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仙不開花——裝蒜
2、紙糊的琵琶——談(彈)不得
3、捱了巴掌賠不是——奴顏媚骨
4、暗室裡穿針——難過
5、八十老翁學手藝——老來發奮
6、跋腳驢子追兔子——趕不上;攆不上
7、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8、長竹竿進巷道——直來直去;直進直出;直出直入
9、長蟲打架——繞脖子
10、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11、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12、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13、我解纜,你推船——順水人情
14、瞎子戴眼鏡——裝飾
15、偷雞不成——蝕把米
16、吃得耳朵都動——味道好爽
17、吃燈草灰長大的——說話沒分量
18、秤砣掉在廚櫃裡——砸人飯碗
19、城頭上跑馬——兜圈子;難轉溜;轉不過彎來
20、城門樓上掛豬頭——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21、被埋沒的陶俑——永無出頭之日;難出頭
22、揹著手爬泰山——步步高昇;步步登高
23、背石頭上山——硬吃虧;自討麻煩;自找麻煩
25、報國寺裡賣駱駝——沒有那個事(寺)
擴充套件資料:
第一,諧音類。
這類歇後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種意義。看到這類歇後語,往往要轉幾個彎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饒有興味。有的書把它列入“雙關語”一類,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類。
這類歇後語是用客觀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對設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瞭解,也自然能領悟後半段的“謎底”。
第三,喻物類。
這類歇後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動物作比方。瞭解卜設比物的性質,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類。
這類歇後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上述兩例,只要知道劉備、林沖故事的,自能瞭然於心。
1、水仙不開花——裝蒜
2、紙糊的琵琶——談(彈)不得
3、捱了巴掌賠不是——奴顏媚骨
4、暗室裡穿針——難過
5、八十老翁學手藝——老來發奮
6、跋腳驢子追兔子——趕不上;攆不上
7、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8、長竹竿進巷道——直來直去;直進直出;直出直入
9、長蟲打架——繞脖子
10、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11、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12、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13、我解纜,你推船——順水人情
14、瞎子戴眼鏡——裝飾
15、偷雞不成——蝕把米
16、吃得耳朵都動——味道好爽
17、吃燈草灰長大的——說話沒分量
18、秤砣掉在廚櫃裡——砸人飯碗
19、城頭上跑馬——兜圈子;難轉溜;轉不過彎來
20、城門樓上掛豬頭——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21、被埋沒的陶俑——永無出頭之日;難出頭
22、揹著手爬泰山——步步高昇;步步登高
23、背石頭上山——硬吃虧;自討麻煩;自找麻煩
25、報國寺裡賣駱駝——沒有那個事(寺)
擴充套件資料:
第一,諧音類。
這類歇後語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諧,由原來的意義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種意義。看到這類歇後語,往往要轉幾個彎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饒有興味。有的書把它列入“雙關語”一類,也是有道理的。
第二,喻事類。
這類歇後語是用客觀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對設比事情的特點、情狀有所瞭解,也自然能領悟後半段的“謎底”。
第三,喻物類。
這類歇後語則是用某種或某些物件、動物作比方。瞭解卜設比物的性質,也就能領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類。
這類歇後語一般是引用常見的典故、寓言和神話傳說等作比方。上述兩例,只要知道劉備、林沖故事的,自能瞭然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