靜的坐在椅子上,看著場上的球員一顆有一顆的進攻,除了想想策略,其他什麼都做不了。 而更能體現風度的時刻是在比賽結束後。當比分定格時,一般選手之間會相互握手,輸球的一方會讚揚對方的球技,而贏球的一方會感謝對手的謙讓,並給予鼓勵。 英華人也是出了名的有風度。尤其是那些紳士們,再緊迫的情況也保持冷靜,風度翩翩的“走自己的路”。並且在英國的社會規範裡,“女士優先”已是基本準則之一,就像《泰坦尼克號》裡那些讓位於女士和兒童的紳士們,面對即將沉如無邊大海里的事實,也堅持西裝革履,讓女士兒童先走,最後留下一句:“我要死得體面,像一個紳士。”
4. 重穿著
英國斯諾克 在正規斯諾克場所裡,不管球手是正在比賽還是朋友之間的娛樂,很少見人手握球杆,腳穿一雙人字拖而來,而背心這種裝扮是絕不會出現在斯諾克這項運動中。回想下這些球員,個個都是正式裝,西褲、背心、領結、亮到足以反光的皮鞋,這不就是英國紳士經典的打扮之一嗎?
5. 不張揚
即便是打進一個超直遠距離長臺還帶拉桿到低庫,球手也不會像許多其他型別的運動員一樣揮舞著手臂,上串下跳,甚至把上衣豪爽的一脫......(畫面太美,自行腦補),當然也不是說這樣的慶祝方式不好,只是說這樣的張揚就違背了斯諾克追求的內涵和精神。 哪怕是拿了最夯的Embassy世界錦標賽,選手也只是舉起球杆慶祝一番,臉上還要保持含蓄的笑容,這,就是斯諾克,講究低調的斯諾克。 英國斯諾克 英華人生性保守,大部分人具有感情不外露的冷淡和緘默的性格。通常來說英華人一般不會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他們高興時不會喜形於色,當他們悲傷時也不會愁容滿面,這一特點在上層社會中非常明顯。如此看來是不是有一種斯諾克範兒?
6. 距離感
看過美國超級碗(Super Bowl)的比賽,也看過世界盃決賽,感覺球員和觀眾之間是零距離。觀眾們呼喊得越高漲,球員越興奮,表現越賣力。時不時還能見到球員和觀眾的互動和交流,彷彿置於同一個球場的球員和觀眾是一體的,恨不得將熱烈的氣氛衝上雲霄。而斯洛克不是這樣,觀眾是隔著玻璃般在觀賞一場比賽,不做聲、不開閃光照相,更不會衝下場擁抱球員慶祝。 這就是一種距離感,是這項運動與生俱來的特質。而多數的英華人恰好也有這個特質。幾乎不談論自己,感情不外露,更不會喜形於色,讓人感覺很難走進他們的內心,不是嗎? 所以說,英華人愛上斯諾克並將這項運動一次又一次的推向極致,絕非偶然。或許在他們骨子裡就和這項運動無比契合,註定了斯諾克就是英華人在球類運動上的人格化和自我定位,那麼面對兩者如此多的相似的時候也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