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新奇探索
-
2 # 麋鹿知返
《滿江紅·怒髮衝冠》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創作的一首詞,表現了作者抗擊金兵、收復故土、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精神。但關於這首詞創造背景,史學上說法不一:1.岳飛第一次北伐所作,也就是岳飛30出頭:2.岳飛第二次北伐所作;3.岳飛入獄前不。現在大都排除了第一種說法,因為本首詞的意境很難的作者在北伐剛開始能表現得了的。
這首詞代表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英雄氣質,表現了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充分表現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這首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的中華民族不敢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
《滿江紅》真所以千年以來一直被傳唱,是因為歷史早已把《滿江紅》詞鑄成岳飛愛國精神的載體,華人民仰慕民族英雄岳飛精神,它和岳飛名字連在一起的地位,是決然不可動搖的。每當國家和民族遇到外敵入侵時,這首詞更是凝聚華人最好的“戰鬥檄文”。這和抗日戰爭時期《黃河大合唱》,《義勇軍進行曲》能被快速、廣泛流傳的道理一樣
所以《滿江紅》被人們廣為傳頌的原因:一是它和岳飛本人緊密聯絡在一起,互為替代;二是詞本身用詞華美,氣吞山河,意境深遠。
華夏民族自古多災多難,無數像岳飛一樣的偉大先烈為保護她而捨生忘死、前赴後繼,儘管我們國家已日益強大,我們身處和平,但我們不能忘記這些民族、國家的英雄。
-
3 # 平安讀歷史
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金軍侵略我大宋國土,廣大人民不屈不撓,在岳飛為首的愛國將領統帥下 同金軍做殊死鬥爭。在國土淪亡之際,矢志報國的民族英雄心中一股悲憤之情,難以抑制,回首北望,面對被金人佔去的大片國土河山,岳飛寫下了”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首千古絕唱。滿江紅這首詞是岳飛1134年所作,當時的岳飛正值三十歲,回首往昔十年抗戰 體現了南宋軍民不屈不撓的鬥爭決心,也抒發了岳飛欲報仇雪恥的愛國 激情及必勝信念。靖唐年間的奇恥大辱還未雪洗,廣大人民復仇的決心還在,這是一首表現復仇英雄壯志的千古絕唱,充滿了愛國主義激情狀態 ,語言樸實粗曠,音調高昂悲歌。
每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關頭,岳飛和他的滿江紅都被人們所傳頌,激勵中華人民不畏艱難,不屈不撓,與敵人做殊死搏鬥,他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
4 # 小陳看歷史
至於《滿江紅.寫懷》藝術成就和特點,我覺得沒有必要去逐字逐段的分析,這個網上有很多的介紹,題主可以自行搜尋,我主要結合個人感受談談其它的方面。
1、文章本身的藝術性決定了它流傳的可能性。
《滿江紅.寫懷》直抒胸臆,酣暢淋漓,突出表現了我中華兒女面對外敵入侵,奮起反抗,驅除韃虜的家國情懷。文章一氣呵成,大氣磅礴,讀之令人熱血沸騰,禁不住拍案而起!這首詞歷朝歷代都被編成了各種曲調演唱,我比較喜歡的是83版《射鵰英雄傳》中羅文演唱的那一版,推薦題主試聽。
2、作者岳飛忠烈的品格決定了人們藉此詞緬懷他的必然性。雖然關於這首詞是否為岳飛所寫還有爭論,我覺得還真不必要。我們中華民族歷來敬佩愛國的仁人志士,歌頌他們緬懷他們也是長情。岳飛,他波瀾壯闊的一生卻因為一個“莫須有”的罪名而悲劇結束,怎不令人唏噓感嘆。
3、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歷史遭遇決定了它流傳的長久性。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向我們國家一樣遭受過這麼多次的外敵入侵。2013年,《人民日報》以專版形式,隆重紀念岳飛誕辰910週年,並以“民族精神世代傳承、偉大祖國繁榮富強”為副標題。這也宣告了文化界和教育界極少數人費盡心機,竭力鼓譟了十餘年,妄圖寫進中小學教科書的“岳飛非民族英雄”陰謀,徹底破產。
《禮記》有言:“君子聽鼓鼙之聲,而思將帥之臣。”,周邊勢力蠢蠢欲動、大洋彼岸磨刀霍霍,日本出雲號航母軍事力量不容小覷,國家有難思良將,如果宵小鼠輩敢再進犯,期盼你我皆是當世岳飛再現,共唱一曲《滿江紅》!
-
5 # 琴簧汗舞
從小聽《說岳》,
長大誦《滿江》。
精忠報國志,
笑傲風波狂。
-
6 # 遁逃者
1)詞本身寫得好。岳飛自身工於詩詞,這首詞用典用詞到位,寫出了男人建功立業,收拾河山的英雄氣概,能夠激起人的報國雄心。
2)岳飛身為悲情英雄的加成。人們歷來對悲情英雄都有特殊的情結,無論是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赫拉克勒斯,還是中國古代更早的項羽,抑或是稍晚一些的文天祥、譚嗣同,偉大的英雄,加上悲情的經歷,才更能打動人心。
3)教育部功不可沒。就像魯迅多篇作品被選入中小學教材一樣,基本上受到過義務教育的人都是耳熟能詳,現在魯迅的文章被撤掉了很多,我想了解他的人會越來越少吧,岳飛亦然,如果這首滿江紅從教材裡拿出來,或者不被義務教育階段所重視,那麼知道他的人也會越來越少的。
-
7 # 王榮聯1
岳飛是中國宋朝年間的民族英雄,他不僅是不可多得的武將,而且他的詩詞寫得相當好。岳飛的〈滿江紅〉詞之所以流傳千古,為人們廣泛傳頌,一方面是岳飛抗金愛國的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另一方面岳飛又以他慷慨激昂的不朽詞章,鼓舞一代代中華兒女前赴後繼保家衛國。岳飛的〈滿江紅〉,一掃北宋年間文人無病呻吟之氣,通篇鏗鏘有力,報效朝廷的赤誠之心一覽無遺。讀來熱血沸騰,豪情奔放。全篇好詞連連,朗朗上口,有一半詞句成了千古經典名句。一開篇就是“怒髮衝冠”,接下來“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與月”,“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對匈奴胡虜的血與肉,既敢壯志飢餐,又能笑談渴飲。豪邁之氣,直衝雲天。四字一頓,對仗工整。一錘一音,一氣呵成。如此蕩氣迴腸之詞,怎能不被世人傳頌?!
-
8 # 采薇6511
岳飛的《滿江紅》,全篇透出一種豪氣沖天的氣勢,不但讀來朗朗上口,而且讀起來有一種力量在心中湧動。由衷的佩服岳飛的這種愛國主義情懷,不由得心生敬慕,不愧是民族英雄,驍勇神武,而又足智多謀,滿腔熱情,而又才氣十足。對國家和人民忠心耿耿。
回覆列表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他自幼家貧、勤奮好學,喜讀《左氏春秋》、《孫子兵法》。少負節氣,慷慨從軍,以收復失地、恢復國家統一為己任,屢敗金兵,戰功卓著。後因堅持抗敵,反對議和,為主和派的秦檜陰謀殺害,死時年僅39歲。岳飛善於詩詞,戎馬倥惚之中,往往以吟詠自抒懷抱。作品雖不多,質量卻很高。《滿江紅》是他的代表作。其詞如下: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這是一首向來以忠憤著稱的“壯懷激烈”的好詞。讀完全詞,在我們眼前立刻呈現出一個頂天立地的愛國志士的形象:他怒發直豎,在淅淅瀝瀝的雨聲剛剛停歇時,憑依欄杆,舉目遠眺,面對破碎的河山,凝望北國淪喪的土地,止不住向天長嘯,激憤滿腔。他深嘆自己年過三十,雖披星戴月,數千裡轉戰,但國土未復,已有的戰功微不足道,而韶光易逝,倘不能趁年少力勝馳騁疆場,虛擲了寶貴的年華,轉眼白髮滿頭,那就只能徒嘆奈何,空自悲切了。早在靖康年間,徽、欽二帝就被金人擄走,這麼深重的國恥,何時才能伸雪,作臣子的憤恨何時才能消除!他多麼希望長驅戰車,踏破遼遠的賀蘭山,直搗敵巢黃龍府。他真恨不得飢餓時飽餐敵寇之肉,口渴時痛飲仇敵之血,儘快一一收復失地,向朝廷奏凱報捷。
這首詞充分表現了岳飛對敵人的無比痛恨和報仇雪恨的迫切心情,以收復失地、以身許國的不可動搖的意志,展現了一個崇高的愛國者的悲壯的心懷和偉大的人格。該詞意氣高邁,音調激越,視野寬闊,氣勢磅礴,對讀者的心靈有著巨大的衝擊和震撼力量。在民族危亡、國難當頭之時,他能激起人們普遍的共鳴,足以發聾聵而起懦夫,振奮人心同仇敵愾。就是在和平年代,它也呼喚著人們的使命感,不同程度地開啟一些人封閉狹隘的心胸,把他們的目光引向更寬闊的世界,使他們的心靈多少能感應一點兒現實生活的博跳。正因如此,自它問世以後,便得到了歷代讀者的廣泛傳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