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以蟬為表象,狀物抒情,借物言志的很多。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停晚”,是借蟬聲喧染寒秋冷落淒涼的氣氛,為離別增加了悽美;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保,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表達了詩人滿腹愁緒,寧受清貧而飲露西風的心志。還有唐朝的雍陶的“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務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清人詩人朱受新的“抱葉隱深林,乘時慧慧吟,如何忘遠舉,飲露已清心”,也都是借蟬抒懷,寄託對遠人的思念,或自我表白,或託物言志。古人誤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清白、與世無爭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已坎坷不幸的身世。
??在眾多的詠蟬之作中,尤其為世人稱道的是初唐時期的虞世南詩人的詠蟬《五絕》。唐太宗屢次稱賞他的詠蟬詩句,讚揚他的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清代詩人沈德潛的《唐詩別裁》對他的詩做了極高而貼切的評價“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我對虞世南的這首小詩印象最深,大概是因為它是小時候讀的《詩詞百首》讀本的第一首,放在第一頁,印象也就格外的深一點。居高聲自遠的道理可能早已是尋常巷陌裡的常識。荀子在他的《勸學篇》中就說“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古代這首小詩應該是兒童啟蒙的選作。總會有人在高處,高處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的聲音可以傳播很遠,同樣如果有點不足之處可能也會傳播很遠。可謂“高處不甚寒”啊!
??這首詩是詩人高尚人格的寫照,據史料記載,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餘姚人。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他出身望族,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隋煬帝即位時官至授秘書郎,隋煬帝雖喜歡他的才學,卻不喜歡他的剛正不阿,所以並未加以重用,入唐以後他雖年過花甲可是唐太宗卻十分看重他的品格,加以重用,評價極高。
??首句“垂緌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流響出疏桐”句承接上句,從字面上看,蟬飲的是清露,因而鳴叫之聲才顯得是那樣清脆悅耳,高亢洪亮。“桐”指梧桐,是世人公認的佳樹,蟬在“桐”間鳴叫,就寫出了蟬所棲息的環境是那樣好,這種非好的環境不棲的習性則非其他尋常蟲類可比,顯出了“非良梧不棲”的清高品格。而且“疏”字本身也是“少有的”之意,那麼,什麼樣的梧桐才是“疏”呢?只有在梧林中傲岸不群、俊逸挺拔者才能高出同類,顯出“疏”來,因而這裡寫“疏”並不是詩人的本意,詩人的本意是要借“疏”寫高,為下文“居高”做鋪墊。
??後兩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直接點明瞭“聲名”能遠播於外的原因,即並非是借秋風所傳送,而是自己本身所處位置極高之故。居高自能致遠,時人常認為聲音能傳得遠是借風之力,而詩人卻一反常情,非常堅定地否決了常理,而另出蹊徑,認為是位置極高才使聲音遠傳,並沒有依借其他象秋風之類的外在自然之力。虞世南深得唐太宗推崇而久居高位,一般人看來這是他依借唐太宗的喜愛才能取得如此佳績的。而對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詩人自己內心中有著不同理解,因而認為自己只所以能位居高位,是因自己傲岸的高潔本性本身輻射出的品德之花、人性之光,而非藉助其他外力之故,這是詩人對自己人格的高度自信和肯定。詩的後兩句實際上是對詩歌本身的議論,對前兩句蟬的習性的議論,更是對自己品格的議論,是自明心志語。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
??讀到這裡我們不禁豁然開朗,詩人表面是詠蟬,其實是在以蟬自比,歌以言志:即便當上了高官也要不斷地進行道德修養,要甘於淡泊名利,最重要的是不要為物慾所侵蝕,壞了自身多年的修為;官居顯赫的人,只要自身清正廉潔,不避清寒,站得高,立得正,他的名聲自會遠揚;古人云:“政者,正也,已不正焉能正人”所以已身正,並不需要靠官高位顯,憑藉自己的權力地位等外物去傳揚。這其實就是在讚美一種品格,一種境界。
??虞世南當上高官,完全是憑自己的真才實學,絕非靠投機鑽營所致,他絕不為跑官給當權者送禮,也不為鞏固自己的官位而謹小導慎微,該發言時就發言,該說“不”字時就說不。他之所以聲名遠播,既非官高位尊所致,也非是藉著什麼權勢在後面給自己撐腰,更不是靠做秀呀炒作呀等手段可以達到,他的名聲來自踏踏實實地做事做人,來自精思不懈的好學精神,來自剛正不阿的為人原則,來自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全詩雖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形象地將蟬人格化,暗喻出了自己獨特的人格美,雖是自贊,卻絲毫不著傲驕之痕,不染世俗之色,反顯出一種雍容典雅、從容不迫的風度,堪稱絕妙。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每讀此文,有感沉鬱頓挫,筆挾風雷,心湖波瀾頓生。非常之人定有非常之能,象孫子、韓非子、司馬遷等歷史名人,遭受命運的坎坷和世事無常的洗禮,其雄心未泯、壯志依舊,退而著書策,從而傳承千古;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一時的困苦使生命的劍刃磨練的更加鋒利,披荊斬棘,百折不撓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仰望其人其事,感慨萬千。真是潛心琢璞玉,居高聲自遠。
??常言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即便是一個普通的人,誰不想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一個好的名聲呢?誰也不願留下罵名吧。可是名聲的好壞完全在於自己的德行品質如何?“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我以為這裡的“居高”應該是人的品格的高潔,情操的傲岸高尚。只有具備人格的魅力才能名聲遠播。為官,就應該造福一方百姓,做人,就應該實實在在,真誠坦蕩,多行善事,名聲好壞,自有評說.
詩詞中以蟬為表象,狀物抒情,借物言志的很多。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停晚”,是借蟬聲喧染寒秋冷落淒涼的氣氛,為離別增加了悽美;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保,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表達了詩人滿腹愁緒,寧受清貧而飲露西風的心志。還有唐朝的雍陶的“高樹蟬聲入晚雲,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時務得身無事,每到聞時似不聞”;清人詩人朱受新的“抱葉隱深林,乘時慧慧吟,如何忘遠舉,飲露已清心”,也都是借蟬抒懷,寄託對遠人的思念,或自我表白,或託物言志。古人誤以為蟬是靠餐風飲露為生的,故把蟬視為高潔、清白、與世無爭的象徵,並詠之頌之,或藉此寄託理想抱負,或以之暗喻自已坎坷不幸的身世。
??在眾多的詠蟬之作中,尤其為世人稱道的是初唐時期的虞世南詩人的詠蟬《五絕》。唐太宗屢次稱賞他的詠蟬詩句,讚揚他的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清代詩人沈德潛的《唐詩別裁》對他的詩做了極高而貼切的評價“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我對虞世南的這首小詩印象最深,大概是因為它是小時候讀的《詩詞百首》讀本的第一首,放在第一頁,印象也就格外的深一點。居高聲自遠的道理可能早已是尋常巷陌裡的常識。荀子在他的《勸學篇》中就說“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古代這首小詩應該是兒童啟蒙的選作。總會有人在高處,高處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他的聲音可以傳播很遠,同樣如果有點不足之處可能也會傳播很遠。可謂“高處不甚寒”啊!
??這首詩是詩人高尚人格的寫照,據史料記載,虞世南(558——638)字伯施,浙江餘姚人。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他出身望族,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隋煬帝即位時官至授秘書郎,隋煬帝雖喜歡他的才學,卻不喜歡他的剛正不阿,所以並未加以重用,入唐以後他雖年過花甲可是唐太宗卻十分看重他的品格,加以重用,評價極高。
??首句“垂緌飲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徵。“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象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垂緌”暗示顯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流響出疏桐”句承接上句,從字面上看,蟬飲的是清露,因而鳴叫之聲才顯得是那樣清脆悅耳,高亢洪亮。“桐”指梧桐,是世人公認的佳樹,蟬在“桐”間鳴叫,就寫出了蟬所棲息的環境是那樣好,這種非好的環境不棲的習性則非其他尋常蟲類可比,顯出了“非良梧不棲”的清高品格。而且“疏”字本身也是“少有的”之意,那麼,什麼樣的梧桐才是“疏”呢?只有在梧林中傲岸不群、俊逸挺拔者才能高出同類,顯出“疏”來,因而這裡寫“疏”並不是詩人的本意,詩人的本意是要借“疏”寫高,為下文“居高”做鋪墊。
??後兩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直接點明瞭“聲名”能遠播於外的原因,即並非是借秋風所傳送,而是自己本身所處位置極高之故。居高自能致遠,時人常認為聲音能傳得遠是借風之力,而詩人卻一反常情,非常堅定地否決了常理,而另出蹊徑,認為是位置極高才使聲音遠傳,並沒有依借其他象秋風之類的外在自然之力。虞世南深得唐太宗推崇而久居高位,一般人看來這是他依借唐太宗的喜愛才能取得如此佳績的。而對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詩人自己內心中有著不同理解,因而認為自己只所以能位居高位,是因自己傲岸的高潔本性本身輻射出的品德之花、人性之光,而非藉助其他外力之故,這是詩人對自己人格的高度自信和肯定。詩的後兩句實際上是對詩歌本身的議論,對前兩句蟬的習性的議論,更是對自己品格的議論,是自明心志語。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
??讀到這裡我們不禁豁然開朗,詩人表面是詠蟬,其實是在以蟬自比,歌以言志:即便當上了高官也要不斷地進行道德修養,要甘於淡泊名利,最重要的是不要為物慾所侵蝕,壞了自身多年的修為;官居顯赫的人,只要自身清正廉潔,不避清寒,站得高,立得正,他的名聲自會遠揚;古人云:“政者,正也,已不正焉能正人”所以已身正,並不需要靠官高位顯,憑藉自己的權力地位等外物去傳揚。這其實就是在讚美一種品格,一種境界。
??虞世南當上高官,完全是憑自己的真才實學,絕非靠投機鑽營所致,他絕不為跑官給當權者送禮,也不為鞏固自己的官位而謹小導慎微,該發言時就發言,該說“不”字時就說不。他之所以聲名遠播,既非官高位尊所致,也非是藉著什麼權勢在後面給自己撐腰,更不是靠做秀呀炒作呀等手段可以達到,他的名聲來自踏踏實實地做事做人,來自精思不懈的好學精神,來自剛正不阿的為人原則,來自為國為民的博大胸懷……全詩雖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形象地將蟬人格化,暗喻出了自己獨特的人格美,雖是自贊,卻絲毫不著傲驕之痕,不染世俗之色,反顯出一種雍容典雅、從容不迫的風度,堪稱絕妙。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寫道:“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每讀此文,有感沉鬱頓挫,筆挾風雷,心湖波瀾頓生。非常之人定有非常之能,象孫子、韓非子、司馬遷等歷史名人,遭受命運的坎坷和世事無常的洗禮,其雄心未泯、壯志依舊,退而著書策,從而傳承千古;正所謂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一時的困苦使生命的劍刃磨練的更加鋒利,披荊斬棘,百折不撓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仰望其人其事,感慨萬千。真是潛心琢璞玉,居高聲自遠。
??常言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即便是一個普通的人,誰不想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一個好的名聲呢?誰也不願留下罵名吧。可是名聲的好壞完全在於自己的德行品質如何?“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我以為這裡的“居高”應該是人的品格的高潔,情操的傲岸高尚。只有具備人格的魅力才能名聲遠播。為官,就應該造福一方百姓,做人,就應該實實在在,真誠坦蕩,多行善事,名聲好壞,自有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