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汪祁和
-
2 # 那很遙遠嗎
除夕夜,最重要的事,莫過於和家人團圓吃一頓年夜飯,一起看春晚。
她說,自己吃完年夜飯之後,就被拉黑了。
她們家的年夜飯是分桌吃的,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剛開始大家都在聊這一年發生的事情,喝酒吃菜,開心又熱鬧。到一半的時候,自家孩子突然從小餐桌上跑過來,非要做到大桌上吃,於是就讓他坐著了。
後面每上一道新菜,孩子都吵著要吃,大家都還沒動筷子,她也只能尷尬地硬著頭皮先給孩子夾一點。
孩子坐不住,到後面就開始不老實,飯吃得亂七八糟的,桌上、地上,哪哪都有,甚至還弄到了菜碗裡面。
後面她也懶得管了,想叫孩子爸爸來管。沒想到孩子爸爸只顧著喝酒,讓她自己處理。她一時火大,直接就和孩子爸爸吵了起來,各邊親戚見狀也開始勸。
最後雖然和解了,但是大家卻也失去了吃飯的心情。年夜飯之後,她就發現,有親戚拉黑了自己。
聽完她的故事之後,她問我,明明是孩子不懂事,為什麼所有人都怪自己?
為什麼大家會怪你呢?
孩子固然有不妥當之處,但你的不明事理更讓人討厭。
面對同樣的問題,大家總是會對孩子寬容一些。
吃年夜飯的時候,孩子偶爾的吵鬧大家可以理解,但是夫妻兩個人當著這麼多長輩的面吵架,破壞別人的好心情,大家面上不說,但心裡肯定不開心。
過年好不容易聚一下,別人為什麼要為你的負面情緒買單?
成年人與孩子的區別之一,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什麼場合該做什麼事,一定要拎得清。
再者,孩子尙小不懂事,難道父母也不懂事,不明禮麼?“長幼有序”這個詞從來都不是口頭上說的,而是透過實際行動讓孩子知曉它的含義。
一般比較重要的聚餐場合,都是由年長者或德高望重者先動筷子,家庭重要聚餐則是長輩先動筷。
有些父母覺得這些都是死規矩,孩子想吃就先夾一筷子怎麼了,殊不知,就是這樣一點一點的退讓,讓孩子漸漸失去了禮貌。
這時候,再講“禮”的意義,已無多用。
父母的禮貌和教養,不僅僅是看自身,更多是透過孩子看出來的。
沒有天生就懂禮貌的小孩,孩子上學前的學習都是靠周圍環境的耳聞目染。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其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到家長的影子。
節目《爸爸去哪兒》發生過一件事,當別的小朋友離開爺爺家時,說的都是爺爺再見,但王詩齡卻在離開的時候說了一句:“爺爺,你在家好好地啊”。當時網友紛紛稱讚,認為這孩子情商太高了。
事後李湘在接受採訪時提及這一幕,說自己也有些意外,因為沒有人教過她說這句話,仔細一想,可能是自己每次出門之前會對孩子和保姆說:“你在家好好的啊”,孩子聽多了自己就學去了。
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可見一斑。
生活中,大家也會偶爾遇上熊孩子,但是最可怕的是,遇上“熊父母”。
之前有個朋友去餐廳吃飯,隔壁桌吃飯的孩子跑跑鬧鬧,還不小心把湯灑到了她身上,小孩父母這時候卻輕飄飄地來了句“小孩不懂事,別跟小孩計較”。
那位朋友當時簡直氣炸了,飯沒吃完就直接走了。
所以,父母的禮貌和教養,真的會透過孩子的行為展現出來。
所謂家風,就是將好品質傳遞給下一代,並舉家嚴格遵守。
之前去一個朋友家裡做客,正好看到他五歲的兒子在練習書法。小小的人坐在書桌前,凝神屏氣,全神貫注地寫每一個字。寫出來的字已經頗有力道,當時在場的朋友都很驚奇,想要討討“育兒經”。
那個朋友說,是孩子的媽媽家裡帶來的影響。
孩子的外公酷愛書法,基本上每天都要寫幾個小時。孩子媽媽幾個兄弟姐妹,都受父親影響,寫得一手不錯的書法。
有次孩子看見媽媽在寫字,感到好奇,就和媽媽一起寫。家裡人也沒強迫他,但他自己養成的習慣,現在基本每天都會練一個小時了。朋友還開玩笑說,自己現在有時間也會練練,畢竟孩子媽媽的影響力太強了。
我相信,時間帶給這個孩子的不僅僅是字的進步,更是一種心性的沉著,一種做事的專注,在這個浮躁的時代,這種專注沉著尤其可貴。
好的家風,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孩子的教養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
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應該是自我教育。任何人也不是生來就是父母的,所以當一個好父母,是需要學習的。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身教”永遠比“言傳”來的有力量。
我小的時候,生活條件沒有現在這麼好,並不是頓頓都能吃上肉。有一次家裡來貴客,父母做了一桌子好吃的,當時真的特別饞,想偷偷吃一點,但是母親不許,直到客人走後,母親才讓我們上桌。
這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也讓我知道“尊重客人”要怎麼去做。
孩子學習這些道理的第一步並不是聽你講,而是看你做,進而去模仿。
我有一個親戚,孩子八歲,完全不怕父親,對父親的話也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可把家裡愁壞了。
家裡從小告訴他要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但是孩子的媽媽偶爾會和父親拌嘴,有時候會在孩子面前說爸爸的壞話,讓孩子聽媽媽的話,不要聽爸爸的話。
甚至會故意開玩笑,讓孩子去打父親。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怕爸爸了。
因為在他的潛意識裡面,媽媽是大於爸爸的,聽媽媽的話就可以了。爸爸長久以來也沒有把自己擺在長輩的位置上,所以孩子打爸爸的時候,自然想不起來要“尊敬長輩”。所幸,後面父母都意識到了問題的重要性,現在也一點一點地糾正問題。
請記住,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成長。生而為父母,請你多用點心。
祝各位讀者除夕夜平安,豬年諸事順利!
-
3 # 又家小廚房
第一次做大廚的又又媽,成功做了八盤菜上桌,味道確實不錯。我做了糖醋鯉魚,糖醋排骨,辣子雞,涼拌肘子,涼拌三絲,八寶飯,涼拌皮蛋,炸帶魚
最近都會一一整理分享製作過程,喜歡美食的您關注@又又媽學美食
回覆列表
感覺胡蘿蔔看上去像葷菜,豆乾切片像火腿腸切片。影片中是我家除夕中午吃的,由於中午吃得太豐盛,晚歺只想吃些酸辣菜和青菜,年夜飯就這麼筒單。