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病一詞,最早出於《素問》,以後的《傷寒論》、《難經》、《諸病源候論》、《備急幹金要方》等皆有記載。明代多次爆發大瘟疫。吳又可透過深入細緻的臨床體察,明確指出溫疫並非傷寒,而創立一套辨證論治的方法,成為辨治外感溫熱病的新學術流派。清代中期以後,溫病學派日趨壯大。葉天士、薛雪、吳鞠通、王孟英等成為該時期的代表人物,並稱溫病四大家。
葉天士(1667—1746),名桂,號香巖,別號南陽先生,晚號上津老人,江蘇吳縣人,清代傑出的醫學家,是溫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葉天士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祖父、父親都精通醫術,尤其精通兒科。從12歲葉天士就開始跟隨父親學醫,14歲時,他父親辭世,於是拜他父親的門人朱某為師,學習醫術。十年的時間裡,葉天士拜了17位老師,因為他懂得融會貫通。所以他的進步突飛猛進,開始以兒科為主,後因師從多人,從而擴充套件至各科。
葉天士是清代眾多溫病學家的代表,被譽為“溫熱大師”,他創立的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綱領,為溫病學說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在治療雜病方面成績也很突出,他提出的許多新見地和治法方藥,在今天的臨床上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由他口授、學生顧景文記錄整理的《溫熱論》是為溫病學奠定學科基礎的重要著作。
在《溫熱論》一書中,葉天士首先闡述了溫病的致病因素、感邪途徑、邪犯部位、傳變趨勢和治療方法,他明確提出了導致溫病的主要原因是感受了溫邪,突破了歷代醫家“伏寒化溫”的認識,從而真正擺脫了熱病皆傷寒的束縛,這就從根本上把溫病和傷寒區分開來。葉天士把感受溫邪的途徑概括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他又提出“衛氣營血”的辨證論治和“辨舌驗齒”等溫病獨特的診斷方法,從而形成了較完整的溫病學理論診治體系。
葉天士畢生醫案很多,有《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葉氏醫案存真》、《未刻本葉氏醫案》。但都不是他親筆著述,大都由他的門人整理而成。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醫案和著述託名於葉天士,可考的有《景嶽全書發揮》、《葉氏醫衡》、《醫效秘傳》、《本事方釋義》、《女科症治》等等。
薛雪(166-1750),字生白,號一瓢、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江蘇吳縣人,與葉天士是同鄉且與之齊名,但是二人常相互抨擊,所以薛雪稱自己的住所為“掃葉山莊”,稱自己為“掃葉山人”。
薛雪自幼好學,很有才氣,後來因為母親多病,從而潛心研究醫學,他一生的著作很多,有《醫經原旨》、《溼熱條辨》、《掃葉莊醫案》、《溫瘧論》及《日講雜記》等,他對溫病中的溼熱病症很有研究。在著作中專門對溼熱病證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討論,特別是對溼熱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證和治療進行了系統論述。從而進一步充實、完善了溫病學的內容。
溼熱病是外感熱病中的一大型別,薛雪總結說:“夫熱為天之氣,溼為地之氣。熱得溼而愈熾,溼得熱而愈橫。溼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溼熱兩合,其病重而速。”
薛雪突出溼邪與熱邪相合為病的特點對溼熱病進行研究,抓住了溼熱二邪輕重不同的要害,並結合臟腑、三焦、表裡等辨證方法,使之融為一體。解決了溼熱病的證型辨析,有利於臨床應用。在治療上他不拘泥於固定成方,體現了溼熱病治療的特點,成為後世治療溼熱病的規矩,影響極其深遠。
吳鞠通(1758—1836),名塘,字配珩,江蘇淮陰人,清代著名醫學家,是溫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吳鞠通從小苦讀詩書,想得個功名,所以走了科舉之路,但在他19歲時,父親生病辭世,他覺得父親病了自己卻不能醫治是一件遺憾的事,他甚至覺得沒有顏面立於天地之間,於是他購買了方書,刻苦研讀醫書。在讀書過程中他受到仲景“外逐榮辱,內忘身命”之言論的啟發,於是放棄了科舉之路,專攻醫學。
吳鞠通為醫謹慎,雖然攻讀了十年醫書,也頗有心得,但仍不輕易為病人治病,直到1793年,京城流行瘟疫,不計其數的人死在庸醫手中,在朋友們的勸說下,吳鞠通才開始診治病人,他救活了幾十個危重病人,從而他的名聲開始大振。
晉唐以來,醫家對傷寒的研究較為詳盡,但在溫病方面的研究卻很少,對方劑的應用又很侷限。並且重溫補,以致溫疫流行,而作為醫生,有的束手無策,有的誤治害人,導致不計其數的無辜者死亡。看到此種情況,吳鞠通又悉心研究花了六年的時間撰成了論述溫病的專著——《溫病條辨》。此書融會貫通各家學說,提出了“三焦辨證,理論和四時溫病的範圍禾口種類,為溫病病種的劃分確立了理論依據,形球了以“衛氣營血”和“三焦”為核心的溫病辨證論治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標誌著溫病學已經趨向成熟,從此也形成了一門新的獨立學科。吳鞠通在對於溫熱性疾病的治療上拓展了經方應用,研製了很多新的方劑,完善了溫病治法。
王孟英(1808—1868),名士雄,自號半痴山人,晚號夢隱,又號潛齋,清代著名醫學家,祖籍是浙江海寧,曾祖時遷居錢塘(今浙江杭州)。王孟英出身在一個世代行醫白勺家庭,撰寫《重慶堂醫學隨筆》一書的就是他的曾祖父王學權,他的祖父、父親皆行醫,但都不及其曾祖父有名。王孟英家境貧困,14歲時父親辭世,為了生存,20歲時王孟英至婺州(今金華)佐理鹽業,閒暇的時候就鑽研醫籍。他生活的年代適逢戰亂,疫癘流行,他的親人死於霍亂,所以王孟英決心專研溫熱病。經過多年的實踐,他對溫熱有了獨到的見識。他撰寫了中國溫病學重要著述之一——《溫熱經緯》。王孟英著述及評註參訂他人的作品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溫熱經緯》、《隨息居重訂霍亂論》等十幾部。
《溫熱經緯》是一本收羅廣泛、內容全面的溫病文獻彙編,在解釋書名的含義時王孟英這樣說:“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意思是說《溫熱經緯》這本書以《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中有關熱性病證的論述為“經”,以後世葉天士、陳平伯、薛雪、餘師愚等醫家的溫病論著內容為“緯”,故稱《溫熱經緯》。
綜上所述,葉天士、薛雪、吳鞠通和王孟英為溫病學從《傷寒論》學術體系中獨立出來,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一個新的學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一學科的建立標誌著中醫治療急性外感熱病在《傷寒論》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豐富了熱性病的診治理論和手段,進一步提高了臨床治療溫熱病的效果。
溫病一詞,最早出於《素問》,以後的《傷寒論》、《難經》、《諸病源候論》、《備急幹金要方》等皆有記載。明代多次爆發大瘟疫。吳又可透過深入細緻的臨床體察,明確指出溫疫並非傷寒,而創立一套辨證論治的方法,成為辨治外感溫熱病的新學術流派。清代中期以後,溫病學派日趨壯大。葉天士、薛雪、吳鞠通、王孟英等成為該時期的代表人物,並稱溫病四大家。
葉天士(1667—1746),名桂,號香巖,別號南陽先生,晚號上津老人,江蘇吳縣人,清代傑出的醫學家,是溫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葉天士出生在一個醫學世家,他的祖父、父親都精通醫術,尤其精通兒科。從12歲葉天士就開始跟隨父親學醫,14歲時,他父親辭世,於是拜他父親的門人朱某為師,學習醫術。十年的時間裡,葉天士拜了17位老師,因為他懂得融會貫通。所以他的進步突飛猛進,開始以兒科為主,後因師從多人,從而擴充套件至各科。
葉天士是清代眾多溫病學家的代表,被譽為“溫熱大師”,他創立的溫病衛氣營血辨證論治綱領,為溫病學說理論體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在治療雜病方面成績也很突出,他提出的許多新見地和治法方藥,在今天的臨床上仍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由他口授、學生顧景文記錄整理的《溫熱論》是為溫病學奠定學科基礎的重要著作。
在《溫熱論》一書中,葉天士首先闡述了溫病的致病因素、感邪途徑、邪犯部位、傳變趨勢和治療方法,他明確提出了導致溫病的主要原因是感受了溫邪,突破了歷代醫家“伏寒化溫”的認識,從而真正擺脫了熱病皆傷寒的束縛,這就從根本上把溫病和傷寒區分開來。葉天士把感受溫邪的途徑概括為“溫邪上受,首先犯肺”。他又提出“衛氣營血”的辨證論治和“辨舌驗齒”等溫病獨特的診斷方法,從而形成了較完整的溫病學理論診治體系。
葉天士畢生醫案很多,有《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葉氏醫案存真》、《未刻本葉氏醫案》。但都不是他親筆著述,大都由他的門人整理而成。另外,還有一些著名的醫案和著述託名於葉天士,可考的有《景嶽全書發揮》、《葉氏醫衡》、《醫效秘傳》、《本事方釋義》、《女科症治》等等。
薛雪(166-1750),字生白,號一瓢、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江蘇吳縣人,與葉天士是同鄉且與之齊名,但是二人常相互抨擊,所以薛雪稱自己的住所為“掃葉山莊”,稱自己為“掃葉山人”。
薛雪自幼好學,很有才氣,後來因為母親多病,從而潛心研究醫學,他一生的著作很多,有《醫經原旨》、《溼熱條辨》、《掃葉莊醫案》、《溫瘧論》及《日講雜記》等,他對溫病中的溼熱病症很有研究。在著作中專門對溼熱病證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進行了比較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討論,特別是對溼熱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證和治療進行了系統論述。從而進一步充實、完善了溫病學的內容。
溼熱病是外感熱病中的一大型別,薛雪總結說:“夫熱為天之氣,溼為地之氣。熱得溼而愈熾,溼得熱而愈橫。溼熱兩分,其病輕而緩;溼熱兩合,其病重而速。”
薛雪突出溼邪與熱邪相合為病的特點對溼熱病進行研究,抓住了溼熱二邪輕重不同的要害,並結合臟腑、三焦、表裡等辨證方法,使之融為一體。解決了溼熱病的證型辨析,有利於臨床應用。在治療上他不拘泥於固定成方,體現了溼熱病治療的特點,成為後世治療溼熱病的規矩,影響極其深遠。
吳鞠通(1758—1836),名塘,字配珩,江蘇淮陰人,清代著名醫學家,是溫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吳鞠通從小苦讀詩書,想得個功名,所以走了科舉之路,但在他19歲時,父親生病辭世,他覺得父親病了自己卻不能醫治是一件遺憾的事,他甚至覺得沒有顏面立於天地之間,於是他購買了方書,刻苦研讀醫書。在讀書過程中他受到仲景“外逐榮辱,內忘身命”之言論的啟發,於是放棄了科舉之路,專攻醫學。
吳鞠通為醫謹慎,雖然攻讀了十年醫書,也頗有心得,但仍不輕易為病人治病,直到1793年,京城流行瘟疫,不計其數的人死在庸醫手中,在朋友們的勸說下,吳鞠通才開始診治病人,他救活了幾十個危重病人,從而他的名聲開始大振。
晉唐以來,醫家對傷寒的研究較為詳盡,但在溫病方面的研究卻很少,對方劑的應用又很侷限。並且重溫補,以致溫疫流行,而作為醫生,有的束手無策,有的誤治害人,導致不計其數的無辜者死亡。看到此種情況,吳鞠通又悉心研究花了六年的時間撰成了論述溫病的專著——《溫病條辨》。此書融會貫通各家學說,提出了“三焦辨證,理論和四時溫病的範圍禾口種類,為溫病病種的劃分確立了理論依據,形球了以“衛氣營血”和“三焦”為核心的溫病辨證論治體系,這一體系的建立標誌著溫病學已經趨向成熟,從此也形成了一門新的獨立學科。吳鞠通在對於溫熱性疾病的治療上拓展了經方應用,研製了很多新的方劑,完善了溫病治法。
王孟英(1808—1868),名士雄,自號半痴山人,晚號夢隱,又號潛齋,清代著名醫學家,祖籍是浙江海寧,曾祖時遷居錢塘(今浙江杭州)。王孟英出身在一個世代行醫白勺家庭,撰寫《重慶堂醫學隨筆》一書的就是他的曾祖父王學權,他的祖父、父親皆行醫,但都不及其曾祖父有名。王孟英家境貧困,14歲時父親辭世,為了生存,20歲時王孟英至婺州(今金華)佐理鹽業,閒暇的時候就鑽研醫籍。他生活的年代適逢戰亂,疫癘流行,他的親人死於霍亂,所以王孟英決心專研溫熱病。經過多年的實踐,他對溫熱有了獨到的見識。他撰寫了中國溫病學重要著述之一——《溫熱經緯》。王孟英著述及評註參訂他人的作品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溫熱經緯》、《隨息居重訂霍亂論》等十幾部。
《溫熱經緯》是一本收羅廣泛、內容全面的溫病文獻彙編,在解釋書名的含義時王孟英這樣說:“以軒岐仲景之文為經,葉薛諸家之辨為緯。”意思是說《溫熱經緯》這本書以《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等經典著作中有關熱性病證的論述為“經”,以後世葉天士、陳平伯、薛雪、餘師愚等醫家的溫病論著內容為“緯”,故稱《溫熱經緯》。
綜上所述,葉天士、薛雪、吳鞠通和王孟英為溫病學從《傷寒論》學術體系中獨立出來,進而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一個新的學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一學科的建立標誌著中醫治療急性外感熱病在《傷寒論》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發展,豐富了熱性病的診治理論和手段,進一步提高了臨床治療溫熱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