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諮詢師天生
-
2 # 雪之道理財
我不這麼認為,我覺得進入2019年理財產品慢慢面向大眾消費者,也就是購買門檻慢慢降低。比如信託從一百萬降到一萬,銀行理財產品從五萬降到一萬,等等這些舉措說明了,未來理財就要全社會人參與,不過你資產多少,都要承當一定風險。去年出臺銀行理財產品打破剛性兌付,到今年四大行成立理財公司,慢慢把理財資金投到股票,今年開始,你說理財產品向低風險集中?這不符合邏輯,國家慢慢引導錢少的人去承當風險,比如你花2塊錢的買的彩票,風險很高,100%失損本金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你承受得了啊,因為你花小錢而己。所以未來理財產品會向高風險走,但是引導人們用小錢買,也就是在自己風險承受範圍內買,就算虧了,也不心疼。比如股票基金,100塊錢都可以買,也許會虧到你30%的本金,這風險很高了,但是對你來說風險在自己承受範圍內,並不高。
所以誰說2019年理財產品銷售走低風險集中的呢?你從什麼得出這個結論的。
-
3 # 樹人財經
根據2月份的統計資料,保本理財產品數量是減少的,但同比保本理財產品的規模卻是增加的。我想這能反應出來絕大多數客戶目前還是低風險偏好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保本為主兼顧收益的心理:來銀行買理財的客戶群一般屬於低風險偏好的人,大家資產水平應該不是特別高。這部分客戶買理財產品的初衷是保本基礎上再追求收益。把錢放在定期裡感覺利息低,只能退而求其次尋找風險等級差不多,但收益能更高的產品。
2、負面新聞:受各種理財虧本、網際網路理財產品爆雷事件影響。大家普遍對高風險等級的產品不信任,不敢輕易嘗試。這種情緒越嚴重,越會尋找低風險登記的產品來回避風險。
-
4 # 瑞泰國際物流0617751585
因為國家在調控,之前的p2p市場擾亂的不僅僅是金融市場,從2018年底開始在逐步調控,現在的理財產品越來越規範,監管越來越嚴格,就是要杜絕各種非正規產品爆雷和爆雷後的跑路,所以現在能拿到備案發出來的產品,基本都是趨近於0風險的,中風險的都少,基本都是低風險的,而且是可控的,才會給你發產品,國家經不起再來一波p2p收割韭菜
回覆列表
有幾個原因吧。
第一點來說,我認為華人最基礎的投資理念還是更傾向於低風險的保本投資,這個在很多銀行的風險偏好測試中有所體現,但是在前幾年由於民間信貸的放開,很多非理性投資主導了市場,導致整體風險偏好提升,但是根本上華人還是不太接受高風險的,因此在發現民間投資沒有政府“救市”的情況下,今年開始迴歸理性。
第二,整體經濟在2019年開始進入下行週期,這讓風險投資的風險/收益比相對以前不合理了,而更多資金會傾向避險,因此選擇風險較低的投資是主流。
第三,由於此前社會融資情況比較亂,所以現在國家正在整頓,市場不清晰的情況下,低風險理財相對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